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锋
【内容摘要】在一个“素质教育”旗帜飘扬的现时代,语文教学很容易被架空,学生看似读了很多,但他们的语文理解能力与文字驾驭能力却没有提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着带领学生进行“咬文嚼字”,让他们品悟语言文字的魅力,进而提高对语文的兴趣,从最细微的地方着手,引领学生走建构语文学习的津梁,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咬文嚼字 品悟 津梁 素养
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文本。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一字未宜疏,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其中“一字未宜疏,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过程中“咬文嚼字”是引领学生通往“学会学习”的津梁。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在咬文嚼字上下功夫,带领学生诵读、涵咏、品味语言,语文上有所突破,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品,品出“言外之意”的蕴藉之美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这是最美的状态,最深邃的情境。这和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含蓄蕴藉不无关系,这也成为我们交流的一种手法与技巧,留下空白,让人去猜、去想、去琢磨,给读者创造一个更广阔的再创造空间。
传达室门前有一只很雅致的花盆,司机小牛爱不释手,门卫李大爷说:“这是公家的东西”!言外之意——因为这是公家的东西,所以不能随便拿。
小牛经常把轿车停在单位大门外,门卫李大爷不放心,提醒他,小牛不屑地说:“这是公家的东西!”一句话,两个情境,两个人之口,却有不同的意蕴——反正是公家的,被损坏了也不关我事。
这道语言应用题,考查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语言之“言外之意”的领悟与驾驭能力。学生如果不能根据情境,咬文嚼字,就无法把握人物的情感,更无法阐述那言外之意了。
“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后来我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那弦外之音,言外之韵,是我们语文教学过程中值得着眼用心的地方。“家”和“住的地方”不是一个概念!我们可以住旅馆、住桥洞,那仅仅是栖身之所。但我们人类又不仅需要一个栖身之所,还有一颗心需要安顿哪!我们的心何时何地才能安呢?有人、有爱、有情,可以疗伤的场所,可以包容我所有的地方,那里不仅可以让我们免于风餐露宿,还有家人的温情和呵护。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后面的细节——送冰比别人的大;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还悄声问杨绛需要不需要钱;临终前送香油和鸡蛋……以及那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的深刻内涵。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将无所不包的语文架空,一定要带领学生回归文本,去咀嚼、涵咏、品味那经过作者精心组织的语言,揣摩、体悟作者藏在语言背后的意蕴情思。
二品,品出“内涵与外延”的延展之美
《地球上的王家庄》中:“鸭子们一到乌金荡就迫不及待了,它们的屁股对着天,脖子伸得很长,全力以赴,在水的下面狼吞虎咽。为什么鸭子要长一只长长的脖子呢?原因就在这里。”这是描写鸭子“全力以赴”地吞食水下食物,而鸭子有一个“长长的脖子”就是为了能够探到水下深处去捕捉食物,填饱肚子。而在另一处,毕飞宇又有这样一段文字:“整个晚上父亲都要仰着他的脖子,独自面对那星空。看到要紧的地方,父亲便低下脑袋,打开手电,翻几页书。”鸭子和父亲都有脖子,却有着不同的用途。一个寻找果腹的鱼虾,一个探寻宇宙的奥妙。在比较咀嚼中,我们会发现,毕飞宇想表达的是——人,是一棵会思考的脆弱的苇草。没有思考,人类便失去了基本的“人性”,而回归到“动物性”,人便不再高贵,便沦落成动物。失去了思考宇宙人生的能力,失去了探寻宇宙奥秘的欲望,只知道填饱肚子的人,和猪、和狗没有任何区别。即便有一个“脖子”,和鸭子也没有区别。内涵,让我们变得深刻,外延,会引领我们去对历史有所沉思,对未来有所期待。引领学生去品味语言的内涵和外延,就可以深化和延展我们的思想深度和维度,对语言存有深深的敬畏。语言,不仅仅是一个个方块字,也是我们思想和情感的载体,是我们带领学生进行思维体操的起点和依托。
三品,品出“简洁与凝练”的意蕴之美
“文以载道”,文字承载的是作者的主观情思。在表达的过程中,也许并非所有的字都能契合自己的情思,更多的时候,我们感觉到的是“想法很丰满,现实很骨干”,一旦落在笔端,就发现语言无法和情思对接,有时情思和语言甚至是云壤之别。
“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国维评价说:“著一‘闹字,境界全出矣。”一个字,就是一种境界。所以,语文教学中,带领学生品味这种一个字盘活整句甚者整段的文字,是教会学生学会遣词造句的最重要的途径。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说:林冲刚去草料场时“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到草料场后出门沽酒时“那雪正下得紧”。沽酒返回时“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作者为什么两处用“紧”而不用“猛”“狂”“更大”等其他字眼来刻画雪景呢?这里值得深味。鲁迅先生曾经这样说过:“《水浒》里的一句话‘那雪正下得紧,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这“神韵”究竟是什么?它又表现在哪里呢?一个“紧”字关涉到“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物、情节”这小说的三要素,真可谓是“一箭三雕”,取得了“以少驭多”的效果。“紧”字不仅生动传神地描绘出了大雪纷纷扬扬,越下越大、越下越密的情形,还渲染出了一种阴森恐怖、凄寒冷峻的艺术气氛,衬托出主人公处境的险恶,暗示着主人公的命运。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被仇人步步紧逼,走上反抗道路的悲壮心情,有力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正是雪下得“紧”的时候,故事发展到了高潮,完成了林冲性格上的重大转变。
在这样的涵咏、咀嚼、品味中,我们可以触摸文字背后的温度和深情。透过这些字,去发现、感受文字的“简洁凝练”,却依然有着丰富的意蕴,这也就是俗语所说的“言简意丰”。
四品,品出“逻辑与思辨”的智慧之美
【内容摘要】在一个“素质教育”旗帜飘扬的现时代,语文教学很容易被架空,学生看似读了很多,但他们的语文理解能力与文字驾驭能力却没有提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着带领学生进行“咬文嚼字”,让他们品悟语言文字的魅力,进而提高对语文的兴趣,从最细微的地方着手,引领学生走建构语文学习的津梁,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咬文嚼字 品悟 津梁 素养
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文本。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一字未宜疏,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其中“一字未宜疏,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过程中“咬文嚼字”是引领学生通往“学会学习”的津梁。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在咬文嚼字上下功夫,带领学生诵读、涵咏、品味语言,语文上有所突破,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品,品出“言外之意”的蕴藉之美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这是最美的状态,最深邃的情境。这和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含蓄蕴藉不无关系,这也成为我们交流的一种手法与技巧,留下空白,让人去猜、去想、去琢磨,给读者创造一个更广阔的再创造空间。
传达室门前有一只很雅致的花盆,司机小牛爱不释手,门卫李大爷说:“这是公家的东西”!言外之意——因为这是公家的东西,所以不能随便拿。
小牛经常把轿车停在单位大门外,门卫李大爷不放心,提醒他,小牛不屑地说:“这是公家的东西!”一句话,两个情境,两个人之口,却有不同的意蕴——反正是公家的,被损坏了也不关我事。
这道语言应用题,考查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语言之“言外之意”的领悟与驾驭能力。学生如果不能根据情境,咬文嚼字,就无法把握人物的情感,更无法阐述那言外之意了。
“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后来我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那弦外之音,言外之韵,是我们语文教学过程中值得着眼用心的地方。“家”和“住的地方”不是一个概念!我们可以住旅馆、住桥洞,那仅仅是栖身之所。但我们人类又不仅需要一个栖身之所,还有一颗心需要安顿哪!我们的心何时何地才能安呢?有人、有爱、有情,可以疗伤的场所,可以包容我所有的地方,那里不仅可以让我们免于风餐露宿,还有家人的温情和呵护。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后面的细节——送冰比别人的大;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还悄声问杨绛需要不需要钱;临终前送香油和鸡蛋……以及那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的深刻内涵。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将无所不包的语文架空,一定要带领学生回归文本,去咀嚼、涵咏、品味那经过作者精心组织的语言,揣摩、体悟作者藏在语言背后的意蕴情思。
二品,品出“内涵与外延”的延展之美
《地球上的王家庄》中:“鸭子们一到乌金荡就迫不及待了,它们的屁股对着天,脖子伸得很长,全力以赴,在水的下面狼吞虎咽。为什么鸭子要长一只长长的脖子呢?原因就在这里。”这是描写鸭子“全力以赴”地吞食水下食物,而鸭子有一个“长长的脖子”就是为了能够探到水下深处去捕捉食物,填饱肚子。而在另一处,毕飞宇又有这样一段文字:“整个晚上父亲都要仰着他的脖子,独自面对那星空。看到要紧的地方,父亲便低下脑袋,打开手电,翻几页书。”鸭子和父亲都有脖子,却有着不同的用途。一个寻找果腹的鱼虾,一个探寻宇宙的奥妙。在比较咀嚼中,我们会发现,毕飞宇想表达的是——人,是一棵会思考的脆弱的苇草。没有思考,人类便失去了基本的“人性”,而回归到“动物性”,人便不再高贵,便沦落成动物。失去了思考宇宙人生的能力,失去了探寻宇宙奥秘的欲望,只知道填饱肚子的人,和猪、和狗没有任何区别。即便有一个“脖子”,和鸭子也没有区别。内涵,让我们变得深刻,外延,会引领我们去对历史有所沉思,对未来有所期待。引领学生去品味语言的内涵和外延,就可以深化和延展我们的思想深度和维度,对语言存有深深的敬畏。语言,不仅仅是一个个方块字,也是我们思想和情感的载体,是我们带领学生进行思维体操的起点和依托。
三品,品出“简洁与凝练”的意蕴之美
“文以载道”,文字承载的是作者的主观情思。在表达的过程中,也许并非所有的字都能契合自己的情思,更多的时候,我们感觉到的是“想法很丰满,现实很骨干”,一旦落在笔端,就发现语言无法和情思对接,有时情思和语言甚至是云壤之别。
“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国维评价说:“著一‘闹字,境界全出矣。”一个字,就是一种境界。所以,语文教学中,带领学生品味这种一个字盘活整句甚者整段的文字,是教会学生学会遣词造句的最重要的途径。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说:林冲刚去草料场时“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到草料场后出门沽酒时“那雪正下得紧”。沽酒返回时“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作者为什么两处用“紧”而不用“猛”“狂”“更大”等其他字眼来刻画雪景呢?这里值得深味。鲁迅先生曾经这样说过:“《水浒》里的一句话‘那雪正下得紧,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这“神韵”究竟是什么?它又表现在哪里呢?一个“紧”字关涉到“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物、情节”这小说的三要素,真可谓是“一箭三雕”,取得了“以少驭多”的效果。“紧”字不仅生动传神地描绘出了大雪纷纷扬扬,越下越大、越下越密的情形,还渲染出了一种阴森恐怖、凄寒冷峻的艺术气氛,衬托出主人公处境的险恶,暗示着主人公的命运。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被仇人步步紧逼,走上反抗道路的悲壮心情,有力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正是雪下得“紧”的时候,故事发展到了高潮,完成了林冲性格上的重大转变。
在这样的涵咏、咀嚼、品味中,我们可以触摸文字背后的温度和深情。透过这些字,去发现、感受文字的“简洁凝练”,却依然有着丰富的意蕴,这也就是俗语所说的“言简意丰”。
四品,品出“逻辑与思辨”的智慧之美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有“清洌”和“清冽”两个版本,细细辨别,揆情度理,会发现“清冽”更具匠心:“潭水之清,有目共睹;可潭水之凉,非和作者情感碰撞不能理解。作者遭受贬谪的孤寂,寄情山水,排解忧闷,‘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而潭水恰恰是柳宗元真实心境的写照——空灵澄澈,郁悒凄凉。所以惟有既‘清又‘冽,方能一语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