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梦
摘 要 论文总结了我国阅读指导课的发展脉络和传统模式的现存问题,并分析了国际上的先进做法及其在我国开展实施的主要障碍。研究发现,结合我国实际,应立足于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在阅读指导课程上注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进行阅读方法指导和思维训练等内容设计。
关键词 中小学图书馆 阅读指导课 阅读素养
分类号 G258.69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8.09.007
Abstract This paper make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reading guidance course in China and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its traditional model, and also analyzes the international advanced practice and the main obstacles to apply it in China. It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reading guidance course of school library should cultivate students reading literacy based on the practics in China. In terms of the course design, the cultivation of reading interest, guidance of reading method and thinking training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Keywords School library. Reading guidance course. Reading literacy.
阅读指导课是我国中小学图书馆读者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图书馆发挥教育职能的主要形式之一。现阶段,传统模式下的阅读指导课面临价值模糊、内容僵化等诸多问题,开展效果并不理想,未来发展方向也不明晰。对此,笔者结合国际上有关先进经验,对阅读指导课进行重新定位,以求开辟一种以培养学生閱读素养为核心的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指导课程创新模式。
1 中小学图书馆开展阅读指导课的历史源流
20世纪80年代,在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领导下,各地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整顿和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工作,中小学图书馆事业得以恢复和发展。其间有研究人员借鉴国外研究成果,认为在中小学图书馆服务于学校过程中应当开设“情报技巧课”,培养中小学生的情报意识[1]。随后在1989年1月, 国家教委召开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会议,并发布了《关于中小学图书馆工作的若干规定》 (讨论稿),要求中小学图书馆对学生进行阅读辅导,开设“阅读辅导课”。有中学图书馆工作者认为,阅读辅导课讲授的内容应该包括工具书的使用、教辅读物阅读辅导、课外读物阅读辅导以及图书馆的利用等[2]。
20世纪90年代,我国中小学图书馆事业建设的步伐大幅度加快。随着《中小学图书馆(室) 规程》 (以下简称《规程》) 的颁布和实施,各地在教育改革的形势下更加关注中小学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通过中小学图书馆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有条件的学校还将阅读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中。1991年11月27日,首届部分省市中学图书馆经验交流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会议就中学图书馆如何以教育改革为中心,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进一步发挥教育职能,加强中学生的阅读指导和图书情报知识教育等进行了研讨。此后,“图书情报知识课”受到了广泛关注,从课程内容上来看,不仅讲授图书分类知识、目录学知识还传授检索工具使用和文献检索方法,在培养和增强学生的情报意识方面起到了阅读指导等作用[3]。1994年《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后,越来越多的图书馆一线工作者在此平台上交流图书馆阅读指导课的工作经验 [4-6]。
2 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指导课现状与问题
21世纪初,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图书馆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韩诸芹老师撰文指出中小学图书馆应成为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开发者[7],图书馆既要做好服务工作,也要发挥育人功能。2003年教育部在颁发的《中小学图书馆(室) 规程(修订)》 (以下简称《新规程》) 中明确将“指导学生课内外阅读,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知识的教育活动”和“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列入中小学图书馆的基本任务,并要求:“……学校应将阅读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电子阅览指导课……” [8]。与修订前的《规程》 相比,《新规程》对于中小学图书馆开设图书情报教育和阅读指导课作出了明确规定,课程的开设已成为中小学图书馆一项普遍、长期和常态化的基础性工作。然而,略显遗憾的是,《新规程》 没有对图书情报教育和阅读指导的内容进行明确界定,并且没有出台相应的文件将此类课程纳入国家课程计划,使此类课程在我国教学课程中仍然处于没有实质性 “名分”的尴尬地位。因此,各地中小学图书馆难免出现贯彻不力的情况。
在课程开设的可行性方面,虽然有国外先进经验可资借鉴,有教改和课改的东风可乘[9],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图书馆的阅读指导类课程却因为缺乏国家统一制定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材而无法做到课程实施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课程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课程名称也纷杂不一,出现了“阅读辅导课”“图书情报知识课”“情报教育课”“图书馆知识教育课”“图书馆利用教育课”“图书馆利用指导课”“图书馆技能活动课”“阅读指导课”等不同的表述形式。课程本身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许多学校观念陈旧落后,没有意识到图书馆阅读指导课对于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配合;二是缺乏系统、完善的教学计划和教材,课程比较零散;三是缺少相对固定的课时,教学活动难以稳定深入地开展;四是部分学校缺乏专职图书馆老师,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10]。
3 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指导课的定位认识
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指导课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图书馆需要发挥育人功能,在定位上,無论是在图书馆利用教育方面,还是阅读指导方面,都同时显出其重要性。
王京山等人认为,图书情报教育实质上就是图书馆利用教育[11]。图书馆利用教育,是指图书馆为了帮助读者利用图书馆所提供的各种服务以及各种馆藏资料所特有的推广活动,也叫图书馆指导。图书馆通过自行制定一套完整的规则与计划,包括对馆藏资料的性质及存放种类的初步认识、参考工具书的利用以及信息素养能力培养,帮助读者认识各种不同资源,提高馆藏的使用率[12]。王景明等人认为,图书馆利用教育是指对读者进行有关利用图书馆和文献检索等方面的图书馆基础知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自觉利用图书馆进行学习、工作的能力 [13]。
图书馆利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青少年未来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和走向社会生活时具备一定的信息查找、获取、利用和阅读能力与素养,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终身发展的基础。图书馆利用教育从中小学阶段抓起的理念应当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14]。因此,有许多学校图书馆以课程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图书馆利用教育或“图书馆学教育”[15]。
阅读指导,亦作阅读辅导或导读,是图书馆读者服务的一项工作,其内涵和外延相对较广。而在我国,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指导课往往特指的是图书馆开设的阅读指导课程,是中小学图书馆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形式[16]。由于目前尚无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全国各地阅读指导课程的课程类型、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侧重点等都不尽相同。因此,一些学校将图书情报教育的内容包含在了阅读指导课程中。林运卓认为,图书馆阅读指导课在目前也就是通过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使学生掌握一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17]。
张正和总结了中小学图书馆开设阅读指导课的三种主要形式:一是以图书馆及馆藏文献为平台,学科教师主导式;二是以图书馆文献利用知识为主,图书馆员主导式;三是以馆藏文献为支撑,为研究性学习服务式[18]。除此之外,笔者认为,中小学图书馆的阅读指导课也应当积极寻求突破与创新形式,在素质教育进程中推动我国中小学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全面扩展和深化 [19]。
4 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指导课的再定位
2015年6月,国际图联修订通过《IFLA学校图书馆指南(第二版)》 (以下简称《指南》)。《指南》 第五章提出学校图书馆应当开展信息素养教学活动,使其掌握媒体和信息技能,并提高学生阅读水平[20]。笔者认为,中小学图书馆面向学生开设课程应当定位为帮助学生掌握适应信息社会,更好地实现个人目标和终身学习的知识、技能和思想观念教育。其核心教育内容包括以下两大方面。
一是信息素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使用各类文献信息资源的信息处理能力,增强信息意识和信息观念,具体包括图书及图书馆利用知识、文献信息检索知识与技能、多媒体文献信息资源的使用、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等。2015年5月20日,由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 (以下简称《新意见》) 指出中小学图书馆对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育人阵地和重要课堂。《新意见》 将中小学图书馆从传统意义上的“第二课堂”进一步提高到了与学科教学课堂相对等的地位。在发挥育人作用方面,《新意见》 要求中小学图书馆“要利用一定课时,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选择信息资源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21]与美国较早制定了信息素养标准相比,我国尚缺乏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评价标准,各学校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仍是各行其是,各自为政。
二是阅读素养教育,旨在使学生提高面对信息资源和阅读各种类型文本时的信息识别、提取、理解和评价等方面的能力,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通过阅读帮助自身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达成个人目标。具体包括阅读方法指导、思维训练、阅读能力训练与提升等。美国图书馆协会白皮书曾多次提到学校图书馆在提高学生阅读素养方面的责任和目标。2014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白皮书指出:“学校图书馆员必须能够教授新的重要的技能,使学生可以评价并理解不同形式呈现的文本,并成为思想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而不仅仅是信息的消费者。” [22]2017美国图书馆协会白皮书中提到,中小学图书馆提供的课程指导应能够帮助学生学会评价信息。美国中小学图书馆员协会(AASL) 以 21 世纪学习者的标准呼吁学生应该掌握查询、批判性思考和获取知识的技能。这需要专业的中小学图书馆员通过有关的教学帮助学生习得和发展相关技能 [23]。
在我国台湾地区,当地相关部门正式启动了中小学生“图书阅读推动教师计划”,确立了图书教师制度。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和阅读指导教学正成为了中小学图书馆员的重要职责[24]100-101。除了通常意义上的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之外,台湾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指导教学不仅参考了国际上阅读素养相关的权威评价体系——PIRLS及PISA项目的相关标准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测评,还在充分结合上述阅读素养评价项目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改良,制定教学内容,使教学方案能够适应台湾地区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24]102,其阅读指导教学具有教学视野国际化、教学设计本土化、教学方式多元化等特点。
大量研究成果表明,中小学图书馆提供的包括阅读指导在内的专业化服务对于学生阅读方面的学业表现和综合能力(包括阅读态度、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信息素养) 等均有显著的正面帮助作用[25],其中包括由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主导开展的调研,也包括由其他研究机构或研究人员个人进行的相关实验和调查研究[26]。一些学位论文更是着眼于细微之处,研究图书馆员或媒体专家的指导方式、形式或指导策略对学生阅读的影响[27]。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中小学图书馆更好地为学生提供阅读指导服务,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5 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指导课新路径探析
笔者认为,中学图书馆阅读指导课程可以尝试开拓出一条以培养学生阅读素养为目标的新路径,按照“影响因素调查—前测—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实验)—后测—课程有效性评价—二轮开发”等步骤进行课程开发。
在课程设计之前,可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和分析中学生阅读素养的影响因素,针对学生阅读时间不够、阅读方法欠缺、阅读取向单调和阅读训练不足等普遍存在的问题[28],进行课程设计,在设计中可参照 PISA项目中的阅读素养测评框架下的文本、情境和认知历程三大维度,在试题编制、测试过程和评分标准方面,遵循PISA阅读素养测试的有关原则,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进行局部调整。根据阅读素养培养目标和笔者前期在所在学校进行的学生阅读素养影响因素调查结果,笔者拟定了阅读指导课的阅读素养培养策略和课程开发模式(见图1)。
如图1所示,以阅读素养培养为目标的阅读指导课程主要包括课程导论、阅读兴趣激发、阅读方法指导、相关思维训练和阅读能力提升五大板块。根据该模式设计阅读指导课程方案具有以下特点。
(1) 参考阅读素养国际化标准。以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阅读素养评价项目为重要依据,参考其对于阅读素养的概念界定、内涵阐释、评价框架、题目编制和评分标准体系,使测评具有较高的科学性、规范性,与国际接轨。
(2) 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本土化改良。一方面,教学方案以课程导论为起始,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阅读素养和有关的测评项目情况,做好课程准备和铺垫;另一方面,课程设计之前的学生阅读素养影响因素调查和阅读素养水平测试(前测)能够帮助图书馆老师了解学生的阅读素养影响因素和阅读素养现状,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
(3) 重视阅读“软实力”的培养。虽然阅读测试成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阅读素养水平,但是阅读素养不能仅以阅读测试成绩高低作为唯一表征。图书馆阅读指导课更应该在讲授阅读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训练,增强学生阅读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并注重锻炼学生与阅读有关的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6 结语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阅读指导课的发展状况似乎走入了“瓶颈期”,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内容僵化、教学模式单一且不成体系。传统的以图书馆利用教育和图书情报知识技能传授为核心的阅读指导课几十年来缺乏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在我国缺乏信息素养教育评价标准的情况下,中小学图书馆利用阅读指导课进行信息素养教育不失为我国中小学阅读指导课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新方向。笔者认为,结合国际阅读素养评价标准,开发出符合我国学生实际的阅读素养培养课程,能够充分发挥图书馆阅读指导课的教育功能。希望有更多的研究人员投入到相关的课程开发、课程评价研究中去,做出更加充分的实证研究,为我国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指导课的改革与发展积累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刘莹.情报意识的培养应从中小学生抓起[J].晋图学刊,1986(3):43-44.
鲁勇.谈中学图书馆的辅导课[J].黑龙江图书馆,1989(6):33-34.
兰家齐,秦黎薇.关于在中学开设“图书情报知识”课的设想[J].图书馆学刊,1992(5):48.
陈桂华.对开设阅读指导课意义的粗浅认识[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1997(1):29-30.
黄天轼,张正和,林运卓.建议在中学中开设“图书情报知识教育”选修课[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1997(3):24-26.
林运卓.中学图书馆技能活动课的研究与实践[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1997(6):25-27.
韩绪芹.新课程体系视野中的中小学图书馆[J].图书馆建设,2003(4):110-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EB/OL].(2003-03-25).[2017-07-31].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35/201006/xxgk_88596.html.
吴希征,杜艳芬.关于在中学开设图书馆教育课的设想[J].山东图书馆季刊,1998(1):34-35.
朱平.台北市国民小学图书馆利用教育评介[J].教育评论,1992(1):56.
王京山,邢素丽.中小学图书馆读者研究与读者服务[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157.
丘东江.图书馆学情报学大辞典[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851.
王景明.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54.
李在东.图书馆教育要从中小学抓起:从大学新生的图书馆教育调查情况谈起[J].当代图书馆,1998(1):1-3.
邹琼.中小学生图书馆学教育纵横谈[J].图书馆,1999(2):71-72.
王若兰,任芳传,杜堃仓,等.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入门[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7:267-268.
林运卓.图书馆导读工作[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409-410.
张正和.常州市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指导课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5(3):45-46.
邹永利,胡志波.日本中小学图书馆与探究性学习[J].图书馆论坛,2015(12):139-145.
廖兰. 《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学校图书馆指南(第二版)》评介[J].图书馆论坛,2016(5):117-120.
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作的意见[EB/OL].(2015-06-01).[2017-07-31].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5/0601/c172318-27086822.html.
美國图书馆协会.2014美国图书馆协会白皮书[J].图书情报研究,2014(3):1-35.
美国图书馆协会.2017美国图书馆协会白皮书[J].图书情报研究,2017(2):3-13.
周同,谢欢,陈铭.台湾图书教师制度回顾及启示[J].图书馆,2015(11):100-103.
于斌斌.国外中小学图书馆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综述[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5):98-108.
张文彦,王丽.发达国家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4(12):136-143,89.
李煜,华薇娜.国外中小学图书馆阅读专题学位论文定量分析[J].山东图书馆学刊,2009(5):92-94.
许苑.浅谈如何利用中学图书馆开展阅读辅导[J].图书与情报,2009(6):157-159,17.
吴 梦 广东实验中学图书馆助理馆员。 广东广州,510375。
(收稿日期:2017-10-12 编校:陈安琪,刘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