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妹,王译萱
(南京林业大学,南京 210037)
中小企业对促进就业、增加税收、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有着重要作用,成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但由于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在制度化建设、管理者对社会责任认知等方面存在差距,其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因此,为了评价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探究影响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行为的驱动因素,需要研究中小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内容及具体指标。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是评价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基础,能明确企业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承担社会责任。本文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对象维与层次维二个维度。从利益相关者视角,企业社会责任对象维,即企业对哪些对象负有社会责任,这些对象有企业股东、债权人、消费者等各利益相关者;如果将企业看成是兼具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且两者密不可分的社会经济组织,则企业社会责任层次维应该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四个层次[1]。企业社会责任对象维与层次维相互交织,共同决定了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内涵。一方面,企业对每一类利益相关者都可能承担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及慈善责任的一层或多层。如企业依据《劳动法》和地方法律法规保障企业员工的工资水平,就是企业履行对利益相关者员工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企业每一层社会责任所作用的对象都是具体的利益相关者。如慈善责任就包括为利益相关者社区提供慈善捐赠及优先提供就业机会等。
综上所述,从利益相关者视角,本文将社会责任的概念界定为:企业在商业活动中,对不同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消费者等),应承担的经济、法律、伦理和慈善不同层次方面的社会责任。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容更容易被枚举、对每类对象应尽的责任更易具体化,因而多数学者侧重使用利益相关者视角评价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企业利益相关者有不同分类方法,可以从所有权、经济依赖性和社会利益的角度划分[2],或者从合法性、权力性和紧急性的角度划分[3],也可以从强制性、基础性的角度划分[4],但企业利益相关者都会包括股东、债权人、高管、员工、供应商、经销商、消费者、政府、社区和环境。
确定中小企业利益相关者应考虑中小企业几方面的特点。(1)中小企业只负有限的社会责任。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不同能力、不同企业生命阶段的企业所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与层次是不同的,不能在同质化假设的基础上用同一标准来衡量所有企业的社会责任。相对于汲取了绝大多数社会资源的垄断性企业、上市公司、大型国企而言,中小企业仅能获取微薄资源与利润,其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应该相对较少。(2)中小企业主要依靠内源融资渠道。由于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明显低于大型企业,以保障资金安全为首要目标的银行并不倾向于为中小企业提供更有利的贷款政策,中小企业筹资更多依靠权益资本,以财务杠杆获利的程度有限。因此,设计评价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指标时,本文将投资者(股东)与债权人合并为资金提供者利益相关者,并更加侧重投资者的诉求。(3)中小企业管理层级相对较少。中小企业通常呈现管理层级相对较少、管理幅度大的特点,管理者和员工诉求的差异并不显著,并且普通员工占据中小企业内部员工的绝大多数,高管与员工可以合并为企业内部员工利益相关者。
1.对资金提供者的社会责任
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的投资者也是企业实际的经营管理者,对投资者的责任体现为投入资本保值与增值,获取理想的投资回报率,同时更加关心企业的正常运营情况。而资金提供者中的债权人更加关心借出资金的安全性及可回收情况。因此,中小企业对债权人的责任体现在企业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和及时偿债,企业经营活动信息透明。
2.对内部员工的社会责任
中小企业员工的人力资本是创造企业财富的源泉。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主要有五个由低到高的不同层次。而美国耶鲁大学奥尔德弗教授提出了ERG(Existence-Relatedness-Growth)理论。ERG理论认为,多种需要可以同时作为激励因素而起作用,并且当满足较高层次需要的企图受挫时,会导致人们向较低层次需要的回归。因此,管理措施应该随着人的需要结构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改变,并根据每个人不同的需要制定出相应的管理策略。换言之,企业对员工的这3种核心需求负有相应的责任,即应该保障员工的基本权益,其一是确保职工的工资水平;其二,确保职工的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安全;其三,尊重职工提出的相关意见和建议,这可以认为是企业应负有的为员工提供融洽的组织氛围和民主管理的责任。至于员工的成长和发展同样重要,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关注职工成长发展。这些都被认为是中小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
3.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
中小企业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可以参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章“经营者的义务”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以下几点[5]。(1)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恪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2)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供商品或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并且经营者负有举证责任,赋予消费者反悔权。(3)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强制交易,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明码标价,否则将加码消费欺诈赔偿。(4)中小型企业尤其是服务型企业,有责任严密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4.对供应商和经销商的社会责任
在供应链中,上游企业负有按时向下游企业交货的责任,下游企业则应承担按时足额向上游企业支付货款的义务,因而供应链实质上也是一条“责任链”[6]。中小企业既是经销商的上游企业,也是供应商的下游企业,因而应当履行对供应商和经销商相应的社会责任。
5.对政府、社区、环境的社会责任
大多数中小企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能获取的资源与利润有限,其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应该相对较少。其对政府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及时足额纳税、遵纪守法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其对社区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为尽力参与捐赠活动及为社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其对环境的责任主要体现为废物达标排放以保护周边环境,实施节能环保生产项目。
综上所述,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评价,就是中小企业对不同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其评价内容可以分列成具体指标。
第一,对资金提供者社会责任评价指标。按时偿债情况;按规定用途使用信贷资金情况;资本保值增值率;企业经营活动信息透明度;投资回报率稳定性。
第二,对内部员工社会责任评价指标。职工薪酬待遇水平;职工工作环境安全保障情况;企业民主化管理程度;职工成长发展重视程度。
第三,对消费者社会责任评价指标。广告宣传真实性;提供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可靠性;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程度。
第四,对供应商和经销商社会责任评价指标。按时足额向供应商支付货款情况;按时向经销商提供优质商品或服务情况。
第五,对政府、社区及环境社会责任评价指标。及时足额交纳税款情况;遵纪守法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情况;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情况;慈善捐赠情况;为社区提供就业岗位情况;废弃物排放达标情况;实施节能环保项目投资情况。
中小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同样也应该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这样我国经济才能更加健康持续地发展。中小企业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股东、债权人、高管、员工、供应商、经销商、消费者、政府、社区和环境。从利益相关者角度评价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可以设置具体指标,当然不同指标所占的权重不同,限于篇幅,将在后续论文中继续探讨。只有中小企业也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