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于溟慧
什么样的语文课是好语文课?笔者在语文老师朋友圈发起过一次“头脑风暴”,收到了很多答案:生成与生长的语文课;好课如好文,凤头、猪肚、豹尾;师因材施教,生善思乐学;教得用心,学得开心,教有所思,学有所得;声情并茂,让学生陶醉的语文课就是好课……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语文的好课,当然语文味儿要凸显,我从平时观课、评课中有所思、有所得。
朗读是语感训练最基本最有效的方式。语感,很多老师都认为重要,但做起来大多没谱。阎立钦主编的《语文教育学引论》中有这样一段话:“人所获得的知识,其中60%来自视觉,20%来自听觉,15%来自触觉,3%来自味觉。”而朗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器官共同作用。
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课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这是三个层次。而课堂上朗读教学存在三个误区:一是把“朗读”想窄了,以为“读整齐,读响亮”就是朗读了;二是把“朗读”压扁了,时间随意压缩,没时间了就少读或不读;三是把“朗读”看轻了,朗读不考,不如多做点阅读题来得实惠。
什么样的感情需要通过什么样的语气、语调、语态才能表达出来?三个层次的朗读分寸如何把握?以其昏昏,岂能使人昭昭?声调的高低、停顿的长短、语气的轻重、语速的快慢等,就“朗读”而言,语文老师“大有可为”,值得深研细品,斟字酌句。
本校语文“朗读课型”就是基于此,分成朗读板块——概括板块——积累板块(微写板块)。朗读占20至25分钟。美课文多层次朗读,长课文择重点朗读,特色课文抓特点朗读,“读”占鳌头。一位老师教《丑小鸭》时配乐朗读,入情入境的范读,将学生带入童话的世界,她们随着丑小鸭的命运哀叹、气愤、怜悯、哭泣,最后学生们带着泪珠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它是一只白天鹅!”这哪里还是上一节课而已,这分明是一段难忘的情感经历。好的语文课,要舍得放手让学生练习朗读,舍得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朗读。“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语文课少不了理解品悟,本校的“品悟课型”,由品悟板块——质疑板块——微写板块构成。学生在预习和小组交流时要完成“三批三画”。“三批”指批归纳、批联想、批写点; “三画”指画出重点句、画出关键词、画出疑问处。在品悟课上,第一板块的品悟与对话,约20至25分钟,学生往往让我们刮目相看,她们的书上批注得满满的,交流时侃侃而谈,振振有词,确实能谈出“个性化解读和思想”。
“学贵有疑,有疑则进”,要让孩子敢问、善问、拓问。敢问障碍性问题。如学《鸟的天堂》一文,有学生问“天堂”是指什么?这就是他真的不懂的地方。善问探究性问题。如学习《咏柳》一诗时有学生提出“春风那么柔和为什么比作锋利的剪刀呢”,从而引出了比喻的缺陷性这个专业性问题。这不能不说是质疑能力发展对学习的促动产生的效果吧。拓问拓展性问题。如学了《四季的脚步》,学生问“知了为什么夏季才叫呀”,引申出了一个自然问题。
以疑激思,以思促悟,引导学习方式的变革,有了思悟的课堂,有了碰撞的课堂,当然应该是好课。
语文教学依教材又超越教材,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理念的体现。“小学”姓“小”,但“语文”姓“大”,“小学语文”应该是在“小天地里作大文章”。树立大语文观,语文课有责任将阅读由课内引向课外,“放长线,钓大鱼”,让阅读链接为学生铺路架桥,让学生从这些相关链接中汲取语文素养。
如学习《小狮子爱尔莎》,推荐阅读《野生的爱尔莎》一书,学生兴趣大增;学习《蜜蜂》,阅读《昆虫记》这本书,为学生打开一片奇异的昆虫世界,让学生在其中探秘、拾趣;学习《齐天大圣》,阅读《西游记》,学生讲起各种故事津津乐道。
语文课上要关注写作,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只是点评点评写作特点,隔靴搔痒,往往浮光掠影。本校倡导随课微写,在语文课上设置“微写板块”,即十分钟的语用训练——陌生性的词句,经典性的修辞,特征性的语言,补白性的理解,规律性的结构,典型性的表达。
如一年级《月儿弯弯》一课中有句“月儿弯弯挂蓝天,小溪弯弯出青山”。从“弯弯”拓展开来,进行随课微写。孩子们收获的岂止是“弯弯”一词?
仿说。彩虹弯弯挂天边。伞把弯弯拿在手。牛角弯弯分两边。香蕉弯弯香又甜。
小路弯弯通四方。大桥弯弯连两岸。谷穗弯弯满稻田。嘴巴弯弯开怀笑。
变式。弯弯的小河像丝带。弯弯的彩虹像滑梯。弯弯的柳条像长辫。
弯弯的耳朵像问号。弯弯的豆角像小蛇。弯弯的豆芽像蝌蚪。
语文课堂上的“微写”不一定是真的写下来,核心是指向写作,是对语言的拓展训练,是对内容的有感而发,是对“范式”的积累尝试。
语文课上不仅有听说读写思,更重要的是有“人”,有“人”就有“个性”,有“关系”,有“技能”。这就为语文课增加了很多“作料”,有了好“作料”的“大餐”是不是味道更佳?
博学。老师的博学广识,多才多艺,往往影响深远。曾听支玉恒老师上《第一场雪》后写成一首诗;曾听贾志敏老师一口气背出多篇课文。是他们的多才助长了他们的教学艺术,相得益彰。“才情,才情”,“才”和“情”不分家,才助情生,情助才长。为师者,广学博才,于教学大有裨益。
机变。有这样一件事,一位老师上课时用书点了点一位女学生并说“注意力集中点”。谁知这学生竟呜呜哭起来,说老师伤了她自尊心。这位老师灵机一动拉着长腔说“亲爱的路路小姐,为师这厢给你赔礼了。三国时,曹操割发代首,今天,老师曲指代首。你看——”说着老师用大拇指朝这位学生一伸一屈,以示道歉。这学生马上破涕为笑了。我看这也不失老师风度,反而更令人可亲可敬。
幽默。笔者在阅读五年级学生作文时,读到一起“事故”。老李(语文老师)在讲课。突然,楼下传来了河南版吆喝声:“包子喽,卖包子喽!”听到这声音,同学们立马想到老李的口音,有的捂着嘴偷偷笑,有的已经像我一样胡思乱想了:什么馅的包子?大肉还是豆沙?如果是刚出炉的,咬一口,肉汁直往外冒,那味道绝对让人欲罢不能……老李一看“包子激起千层浪”,那么多人的心思都跑了,眼珠一转,微微一笑,站直身子,用他纯正的河南腔大喊着:“包子喽,卖包子喽!”接着,伸出食指压住下嘴唇,一副馋虫模样。全班大笑。“过瘾了吧?孩子们!要不再来几声?”三言两语,同学们的思绪就拉了回来,我们呢,比刚才精神多了。
技术。多媒体、网络等,集声音、文字、视像、图片于一体,一篇篇课文,配上精美的课件,本来平面的文本,形象化,立体化了;本来单一的呈现,灵动了,有趣了。从而使文本具有了更强的生命力。如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展示“妈妈”们的神奇本领,引来学生的啧啧称奇。
综上,也不一定能尽述什么是好的语文课。笔者以为,一节课四十分钟不长,不要求全责备,有时可能突出一个“有”,有时“两有”兼得,也可能会“三有”融合,不求多,只求一课一“真”得,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