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2018-12-06 09:34赵振鹏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29期
关键词:教育者青年教师价值观

赵振鹏

(黄河科技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郑州 450000)

一、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政治、文化和经济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高等学校不断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综合人才,为社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现代的中国既要更好地应对西方文化思想的入侵,又要融入国际发展的大环境,所以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这也是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需要。

在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下,我国产生一些社会阶层的矛盾,这需要党和政府用强有力的改革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去引领国家、民族的发展。高校是优秀青年学子的聚集地,承担着培养人才、集聚人才、推动社会进步,使青年学生更好认识自身、认识外界的功能。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落实高等院校立德树人的根本需要,同时也是高等院校广大师生提升人格魅力的需求所在,具有重要意义。

二、存在的问题

(一)国内经济转型及国际社会思潮的影响

市场经济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之也产生了一些问题,这既是发展中的问题,也是市场经济运行中不可避免的环节。市场经济中的消极方面表现在其开放性、虚拟性容易使高校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社交之中,使其抗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抗挫折能力都有所下降。上述这些不良因素都会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消极影响。我国现在正处在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各项改革进入深水区,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很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和解决,如环境保护、食品安全、文化普及、道德建设、脱贫攻坚等问题;而且要看到,在这一时期,国际社会思潮涌动激烈,地区争端不断,宗教极端思想抬头,部分地区恐怖主义抬头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高校广大青年学生,要自觉提升政治素养,不断学习国家的大政方针,在实践中提升自我,成为不断引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生力军。

(二)教学方法不到位,教育效果弱化

目前有些高校综合运用教学方法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程度还稍显不够,比如,有些高校教育方法单一,不善于在理论宣传和政策法规上进行引导;在实际的教学之中,没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没有用心发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内涵联系,致使教育活动缺乏文化的广度与深度,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三)教育者教育技能欠佳,教书与育人脱离

随着我国社会深化改革的进行,高校教师应该在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挥强大的正能量作用。但是现实中,部分高校青年教师虽然有一腔热忱,可是教育技能欠佳,将教书与育人分割开来。教师不仅仅是要教授学生某一学科门类的专业知识,教师更应该教会学生怎样做一个有用的人,如何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高校教师就应该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教育引导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在专业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转化、渗透到教育活动之中,从而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解决途径

(一)理论联系实际,统筹做好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

高校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师入职培训、培养和管理的全过程。对辅导员和思政教师要进行专题培训,保证教师充分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可通过公开示范课、优秀课件展示、微党课评比、教学能力大赛等形式,鼓励教师根据大学生的成才规律和时代特性完善课程内容,调整教育方法,运用新兴多媒体技术和多种教育资源宣传时代主流思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收到实效[1]。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理论研究优势,借助各级各类教学科研平台,引导教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究。要对优秀科研成果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将其推广运用。要理论联系实际,从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现状出发,在继续加强大学生政治意识教育的同时,注重他们价值理念和价值取向的培育。

(二)提高教育者理论素养,增强其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教育者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素养,才能担负起教育别人的历史使命。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不够深入,不能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是部分教育者综合素质偏低的主要表现。要有效提升教育者的理论素养,就必须加强培训的针对性。通过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培训,使得每位高校教师都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本质内涵和基本特征,深刻认识到自身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角色和功能,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培训要侧重于教学技能、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对一线学生工作者的培训要侧重于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问题。要增强教育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促使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从而提高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能力。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引导、管理、服务和保障中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和本质要求,是高校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所在。高校应积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3]。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贵在实践、重在养成教育,需要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引起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即要通过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从大学生日常生活着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的生活建立起密切联系,使之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大学生的行为准则。高校要注重在新形势下运用新技术、新科技、新媒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校要开展对大学生的革命精神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举办缅怀先烈、举办中华传统文化论坛等活动,充分发挥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

(四)加强青年教师的教育引导和培养工作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教师工作队伍中,青年教师占据着重要而特殊的位置,他们既是需要不断成长的青年人,同时又是教育和引导青年大学生的“领路人”。这就要求青年教师必须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坚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4]。高等学校首先应该严格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选聘要求,筛选出思想先进、工作认真的优秀教师去管理教育学生。只有加强对高校青年教师的教育引导与培养工作,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更加牢固。

对青年教师的教育引导与培养工作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通过组织开展多种活动,通过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企业公司“挂职锻炼”的方式,为青年教师走向社会,进行社会实践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要大力提倡并鼓励青年教师将学术研究与服务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引导青年教师在奉献中实现自身价值。

(五)进一步完善师德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适应了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在理论、理想、精神和道德四个层面提供了指导思想、行动指向、动力来源和行动规则的价值引导[5]。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师德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加强师风、师德建设,以德治教、廉洁从教,督促教师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领路人。

高校虽是象牙塔,但是也存在着学术腐败和其他一些不文明的现象。这些行为与现象,是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高校应该把师德考核情况纳入到日常管理和评优评先、职称晋升中,督促教师在实际行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尚科学,不断学习,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为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凝炼,是中国文化的最新发展、最优秀的成果。高校作为文化文明的传承传播重要基地和人才培育的主阵地、人才聚集洼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重大而深远,是关系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根本性问题。高校教师要善于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在实际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把青年学子培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国家栋梁。

猜你喜欢
教育者青年教师价值观
品读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我的价值观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结合能动专业地方高校提升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青年教师“赴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