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滨海县滨淮初级中学 陆 萍
数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教师往往重视习题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而忽视了让学生经历“说数学”的过程,促进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内化。以师讲生听的方式学习概念,以师讲生模仿的方式学习例题,学生在接受学习中缺少思维的深入,当问题的背景发生变化时,学生往往束手无策。接受式学习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教师要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大胆言说,以“说数学”促进学生的思考,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他们学会质疑、猜想,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说数学”,能学会归纳、整理知识,学会调整自己的思路,使数学知识更系统化,思路更加条理化。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往往在听讲、自学中难以理解,如果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将所学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说数学”包括说概念的理解、说命题的构成、说思考的方法、说解决的方法、说问题的猜想、说探索的体会,学生在“说”中剖析自己的思维过程,分析自己的收获体会。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说数学”的机会,让他们想说、敢说、会说,学会思考、学会归纳、学会总结,在课堂上有言可发、有理可讲。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不仅要求学生能正确地回答问题,还要能对问题的背景、思考的方向、方法的选择进行解说,能对概念的外延进行分析、对试题进行变式、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难点内容,能对数学问题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从而实现说知识、说过程、说思路、说体会的过程。
教师要让学于生,为学生留有探知的空间,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参与思考的过程,才能真正习得知识、掌握技能,使自己的理解更为深刻。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说”展现自己的解法,展现自己的解题思路,展现探寻知识的过程,从而能揭示问题的本质,形成自己对数学认知体系的建构。学生在亲历探索活动中说数学,将新知还原到实际问题之中,将隐含于问题之中的知识挖掘出来,让学生真实体验复杂的思维过程,尝试失败,体验成功的滋味。如在学习立方差的内容时,教者提出问题:已知m-n=4,求m3-n3-9mn的值。教者引导学生观察例题结构,发挥自己的联想,说定义、说定理、说公式,说曾做过的相似练习。有学生说:“这里给定两个数的差,结论里有两个数的积,还有两个数三次方的差,如果是学过平方差,那就容易解决了。”也有学生说:“这里的三次方差公式与我们学过的平方差公式一样吗?”也有学生肯定道:“一个二次,一个三次,肯定是不同的。”这位同学通过举例具体的数值说明它们不一样。教者适时引导:“立方差能借鉴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算出来吗?”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开始思考什么样的两个多项式相乘得m3-n3,有学生根据平方差学习的知识,猜测里面一定有一个是“m-n”,而且肯定含有m和n的平方项,有可能是(m-n)(m2±n2±××),如果是的话,可能会有几种可能?
数学学习离不开解题,离不开学生思维的参与。虽然每道题都给出了条件与结论,但并未阐述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教师要为学生的分析、探索做必要的引导,要让学生通过读题、审题说出条件与结论,要实现文字与数学语言的互译。教师要依据习题提供的信息,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分析过程、解题的主要步骤,说说所给的条件是否充分,哪些条件是隐含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题目,寻求更为简捷的方法,要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总结出解题规律,思考如何通过恰当的变换能改编出一些新题。
教师以一些综合性强、难度大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学生在解答时往往无从下手,教师不必将方法直接告知,而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分析自己解题中产生的疑问,并围绕本质问题进行研究,学生在思考中会产生一些“灵感”,教师要鼓励学生清晰地表达出来,再根据这个“想法”逐步挖掘,让学生在不断重组信息、调整思路、补充完善中理清思路,形成自己的解题技巧。
当进入课堂小结时,学生的情绪会变得低落,教师要让学生针对学习内容或侧重于某一方面,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说说掌握了哪些知识、技能,运用了什么思想方法。
学生在表述时难免会出现思维受阻的情况,教师要耐心等待,引导学生另辟蹊径。如果学生在推导中出现错误,教师不能直接加以否定,而是要先让学生把内容“说”完整,再引导他们去发现错误。
小组讨论是生生之间互动交流的主要方式,教师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的参与情况,只要学生的交流不偏离教学主题,教师不必过多介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进行异质分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组织学生进行“说数学”活动。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有所发现,说出与之相关的数学原理,从而实现目标的达成。学生在“说数学”中锻炼思维,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师要将探学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发问、辩论参与数学知识的“攻防战”。主讲辩论颠覆了传统的讲授式课堂,由学生轮流主讲学习内容,而教师与其他学生一起聆听、讨论、反驳,所有的人都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构成一个教学相融的“学习同盟”,一起沟通思想、交流思想。
学生经历提问、收集信息、调查研究、分析讨论的过程,参与阅读、实验、游戏等形式的活动,使知识条理化,或单独学习,或分组探讨,教师极少给予点拨,引导学生探求新的原理。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大胆“说”;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想“说”;要开展适当的训练,让学生能“说”好数学,从而锻炼学生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万志琼.“听数学”“做数学”“说数学”——关于数学学习方式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3(4).
[2]朱维宗.从默会知识角度,例析“说数学”[J].中学数学研究,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