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艺容 李惠君
高中阶段是学生个体生涯发展中的重要阶段,是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学业生涯成长的重要时期,高中学生开始思考有关未来专业报考或职业方向的问题,这对他们今后的生涯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据研究前期调查,当前高中生对生涯规划完全不了解的占39.9%,仅有4.3%较为了解,76.0%的高中生渴望学校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因此,在高中阶段为学生开展生涯规划十分必要。
在中学教育中,大部分学校会在课程表中安排一节班会课。班会是班主任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引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和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本校安排的班会课时间是每周一下午第三节课。调查发现,每学期中有近半班会课时间用于执行学校各部门安排的非紧急性任务,而另近半班会课时间则用于班主任解决班级常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大部分班会课都是班主任唱独角戏,对学生进行单向教导,缺乏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生生互动,班会课的教育效果微乎其微。因此,这为在本校开展生涯规划教育主题班会课提供时间维度上的可能性。
在班会中融入生涯规划教育,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打开了一个崭新的教育窗口,教师可提供多种学习活动形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生涯发展之路。我国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探索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主题班会课程设计与实施显得尤为重要,它让生涯规划教育在班级层面得到延续与提升,也为完善高中生涯教育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高中学生处于人格发展的第五个阶段——青少年期(12~18岁)。建立自我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乱是这一阶段最基本和重要的心理社会任务。教师需要在此阶段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自己决定的、协调一致的、不同于他人的自我,即有“自我内外一致”的感觉,能让他们对“我是谁”“我未来的方向”以及“我如何适应环境”等问题有更加清晰的主观感受。前期调查结果表明,高中学生面临着认识自我、入学适应、学业竞争、人际交往、高考学科选择、高考志愿填报和未来人生规划等主要成长任务,若学生能顺利应对这些成长任务,产生积极自我期待,则能更顺利地建立自我同一性。
美国生涯教育内容归纳为:一是学习如何生活;二是学习如何学习;三是学习如何谋生;四是学习如何爱。在借鉴美国生涯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我国高中生涯教育的实施内容应该包括三部分:学生生涯意识的唤醒;自我觉察、生涯觉察、生涯规划的辅导;生涯决策(包括文理分科、升学就业)能力的培养。本课程研究在以往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本校高一、高二、高三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和学段任务设计与实施课程方案。
1.形式多样化。
教育内容通过不同组织形式呈现,形式多样化能帮助高中生从多维度觉察和认识自我,充分发挥自我的优势,积极结合现实与自身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价值观、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权衡;初步确立人生目标,运用知识与技能合理规划高中生活。
本实验注重课程设计和开展形式多样化,具体形式与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生涯规划教育主题班会课程实施形式
2.主题渐进化。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主题班会课程的目标是给予学生希望和动力。此系列课程面向高一至高三的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普及生涯规划教育理念。
对刚入学的高一新生,生涯规划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状态,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初步确立生涯规划目标,尝试对高中三年的学业生涯进行初步的规划。高一年级课程内容包括:适应高中生活,学习认识自我的方法和途径,了解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性格类型、能力优势、兴趣倾向、价值观等,明确文理分科和选课,教师通过生涯规划教育主题班会课引导学生定位自己在班级的位置和未来的发展。
深受先贤理念润泽,紧跟时代步伐,百余年来,广雅一直在传承坚守“和谐”教育理念,不断发展和丰富“和谐”教育内涵,通过制度建设和体系完善、环境美化和平台优化,积极营造和谐的教育生态,引领学生自由、健康成长。
高二阶段是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黄金时期,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能量发展自我。以“生涯探索”为目标,让学生利用自身资源贴近社会、了解社会,树立人生发展目标和理想信念。高二年级课程包括近距离接触职业、明确职业目标等主要内容。
高三阶段学生有高考重任,课业目标明确,生涯规划教育主题班会课程要结合高三学生特殊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就升学就业、志愿填报、应对高考复习高原反应期、生涯决策等方面进行课程设计,帮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拟订高三学习和生活计划,调整心态,专心与坚定地执行计划,学会综合分析多方因素,合理选择填报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为生涯拐点画上圆满的句号。
课程初步体系见文末表2。
研究被试是高一、高二、高三年级部分教学班级学生,共720名(332名男生,388名女生),教学班级每班约55名学生,班级学生固定。实验老师由学校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担任。
采用问卷调查法、个案访谈法、文献法以及课堂实践。
1.营造良好的课程环境。
2.有序开展课程活动。
根据高一、高二、高三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任务设计相应的课程,并不断实践修改具体内容。
本课程设计与实施形式多样,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方式,融入团体辅导、电影赏析、角色扮演、职业访谈、小组讨论、心理测验等多种方式,课堂教学每次40分钟。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课中与课后反馈、同行教师反馈、专家意见以及国内外研究等不断对课程内容进行完善。
1.形式多样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生涯规划的兴趣和参与度。
在主题班会课实施过程中发现,高中生最喜欢的课堂形式排在前三的是:团体辅导、电影赏析和心理测验。整理学生课后的反馈内容发现,在主题班会中运用团体辅导技术,能帮助学生积极融入团体,为班级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使之彼此信任、相互协助、融洽相处;通过班级同学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用来预防及处理个体在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问题。教师在班会课中营造安全温暖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合作、思考、讨论和分享等方式进行思想的碰撞和观念的修改或重建,使学生觉察、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
以电影赏析的形式而开展的主题班会课,将学生喜闻乐见的媒体运用于课堂,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主题,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电影是生活的艺术表达,它所传达的情感观念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促其养成从深度、高度、广度和宽度等多维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且能从电影情节及人物身上间接习得应对问题的经验。
心理测验能在较短时间内了解个体的状态,测验的目的是更准确地认识自己。高中生处于人格发展的自我同一性建立的阶段,他们期待了解“我是谁”“我的能力”“我未来的方向”等,心理测验符合其成长阶段的心理需求。心理测验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使用过程中应向学生讲明它的参考价值,避免学生错误判断自己的状态。
2.主题渐进化有利于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现阶段问题,让其学会进行生涯规划。
实施生涯规划教育主题班会系列课程后,71.4%的高中生对未来规划有比较清晰和肯定的意识,23.8%的高中生对未来规划感到不确定;85.7%的高中生在课堂实施中有较愉快的情绪,情绪变化来源于对自我更加乐观自信、更能悦纳同学、感受到班级团结以及生涯目标清晰化等方面。在所有实施课程中,71.4%高中生偏爱关于“我与自己及角色定位”的课程内容;62.0%的高中生更加偏爱班会课堂中所营造的温暖氛围、课堂内容与学习活动形式等。
课程实施的前期遇到一些困难。该主题班会课由各班班主任负责组织实施,班主任们承担的班级日常管理、学科教学任务本已非常繁重,而生涯规划教育主题班会课是专业性较强的课程,若活动的具体策划和支持仅靠班主任,将影响研究进度。通过不断思考与调整,找到两个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案:拓宽思路,生涯规划教育主题班会课也可以由学生负责,视各班的情况而定,班主任负责把关和引导;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方案设计、课程设计与实施、指导实验班级设计和实施主题班会课,心理健康教师是课程的主备课人,做好课前的职业访谈问卷、每一堂课的PPT、视频素材等的精细准备,而班主任从课程研究的主要设计者转变为课程设计的执行者。
生涯规划教育是一种人生发展教育,是以评估人的性格特征、能力优势和气质类型为基础,以职业和人生价值的完美实现为终极目标的教育。在高中阶段实施生涯规划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是关乎高中生终身发展与幸福的必修课。在后续研究中,将进一步完善生涯规划教育主题班会系列课程设计,使之系统化、可操作化,为高中生的发展和成长助力,为进一步完善高中阶段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提供参考。
表2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主题班会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