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新宇
(广西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宁 530004)
马克思主义以其巨大的真理力量与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引领”与“共生”两种有机方式。这两种方式交互缠绕、相互孕育,共同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生成多姿多彩的联系图景。
社会思潮是一定历史时期反映特定阶级诉求的一种思想。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过许多不同的社会思潮。中国对于社会思潮的研究,最早应该可以从梁启超先生说起。梁启超先生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讲道,“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者也。凡‘时代’非皆有‘思潮’,有‘思潮’之时代,必文化昂进之时代也。”[1]从梁启超对“时代思潮”的表述来看,社会思潮随时间会不断变化。在经济社会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不管是中西方文化之间还是各类思想之间都产生过激烈的碰撞。归纳起来,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思潮主要有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1.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石油危机,而此时新自由主义的主张刚好与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需求相吻合,使其迅速成为西方世界的主流经济学,成为英美等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推进全球一体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广大发展中国家迅速蔓延。在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后,国内掀起了一股讨论新自由主义的热潮。而新自由主义思潮作为一种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潮,打着自由民主的幌子,主张个人利益凌驾于一切之上,集体必须充分尊重个人的权利。这种片面强调个人至上、否定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的观点,从本质上就是和马克思主义相抵牾的。
2.民主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作为社会党国际坚持的意识形态是一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它反对通过武力取得政权。在政治诉求上,他们反对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一元思想体系,鼓励实行多党制,放弃工人阶级的领导权,认为工人阶级要通过议会来取得政权。在经济上,倡导多样型的经济发展,及国有经济与私有经济共同发展。近年来,社会上出现鼓吹民主社会主义的潮流,认为中国应该走民主社会主义的道路,那么,探究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就成为了我们当下需要关注的焦点。而作为一种改良主义思想,民主社会主义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的理论,它把社会主义的价值与理想跟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完全划为等号,它更多地代表着一种美好的愿景,而不是现阶段的具体发展模式。
3.历史虚无主义
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就出现了一种对历史采取虚无态度的思潮及全盘西化论。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由于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和中国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化,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重新泛起。他们以反思历史为名,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诋毁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民族解放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历史虚无主义往往是从研究细节出发,从研究个别案例发展到整体。他们不能全面客观的看待问题,通过主观的臆想和猜测轻易做出结论,缺乏实事求是精神。它是适应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政治需要和国内反社会主义势力的策略变化产生的一种社会政治和文化思潮。
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中不乏有对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的借鉴,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思潮之间互动发展的阶段性成果。
1.与新自由主义的关系
新自由主义中的市场经济理论,有许多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它强调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实现生产要素和各种资源的自由流动。其次提出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的效率,实现政府的低成本运行与高效率运转,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很多理论正是借鉴了新自由主义思潮,强调市场机制,弱化国家干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实现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事实证明,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调配方式,并不具有制度属性,社会主义制度也可以有市场机制。
2.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之间不断互动、发展。在经济上,废除了单一的公有制,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所有制共同共同发展的混合所有制。鼓励外资进入中国市场,通过国外的技术与资本,促进中国自身的社会发展。国际上,中国积极融入国际政治舞台,反对一国独霸的强权政治。建设性地提出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冲突的具体意见,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3.与历史虚无主义的关系
通过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科学研究,中国近些年来加大了对中国共产党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这是事关党的执政地位是否稳固、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未来前景的重大问题。历史是一个民族的伟大记忆,做好史学教育是消除历史虚无主义消极影响的根本手段。正确的介绍新中国成立史和中国共产党党史有助于我们广大人民更清醒地了解国情,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带领国家实现伟大复兴,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创新民族文化,坚定广大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市场经济中竞争无处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其面对着与各类社会思潮相互交织、相互竞争的复杂局面,这也说明了构建一个系统且强有力的运行机制来引导社会思潮的紧迫性。而引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的主导权,同时也要在与其他思潮的交流中进行自身的自我思考,促进自身的发展。
1.系统性
系统的观点是指把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思潮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首先需要将复杂多元的社会思潮与马克思主义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要注重最大限度地发掘各个社会思潮内在的合理要素。不管是新自由主义还是民主社会主义都有它们独特的值得借鉴的部分,马克思主义应该从这些社会思潮内部继承其合理的内核。而社会思潮在与马克思主义交流过程中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引导,双方共同协调作用,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引导社会思潮的适应竞争机制。
2.方向性
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的适应竞争机制要具有明确的政治方向,这是由中国的国家性质所决定的。在阶级社会中,各个政治集团意识形态的特征是政治思想,它反映着一定的阶级利益的要求,表现着一定阶级的关系与矛盾。因此,通过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反思和自强适应当今复杂的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的冲击,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思潮中的主导作用是重中之重[2]。
1.认知机制
在新形势下,我们要重温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方法,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原因和背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人们思想日益活跃,需求也变得多种多样。马克思主义要顺应时代潮流,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有针对性对其他社会思潮提出批判。其次,要充分了解其他社会思潮。报用列宁的话说,“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马克思都用批判的态度加以审查,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重新探讨过、批判过,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于是就得出了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束缚住的人所不能得出的结论。”[3]因此,马克思主义要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了解其他社会思潮的最新思想以及价值诉求。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转型社会,在互联网这种新媒体的发展下,各种社会思潮能够更快、更广泛地宣扬自己的主张。马克思主义要及时掌握各社会思潮变化的信息,通过甄别不同社会思潮的性质,清晰划分出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以及反动思潮,在充分认知它们的基础上对于不同思潮具体对待。
2.自我反思机制
从巴黎公社的失败到十月革命的胜利,从苏联的解体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马克思主义一直在自我反思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优越性在于它有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能够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反思。从早期工人运动的失败中,马克思、恩格斯不断进行经验总结使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慢慢成熟。在中国,不管是革命战争时期所形成的毛泽东思想,还是改革开放以来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成果,都充分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善于根据具体实际进行总结和反思。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了新时代,对于其他思潮提出的有利于社会发展、人民福祉的建议,也可以合理的听取与采纳。
3.自强机制
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水平与幸福指数在不断提高,这是社会主义活力的最好诠释,也是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最有说服力的的证明。首先,要树立自身的文化自信,在现实中面对的重大问题时要敢于面对,并积极回答。对于其他社会思潮中好的思想要紧密联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生命力体现到指导改造现实的一切实践活动中去。马克思他本人曾批判以往的哲学家,认为他们只是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来解释社会,没有提出具体的道路与方法,这种脱离实践检验的学说,就如同神学教义一般,而只有马克思主义这种在实践中不断经过检验与发展的学说,才能真正指导人们变革世界。
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冲突不断,马克思主义对于其他思潮的影响不能借助强制手段,而是需要靠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的文化共生模式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领导下,有计划有组织地让不同思潮之间相互借鉴杂糅,从而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健康平稳发展的一种模式。文化共生模式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与多元文化相互交流、良性竞争的现实,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领导地位。
1.包容开放原则
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开放的体系,是在继承前人优秀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马克思主义在引领社会思潮过程中也要求同存异,对于某些社会思潮的非原则性的错误报以包容的态度。在新中国创立之初,毛泽东就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鼓励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作品同时存在,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相互争鸣、互相讨论[4]。而对于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的态度,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关于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习。这些都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伟大探索。
2.创新发展原则
当今世界处在全球化的大潮之中,对于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我们都应抱着学习和借鉴的态度,注重对它们合理因素的吸收,并且内化到马克思主义本身。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中,党中央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这一重大命题。在当今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要紧扣时代的主题,顺应时代的脉络,加强与各类社会思潮的交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而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创新发展的学说,总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一方面同社会思潮中歪曲和错误的部分做斗争,一方面在它合理内核的基础上批判地吸取,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达到让其他社会思潮自觉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引领的目的,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一直持续至今的原因,是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原因。
1.创造和谐共存的环境
马克思主义要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和马克思主义的规律和要求,结合现实的实际情况,努力营造一个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思潮和谐共存的环境。首先,一个和谐而稳定的外部环境是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的必要条件。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尤为重要,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和各个文化思潮紧密的联系起来,寻求它们之间合作建设的空间。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要及时掌握各社会思潮变化的信息,分清各类思潮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目标和需要,与积极的因素相结合,发展马克思主义,克服由于消极因素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努力将这种不可控的消极因素转化成可控因素。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各类文化的碰撞融合是无法阻止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要控制这些社会思潮,而是通过优秀品质和科学魅力来使其他思潮自觉遵从,使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社会思潮之间能够和谐共存。
2.创立学术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的文化共生模式目标正是在和谐共处的基础上加强对话沟通,实现一种共生发展。因此,建立一个马克思主义与各思潮的对话平台很有必要。通过邀请不同思潮的学者定期举行学术研讨会,针对不同的话题进行专题讨论。通过这种学术研讨会,各类思潮的学者可以对社会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这也是向学者们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向的有效平台,不仅有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思潮中的影响,还可以通过对话讨论加深马克思主义与各思潮之间的了解,更好化解双方之间的误会与隔阂。这也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引导社会思潮的文化共生模式的重要环节。
3.互相监督,共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与各思潮文化共生的前提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从之前的经验可以看出,不能放任其他社会思潮自由发展,两者之间要相互监督、共同发展。在这之中,马克思主义必须加强从观念到内容、方法的转变。现在是一个大数据时代,掌握网络知识和信息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要不断创新网络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模式,加强价值观引导和心理咨询服务;通过调查和分析、储存网络上的其他文化思潮的信息,加强网络空间里的安全监控,防止网上一些恶意思潮扩散,有效抵制不良思潮对人们的影响。同样,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下,在不断加强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其他社会思潮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比如前面提到的学术会议给予建议。对于一些好的建议,马克思主义要积极响应。两者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建立一种全新的马克思主义引导社会思潮的文化共生模式,共同规划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