张茂坤
摘要:教师的职业状态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教师的职业状态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时代的高校教师应该主动适应党和人民对满意的好教师的时代要求,规划设计好自己的教师职业状态:工作要有研究状态,生活要有艺术状态,修养要有文化状态,身心要有和谐状态,这四个状态理应成为新时代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必须面对和追求的理想化的最佳职业状态。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状态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9C-0010-04
状态是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形态,是指现实(或虚拟)事物处于生成、生存、发展、消亡时期或各转化临界点时的形态或事物态势。教师的职业状态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形态。每一个教师个体之间的职业状态是不尽相同的,既具有一定的普遍同质性,又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其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教师个体以何种理念与态度、何种眼光与行动去对待所从事的教师职业。教师的职业状态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度和深度,而且也深刻影响着教育成效与教育质量,同时也影响着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获得感与幸福感。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有关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中,从“好教师”的标准、角色定位、职业发展对策等方面对广大教师提出具体的指示与要求,总书记明确指出广大教师要做“四有好老师”,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做到“四个相统一”。总书记的这些系统而深刻的教育思想为高校广大教师的职业生涯提供了发展方向和根本导向。
那么,新时代的高校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理想化的职业状态,才能成长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目前,研究把教师的职业状态划分“生存型”“享受型”和“发展型”教师三个层次,并认为“享受型”和“发展型”教师应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共同追求的最高境界和奋斗目标。严格意义上说,这种划分指向的是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群体性的类型区别,并没有揭示教师的职业状态的本质内涵与基本特征。有鉴于此,本文将从教师的工作状态、生活状态、修养状态与身心状态等四个层面阐述教师应该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才是最佳或最理想的职业状态。
一、 教师工作要有研究状态
“有扎实学识”是“四有好老师”的重要内容和标准之一。教师的工作是具有特殊性的智慧劳动,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学生最崇拜的是专业知识广博、教学能力过硬、有真知灼见的教师,学生最不能容忍的是教师学识浅薄、教学方法过时陈旧。一名教师要想成为学生尊敬爱戴的智慧型教师,唯一的现实途径就是要潜心问道、潜心做学问、潜心搞学术,就是要时刻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置于研究状态下开展,让研究状态成为自己教师职业生涯的一种常态、一种习惯和一种工作品质。教师的工作要处于研究状态,必须具备以下基本要求。
1.要有高度的自觉性。将教师工作置于研究状态,靠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度自觉与自我约束,靠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度认同与内驱动力。教师只有将自己的专业发展升华为内化于心的理性自觉,才能真正实现外化于行的研究行动。靠外力制约下实现的一时的研究状态,是不可持续的研究状态。
2.要有明确的目标性。教师工作置于研究状态不是盲目的杂乱的碎片化的,而是系统的理性的,具有可规划的明晰科学的指向性。它要求教师要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研究专长、岗位职责与未来职业发展定位与设计等不同因素,去确定和规划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领域等。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上,“木桶理论”远不及“长板理论”更有利于教师专业特长的凝炼与培养,因为专业的的细分已让我们无法补齐所有的短板。教师的专业发展亦然,每一个教师不可能把精力都耗费在补齐个人短板上,要补就应该精准地补齐个别制约自己长板更长的短板。
3.要有发展的持续性。教师工作置于研究状态,不是盲目冲动的一时兴起的临时性阶段性行为,而是未来智慧教育背景下的终生学习的现实需求,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克服“高原现象”这个发展瓶颈的制胜法宝和必由之路。陶行知先生特别要求教师要“活到老,学到老”,研究到老,“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因此,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只有长期的持续的将工作置于研究状态,才能久久为功,才能收获丰硕成果。
二、教师生活要有艺术状态
“有道德情操”同样是“四有好老师”的重要内容和标准。教师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是接受过正规化教育和严格的专业训练的职业工作者。陶行知先生早年在他创办南京安徽公学时提出三个教育目标:研究学问,要有科学的精神;改造环境,要有审美的意境;处世应变,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培养学生要有“审美的意境”,教師首先要具备这种素质。无论是家庭生活还是社会生活中的教师,都应该是亲近艺术的,在道德情操、审美取向和审美追求上,都应该是艺术化的,具有浓郁的高尚的艺术情操的。实际上,教师的现实工作和社会生活是密不可分、无法割裂、水乳交融的有机整体,陶行知先生说,“整个社会活动,就是我们的教育范围”,教育与生活是一致的。有人归纳教师对待教育工作有三种境界,第一是把教育工作当成一种职业,第二是把教育工作当成一项事业,第三是把教育工作当成一门艺术。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把教育当成一门艺术去对待,那么每一位教师的生活状态也必将是臻于完美的艺术状态。教师生活要有艺术状态,必须锤炼和培养三个方面的能力。
1.要有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艺术美的眼睛。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大雨过后,有两种人:一种人抬头看天,看到的是蔚蓝与美丽;一种人低头看地,看到的是淤泥与绝望。”清代诗人袁枚以独特视角写过一首著名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诗人从别人熟视无睹、常被忽视的小小如米的苔花身上发现了她依然能够像牡丹花那样极致地盛开的美,给人自信,令人震撼。不可能亦无必要强求教师人人都成为艺术家,但是在生活中,教师要有艺术家的眼睛,要能够在大众熟视无睹的万态物象中发现美,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事务中感受美,教师只有首先具备寻找美、发现美的能力,然后才能感知美、体验美和欣赏美,故而也才能引导学生去观察美和感知美。
2.要有善于欣赏和体验生活中的艺术美的心灵。教师善于发现美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基础,学会正确而深刻地欣赏和体验教师生活中的美,丰富和净化自己的内心世界,滋润和培育自己的高尚情操,从而把教师日常生活赋予艺术气息,经营出艺术的味道,能够艺术化地生活,富有诗意地生活,这才是教师最应该追求的生活状态。正如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小诗《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诗人在诗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活情趣,天然无雕饰,信手写来,却淋漓尽致的描摹出了日常生活中的美和真挚的友情。教师的生活亦应如此,能于平凡无奇的生活之中解读出和感悟出艺术的味道,才能凭籍健康情趣去感染学生滋润学生艺术心田。
3.要有善于创造和点缀生活中的艺术美的双手。发现美是基础,感知美是升华,创造美是目的。陶行知指出:“好的乡村教师”不仅要有“科学的头脑”,还要有“艺术的兴味”。他特别重视美丽的自然环境以及和谐的社会环境在“真”教师培养中的美育感化价值和作用。在创造美的生活环境时,他特别强调教师要“过艺术的生活,受艺术的教育”。艺术生活的本质在于创造。因此,教师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去美化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在追求真善美的实践中争当“真”教师。
三、教师修养要有文化状态
教师的修养要有文化状态,是由社会赋予大学新的功能定位决定的。伴随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大学新功能被不断拓展,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之后,大学被赋予了“文化传承与创新”新的功能。山东大学原校长徐显民撰文指出,“大学是知识共同体,大学是文化的集中概括,文化的纽带是知识,但知识不等于文化,当知识被赋予灵魂的时候,知识才能成为文化。大学的目的就是把知识人变成文化人,大学因此也就成为文化共同体”。何谓文化?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周易》对文化本意的解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里面这段论述告诉我们:大学唯有明其德,求至善,方能造就一代代“新民”, 才能实现大学“人才培养”的本质属性。这个造就“新民”的过程就是教师把大学生从一个“知识人”塑造成“文化人”的过程,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教师“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人才培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呢?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就是社会改造,教师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担负起“领导者”的“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历史使命?教师修养要有文化状态就成为了必然要求。对此,教师修养要有文化状态必须要履行扮演好三种角色。
1.要甘当大学功能和社会赋予教师角色定位的文化信仰者。关于高校教师的身份与角色定位问题,主要涉及两个层面:一是要站在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高度去把握。大学教师从事的是以文化人的“人师”和“树人”工作,文化修养与属性应该成为教师的生命底色或职业底色。对此,教师要有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高度自觉和角色认同与契合。二是要站在社会大众普遍的公共心理趋同视域去观察。“文化人”是社会大众对大学教师集体潜意识的价值认同和角色定位,满腹经纶,出口成章,谈吐有内涵有温度、有真知灼见、有文化分量是大众对大学教师的普遍印象。虽不能说“文化”是社会赋予教师的独有的职业标签,但至少可以说是一种显著特征,教师有资格拥有这份文化自信,也有责任厚植这份文化信仰。因此,教师在其职业生涯的修养中必须始终突出和强化自身的“文化意识”、“文化觉悟”和“文化品格”。
2.要争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世界不同民族都有不同的民族文化,文化也总是以多样化和丰富性的状态而存在。因此,文化始终被认为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是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置身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肥沃土壤里的大学教师,理应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传播者和创新者,其天职与价值就在于共同维护好上下五千年未曾中断的中华文化这个民族凝聚力的纽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融入到自己知识与修养的血脉中,并将自我修养与教书育人相结合,传播和培养一代代合格的“文化人”。
3.要勇当大学校园文化和大学“首善之区”的模范践行者。大学校园是社会“首善之区”,大学校园是社会“文化高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精神层面上潜移默化的至关重要的影响。《学记》中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师人格魅力如同一盏明灯,始终伴随着学生的成長。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教育部长陈宝生在谈高校意识形态极端重要性时指出:“教育系统有两个生产过程:一个是思想的生产过程,即理论和知识的生产过程;一个是人的生产过程。第一个过程影响现在、塑造未来;第二个生产过程直接培养未来的接班人、建设者。”因此,在大学“人的生产过程”中,高校教师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正确处理大学校园多元文化之间的交融交流关系,牢固把握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坚决遵循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政治要求,将传统文化精髓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家风、家训、家教以及各类社团活动等不同形式,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去涵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担当。
4.教师身心要有和谐状态。教师的身心和谐状态有两个显著标志:一是身体的生理健康,一个是心理的情绪健康。教师工作是脑力与体力融为一体的智慧化的职业劳动,具有独特的职业特殊性。由于高校教师受到来自教学科研学历等专业发展的竞争压力、教学评价与专业技术晋升的压力、高级知识分子之间特有的人际关系压力以及来自不同婚姻背景和家庭生活的压力等诸多压力的叠加影响,亚健康状态已经成为许多高校教师的一种常态。调节和释放这些职业压力和职业危机感,消除教师各类“身心症”,促进高校教师的身心和谐,教师要做好以下三件事。
1.要对自己身心状况有理性认识与把握。高校教师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很自我和很主观,自我认知、自我诊断时常表现出隐藏性和压抑性特征,往往陷入“不识庐山真面目”状态。这就导致高校教师对学生对同事的分析判断往往很清晰很全面也很理性,而缺乏的是对自己的理性观照。具体表现为:对自己的身心亚健康状态、非“乐群”的性格状态、人际关系的危机状态、职业倦怠状态等不愿意面对,不愿意承认而产生抗拒或掩盖的行为。因此,教师只有自身克服和消除自我心理障碍,对自己的身心状况获得清醒的再认知和自我重视,方能化解与释放各种身心问题。
2.要有情绪管理或消极情绪自我控制的能力。情绪管理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进行引导、调节和控制的能力过程,情绪管理或消极情绪自我控制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情商高低的重要标志。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早在1974年就提出了“职业倦怠”(又称“职业枯竭”或“工作枯竭”)理论,本质上也阐释了教师的职业倦怠就是职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心理枯竭现象。目前,教师情绪管理已经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教师情绪管理的极端重要性也得到研究者的普遍重视。
高校教师如何应对“心理枯竭”问题,这是高校教师面临的情绪管理的重大现实课题。高校教师的情绪管理同样涉及教师个体和学生个体情绪管理两大能力管控系统,教师首先要掌握自我情绪管理的技巧、情绪认知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等管理途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费斯汀格法则”: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但是另外的90%却是由我们自己的心态、情绪反应和后续行动所决定的。这与《庄子·山木》中讲到的“空船理論”一样,其核心实质就是人的心态问题。这些理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启示:高校教师在其整个教育教学生涯中,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和负面情绪的自我修复能力,必须始终把自己的积极的正能量的情绪展现给学生,而非用个人的消极情绪、负面情绪直接影响学生或与学生发生直接对抗与冲突。
3.要学习和掌握规避职业病的康养知识。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高的国家是日本。日本人长寿得益于其先进的国民保健理念与培训普及制度,日本规定以社区为单位,每月讲堂保健课,未参加者必须补课。与日本相比,我们缺失的恰恰就是这种人人必须参与的保健培训制度。就高校教师而言,教师身心和谐健康问题虽说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但关键在于教师本人首先要树立健康理念和提升自我保健意识,并将这些理念和意识化为具体的保健行动:学习保健康养知识、保持良好的心态、营造生态化的工作环境、注重工作张弛有度与劳逸结合、改善和谐的人际关系等等。其次,从社会保障措施来看,制定有效的保健培训制度是行之有效的保障。
责任编辑:许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