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勉教师,也要谨防“红包圈套”

2018-12-01 06:05马得清
教育家 2018年5期
关键词:圈套礼金学生家长

文 | 马得清

1月10日,有媒体报道,广东连州的班主任张老师收到学生家长发来的88.88元的微信红包,马上回赠90元红包,家长没领取,而是到教育局投诉张老师接受“礼金”。教育局认定张老师未归还红包,未向组织汇报并交由组织处理。虽然免于纪律处分,但仍做出了给予其诫勉处理的决定,将所收受的红包交由组织处理,在全市教育系统通报批评,并于 2018 年1月12日前向教育局提交书面检查。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

家长为何要这样做?根据相关报道看:张老师当时是连州镇第五小学一年级3班的语文课老师兼班主任,班上有一名学生家长要求给孩子调到教室中间位置,但这名学生个头很高,如果调到中间,会挡住其他学生,于是就调到了倒数第三排。但其家长不依不饶,不断打电话、发微信要求张老师给孩子调座位,使得这名家长与老师的关系比较紧张。

原来如此。要求班主任调座位,班主任因为客观原因,没法满意家长的要求。于是,家长就想出“红包圈套”整班主任。有网友评论,这位家长的“手段”难以让人理解,太过分了,难道就没有考虑自己的孩子今后怎么在同学中做人?也有网友直言,诬陷还有理了,人心得有多毒才做出这样的事?

教育部《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严禁教师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对违规违纪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结合《规定》看,假若张老师确实接受了家长的礼金88.88元,当地教育局进行诫勉处理,应该是履行职责。

从对张老师的处理决定看,当地教育部门认为,张老师违反廉洁纪律,其行为已构成违纪。同时也认为,鉴于张老师收受学生家长的微信红包后,能马上回赠超过学生家长所给金额的红包,在主观上没有贪心占有的故意。

我们必须警惕的是,抛开家长身份看问题,如果我们的社会允许一些人出于某种恶意的动机,比如报复,而仿效“红包圈套”,诱导他人违规,即“前脚发红包,后脚去投诉”,而有关部门将这样的圈套理所当然地视为违规证据,最终破坏的不只是规则、公平和公正,还很可能会破坏人们对规则的信任,甚至还有可能败坏社会风气,最终还可能会使行业生态恶化。

就拿教育行业的生态看,总体上是好的,但是由于教育均衡、学业负担、校园欺凌等等方面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治,这些年来,校闹的事情没少发生。从某种程度上说,家校矛盾依旧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有关部门不能正确处理家长的“红包圈套”,只把板子打在老师身上,危害的将不只是家校关系,而很可能是整个教育生态的健康。

对于这位家长的做法,我们有必要从做人的角度指出其问题。班级管理常识告诉我们,排座位并非班主任随心所欲,而是有规则可循。一是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身高差异,确保每个学生的视线不受前排学生的遮挡;二是要定期轮换座位,确保每个学生的视力健康;三是要动态考虑身高与座位排数的匹配。假若每个家长都要求班主任给自己的孩子换座位,那班级还怎么管理?假若每个家长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就用“红包圈套”对待班主任,家长的道德感又往哪里搁?总之,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千万不要教自己的孩子用圈套对待他人。同时,也希望“红包套圈”这一现象能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

猜你喜欢
圈套礼金学生家长
狼的圈套
小小数迷泽西之时间圈套
篮球
人兽表演
家长对学校满意度调查研究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教育方式研究
北京市小学武术教学的现状调查
变味儿的“礼尚往来”
拉黑
“收受礼金罪”入刑应当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