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实验小学 刘雪芳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用亲切的话语不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去探索、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语言去交流,学生无拘无束,思维自由驰骋,灵感不时迸发。这种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为学生提供了探索发现、表达交流的自信,做一名课堂上优雅蹲下的小学数学老师,平等地与学生对话,课堂也因此充盈着思维的力量,让我的课堂教学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教学中,我们力求改变以往由于自己知识经验的优势而在对话中确立的权威身份,使每个学生都处于一种相对放松的心理状态,都获得一种平等对话的权利和机会,使师生真正达到心与心的交流。
例如教学“容积的意义”时,学生拿出自己喝水的杯子,小组合作,探究“谁的杯子装水多?”
生2:我们把同样多的水装入两个杯子中,再把它们分别倒入两个量杯中。
师:他们说倒进去的是同样多的水。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3:我反对,既然是放入同样多的水,就不需要倒来倒去的再比较啦!
师: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生4:我们可以把同样多的水分别倒入这两个杯子,看谁的水面高?
生5:我们把两个杯子都装满水,再倒入两个同样的量杯中,看哪个量杯的水面高,哪个杯子装的水就多。
师(问生2):你觉得他们说的有道理吗?你能重新演示一遍吗?
这里,我们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用亲切的语言、商量的口吻和孩子们进行交流,使他们无拘无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展示自己的思维,从而在互动中达成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创生。
总之,“导论篇”用于说明实验教程的主旨思想与中心要义,以帮助阅者能够快速知悉并理解相关内容,因此在编写过程中应精心处理。
我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我们不仅要做到自己耐心倾听,而且要让学生之间也学会相互倾听,在倾听的过程中相互渗透,从而实现知识的共享,促进共同发展。
例如教学“加法交换律”时,结合学生的发言,得到等式“7+3=3+7”后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规律。
师:观察这个等式,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有没有想补充的?(生都摇头)
师:我发现交换7和3的位置和不变。比较一下这两个结论,你想说些什么呢?
生2:我觉得您给出的结论只代表一个例子,而他给出的结论能代表许多情况。
生3:我同意你们的观点,根据一个例子就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好像不太好,万一其他两个数相加的时候,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不相等呢?我觉得您的观点更准确、更科学一些。
师:的确,仅凭一个特例就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样的结论似乎草率了点,但我们不妨把这一结论当作一个猜想。
在验证中,学生通过自主举例,发现两位数、三位数、小数等两个数或三个数甚至多个数相加时,交换加数的位置和都不变。
这里,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在心与心的对话与倾听中、情与情的交流互动中,把课堂逐步引向了深入,让学生自主思考。
我们在引导学生对话时,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和时间,让全体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
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以后,我让学生判断一组平面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在观察与交流中,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产生了不同意见。
师:平行四边形到底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能不能具体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1:我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因为我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连一条线,这条线将平行四边形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完全一样。
生2:我不同意你的观点,轴对称图形是指沿着某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完全重合。沿着你说的这条直线对折,两边并不能完全重合,所以我觉得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生3:我同意他(生2)的想法,不信大家看(边说边操作),这样折,两边根本就不会完全重合。而他(生1)所说的完全一样,是指(操作)剪下来旋转以后一样,我也觉得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大家都点头赞成。
生4:(拿着菱形)可是我的这个平行四边形沿着这条线对折两边能完全重合呀!
学生思考片刻。
生5:(随手拿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了一个菱形,通过对折验证了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因为这个平行四边形它的四条边一样长,就成了一个轴对称图形了。
师:哦!像这样,四条边相等的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才是轴对称图形。
生6:我还发现一般的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生7:我也发现一般梯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可见,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不只是言语上的你问我答,也不是简单的协商和接受,而是培植智慧的精神土壤,是潜能的绽放,精神的共享。教师的一个简单的提问,引发了学生思维的冲突,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既获得了对新知的理性认识,又培养了他们的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