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荣芳, 王晓凤, 刘 云, 苏兰芳, 张奎芳, 陈红霞
(南京中医药大学盐城附属医院 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 护理部, 江苏 盐城, 224001)
目前,我国中医药院校毕业的护士人数少于西医院校。而西医护士由于缺乏系统的中医护理知识,对辨证施护及中医护理操作能力存在不足,从而无法发挥中医护理的特色优势。《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大力开展中医护理人才培养,促进中医护理技术创新和学科建设,推动中医护理发展[1]。同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规定,全院非中医专业毕业的护士必须接受不少于100学时的系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因此,本院自2016年起开始为临床护士实施“西学中”的培训模式,取得了满意效果。
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盐城附属医院2016年、2017年新入职西医护士60名,其中男1名,女59名;年龄20~22岁10名,23~25岁19名,>25岁31名;大专47名,本科13名。
对60名新入职西医护士集中进行授课培训,师资主要由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和本院临床中医护理专家承担,培训时间为每周一、三、五晚上。集中学习,签到,出勤情况、考试考核成绩与定级、绩效挂钩。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理论考试为培训内容,满分100分,60分及格;操作考核满分100分,85分合格。考试、考核不及格者补考,直至合格。对考试考核成绩优异的护士,进行奖励。此外,根据个人专科发展需求,制定专科导师制,导师均由本院中级以上职称的中医护理专家担任,每位导师指导≤3名护士,根据专科护士需求制定个体化的培训计划。
本次培训内容包括:中医基础、中医临床、中医护理技术、中医护理病历书写等,共计156学时,具体见表1。经理论、操作考核合格后,发放“西学中”培训合格证书。
表1 主要培训课程设置一览表
与培训前相比,培训后护士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均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培训前后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比较 分
与培训前相比,*P<0.05。
与培训前相比,培训后护士的临床护理、评判性思维、人际关系、法律和伦理实践、领导能力、教育咨询能力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培训前后核心能力的变化 分
与培训前相比,*P<0.05。
培训前,患者和导师对护士的满意度分别为(9.50±5.20)分、(11.30±6.40)分,培训后分别提高至(14.20±7.50)分和(17.60±8.10)分,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提出,提高中医护理水平,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开展中医护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大力发展中医护理[2]。目前由于特殊原因,中医院的护士多数毕业于西医院校,缺乏系统的中医护理知识,同时对中医护理操作也存在不足[3]。可见,对中医知识进行系统培训很有必要,但需注意培训时应考虑从基础知识着手,理论和操作相结合[4]。
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必须熟练掌握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由学校专业讲师承担,能系统、全面地让护士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护理理论(内、外、妇、儿等)、中医护理技术、辨证施护、中医护理病历书写等临床内容由本院临床中医护理专家承担,能较好地理论联系实践。本次培训以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较强的辨证施护能力以及能满足临床需求的中医护理操作技能为原则,理论和操作相结合,以不断培养和提高西医护士的中医护理思维和中医护理水平。结果显示,经“西学中”培训后,护士的中医理论、中医护理技能、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说明院校联合实施临床护士“西学中”培训模式,可以提升西医护士中医护理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满足中医院的临床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
目前中医护理师资队伍人员不足,是影响中医护理教育培训效能的重要问题[5-6]。加强中医护理师资队伍建设,是中医护理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在历年“西学中”培训实施过程中,发现西医护士对于中医知识难以理解,无法灵活应用于临床。针对这一难点,本院尝试依托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优质的师资资源,与医院临床护理专家联合实施“西学中”培训,既有利于增强院校间资源共享及科研协作,又有利于培养护士良好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使医院形成良好的中医氛围。此模式顺应了目前社会对于培养模式多元化的要求,加强院校沟通,发挥双方优势,并能推动护理师资队伍的建设[7-8]。
本院作为中医院,在中医药人才和技术储备方面具有一些独特优势。通过探索符合中医院临床护士的培养模式,本研究发现“西学中”培养模式可解决临床中医护士不足的难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出合格的中医护士,发挥中医护理特色魅力,大力发展中医护理;运用中医护理理论和独特的中医护理技术,解除患者痛苦,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从而促进中医护理技术的创新和学科建设[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