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青
在传统观念中,说明文生涩难懂,但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说明性文本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说明文。它们大多语言通俗易懂,表达生动且富有趣味,在体现科学性的同时兼顾了文艺性、生活性等特征,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科学性。就内容而言,说明文是专业人士将自己先行掌握的有关某事物的正确信息介绍给社会大众的文章。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决定了其传递的知识具有科学性,切不可含糊不清或凭空想象。小学说明性文本普遍具有一般说明文介绍专门知识的科学性规律,大多用雅俗共赏的语言传递着具有专业色彩的科学知识。如:苏教版四上《雾凇》以科学而生动的语言介绍了雾凇及其形成;苏教版三下《恐龙》以通俗而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恐龙的科学知识;苏教版五下《神奇的克隆》介绍了克隆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2.文艺性。从表达的角度来看,小学说明性文本兼顾了科学性和文艺性。它们大多在科学表达的基础上融入丰富的情节、奇妙的想象以及抒情、描写、反问、设问、比喻、夸张等生动的表现手法,从而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如:苏教版四上《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把看不见摸不着的互联网形象地说成是一只巨型的蜘蛛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苏教版五下《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把火星表面水蒸气的快速脱离说成“集体大逃亡”;苏教版三下《跟踪台风的卫星》运用童话的语境,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最新的科技成果。生动活泼的表达方式使原本枯燥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让学生读起来兴致盎然。
3.生活性。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生活中经常接触又有一定距离的事物特别感兴趣,总喜欢一探究竟。因此,小学说明性文本大多选择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且具有一定陌生性的事物进行介绍,如:苏教版三上《航天飞机》和苏教版三下《水上飞机》选择了学生常见但又不是很了解的飞机进行介绍;苏教版六下《人类的老师》选择了学生在电视上经常看到也非常感兴趣的仿生知识进行介绍。
为了准确了解小学说明性文本的教学情况,笔者选取了苏教版教材中的《雾凇》《恐龙》《埃及的金字塔》等说明性文本,对其教学实录进行检索,并从中随机选取了18位教师的教学实录,进行教学关注点的统计。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通过研究调查数据以及部分实录呈现的具体情况,笔者发现,现阶段小学说明性文本教学具体呈现出如下偏差:
1.过度关注表达形式。不把说明性文本教成科学课、综合实践课已成为广大教师的普遍共识。但自新课标颁布以来,很多教师意识到,语文教学要从教课文向教语文转身,而所谓教语文就是关注文本的表达形式。就小学说明性文本的教学而言,一部分教师在过度关注文本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同时,严重忽略了同样重要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等学习资源。这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只关注文本的说明方法、表达特色,很少重视文本中阐释的科学知识或体现的科学精神,仿佛只要关注了内容就是没有转身,就是陷入烦琐分析、机械说教的泥潭。
2.文体意识严重不足。一方面,一直以来人们对文体的划分存在不小的争议;另一方面,新课标对文体的表述相对模糊,高考、中考等大型考试都有“不限文体”的提示;再者,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创新文体的不断涌现也给文体分类带来了一定的干扰。凡此种种,给部分一线教师带来一种错觉,使得他们忽略了文本阅读取向问题,他们简单地认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没有必要区分文体,不管说明性文本还是文学作品,其教学目标基本是一致的,无外乎是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关不关注文体都无所谓,文体意识的缺失造成了他们说明性文本阅读取向的扭曲。
3.科学精神大量缺失。科学精神是说明性文本中潜藏的独具一格的人文内涵。在培养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在他们心灵深处播下科学的种子,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将使他们终身受益。然而,不少教师为了凸显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说明性文本中独具的科学精神。这样做无疑是不符合说明性文本的阅读规律的,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其放弃了此类文本有别于其他文本的独特的教学价值。
王荣生教授在《实用文教学教什么》一书中指出,在选择教育内容时一定要区分文学作品和实用文的阅读取向,文学作品的阅读必须“品其言才能会其意”,而实用文的阅读则是“得其意可以忘其言”。说明性文本属于实用文的一种,学生在阅读此类文本时,应遵循“得其意可以忘其言”的阅读取向,即采用获取信息的方式进行阅读。例如:《变色龙》是苏教版五上的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变色龙的相关知识。基于体式特点,执教者设计了“摘—删—添”的学习活动,指导学生通过“提取信息—整合信息—优化信息”三个步骤准确获取信息,具体如下:
板块一:摘录句子,提取信息。学生在初读课文之后,根据要求摘录课文中描写变色龙的句子,然后连句成段。
板块二:删繁就简,整合信息。学生根据要求对从课文中直接提取的信息进行删减,去掉重复、啰嗦的表达。
板块三:适当添加,优化信息。学生在完成前两个环节后,对整合的信息进行优化,让表达更加准确、完整。
一篇长长的课文,学生通过三个步骤就将其凝练成了一段简短的文字,轻松获取了关于变色龙的相关信息,习得了说明性文本的阅读方法。说明性文本的基本任务是向读者传递科学知识,所以,带领学生获取文章介绍的科学知识是说明性文本阅读的基础目标。
湖南师范大学张良田教授在《重新审视说明文的教学价值》一文中指出:从说明文中可以学到专门知识,感受科学精神,领略科学方法,形成科学意识,并产生寻求科学真理的理想与信念,同时还可以学到如何将科学知识用简明通俗的语言与生动有趣的方法来清晰阐释的本领。特级教师沈玉芬执教苏教版五下《埃及的金字塔》时,将“体会‘生活比照’和‘科学推想’的表达作用”作为教学重点,其中,“板块二:比较阅读,体会‘生活比照’的表达作用”的教学如下:
教学第3自然段时,沈老师删去了三个补充说明的句子:(1)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2)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3)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在对文本进行了技术处理后,沈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的方式赏析两段文字在表达上的不同。随后,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为什么加了这些内容,金字塔宏伟精巧的形象就能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了呢?最终得出结论:(1)比较:比较使原本抽象的变形象了。(2)估计和假设:估计、假设使原本概括的变具体了。(3)举例:举例使原本陌生的变熟悉了。
随后,沈老师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所用的比较、估计、假设、举例的共同点,即都是与生活中我们相对熟悉的事物进行比照,一比照,文章读起来就变得通俗了,事物在脑海里就变得形象了。
最后,沈老师对这一学习环节进行总结,并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把金字塔宏伟精巧的外形形象地展示出来。
这一板块的教学,沈老师聚焦文本的表达特点,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进行赏析,发现作者文字背后的奥秘——比照,从而感受文本的表达之美。
小学说明性文本多以科普童话、科学小品文居多,这样的文章在表达上一般都生动而富有趣味。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取相关知识的同时,带领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揣摩其中灵动的表达,感受语言的优美,从而丰富积累、增强语感,这是小学说明性文本教学的更高境界。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呈现了事物在逻辑上的组成框架,并用词语、短句形象地浓缩事物的特点。将思维导图融入说明性文本的阅读,以其形象性、审美性等特点,为说明性文本的阅读提供了可视化的思维支架,让学生在得意、得言的基础上得法,让说明性文本教学独具魅力。例如:教学苏教版六下《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课时,笔者引入思维导图这一可视化思维工具,使原本枯燥的课堂焕发活力,独具审美性、趣味性。
教学环节一:明确对象,提炼一级分支
初读课文后,笔者带领学生明确课文说明对象——海洋,然后多媒体出示以“海洋”为中心的思维导图,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概括出四个方面的一级分支,完善思维导图。学生经过自主学习,通过提取信息、提炼概括等方式,总结出了“海洋和人类的关系”“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这四个方面的一级分支,并进行要点概括,完成了具有一级分支的思维导图。
教学环节二:提炼要点,概括二级分支
完成思维导图的一级分支后,学生大体上把握了文章的说明要点。此时,笔者让学生小组合作,选择感兴趣的方面进一步提炼概括说明要点,完成二级分支。
学生按照“自主阅读→提炼概括→小组交流→修改完善”的顺序进行合作学习,以此确定二级分支及其要点。经过小组合作,学生对文章要点进行了深入细化,如:从“好处”和“弊端”两个方面介绍海洋和人类的关系;从“石油平台”“考察船”“海底探测器”等方面介绍人类对海洋的开发;从“海洋食物”“能量发电”“拓展空间”等方面介绍人类对海洋的利用;从“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等方面号召人类保护海洋。
这一环节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通过自主学习形成成果,经过小组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对自己的思维导图进行完善。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断完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教学环节三:品味语言,拓展三级分支
通过前两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抓住了文章要点。但学习如果止步于此,课堂便少了很多语文的味道。为了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笔者在提炼要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一次品读文本,发现作者的说明方法。经过进一步发散,学生找到了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完成了思维导图的三级分支。
学生最终完成的思维导图如下图1所示。
课堂上,在学生品读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将说明性文本中蕴含的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品质等挖掘出来展示给他们,让他们的思维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优化,将使他们终身受益。浙江省东阳市外国语小学马笑莲老师在教学人教版五上《鲸》时,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角度进行了实践,马老师将课堂分为四个维度:一是漫谈故事,链接生本,延伸思维广度;二是预测下文,教授学法,增加思维速度;三是咬定语言,环环设问,挖掘思维深度;四是借助资料,疑点推论,提升思维高度。其中,第三个维度具体呈现出三个板块:一是咬定“大得多”设问;二是紧扣“有肺呼吸”趣问;三是紧扣“文本插图”设疑。在马老师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围绕思维的广度、速度、深度、高度等进行,打破了说明性文本的教学定式,促使学生在高品质的思考中让文本的言与意相互融通、和谐共生。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说明性文本而言,应遵循其科学性、文艺性、生活性等特点,从内容、表达、方法、思维等多个维度充分挖掘其应有的教学价值,不断提升其教学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