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潭桥小学 杨康莉
小学生普遍缺乏自制力。在数学课堂上常见的场面是:教师讲课时的满怀激情伴随着学生的一筹莫展和疲倦无神,久而久之,学习变成了学生沉重的负担。这时我们不妨花点心思让学生玩转数学。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部分内容时,为了突出圆的特征,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内容:在音乐的伴奏下课件播放正方形、圆形轮胎的汽车行驶状态。继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看到刚刚两辆车行驶的情况,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发表完自己的意见后,教师再次提问:“圆与正方形有什么不同的特征?”可以依靠这一基础内容加以探索延伸,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够在后续学习圆的大小比较等知识点时加以拓展。
学生的思维与基础普遍存在着差异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注重基础合并延伸的重要性。选取的教学内容,既要关注基础较薄弱的同学,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要关注基础很好思维敏捷的学生的思维拓展,即在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加以灵活拓展。内容加以设计延伸,达到基础之上巧妙拓展的效果。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总结概括能力不高,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寻找教学知识与生活的切合点,用生活实例来呈现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例如教学“百分数”,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购物理念应用到百分比题目的设计中,为学生创建生活中的购物环境,课件播放,提问学生:“一家商店满500元减100元,而另一家是全场8折优惠,哪家店便宜?”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将数学问题与生活中常见的购物情况紧密联系,不仅活跃了枯燥的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体验了数学的多用与好用,更有效地实现了课堂教学目标。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对于一些文字较多、较为抽象的内容,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应该重视直观性,努力思考将抽象的内容在课堂中借助实物、图示、演示等多种形式呈现。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以直观性的演示呈现抽象的内容,引导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参与下,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用路程的差除以速度得出时间的解题思路也就应运而生。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围绕数学学习的核心问题,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认真思考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实现数学学习的“再发现”。在精选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该注重针对性与高效性,一方面给孩子足够的探索空间,另一方面也要使得学习活动更有效率。将教学的相关内容设计成探究性的活动呈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法探索并记录,并借助自己的思考与交流进一步完善,使得学生的“再发现”成为可能。
“课后延伸”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数学内容的延伸与拓展,在立足于学习好教材的基础上,应努力做到让学生“得益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在应用知识中拓宽思维。将枯燥的内容设计成有效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中动,在动中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开阔发散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学科相对较为抽象,如何将抽象的图形和数据变成学生感到有趣、新颖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力求将其具体化,将抽象的教学内容以“形真”的方式加以呈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长度单位“千米”,将其教学内容以活动的形式呈现,带领学生去操场,实地体验100米、200米、500米究竟有多长,继而引导学生想象1000米有多长?组织学生进行一次1000米赛跑。这样的内容设计让孩子真切地体验到了1000米的长度。降低学生对抽象的长度单位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对相关概念建立深刻牢固的表象。
众所周知,数学能够优化人们的处事态度,完善人的思维方式,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突出彰显数学的价值,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可以在教学内容中增加数学竖式计算的发展进程,向同学们介绍西方人常用的画线段的方法和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的“铺地锦”。让学生在对比中领悟乘法竖式的算理,感受人类智慧的结晶,以及数学家们努力探索求简求真的科学态度。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感受到数学之美。
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孩子如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教学内容与生活自然衔接,灵活助力教学内容的生长。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在同一时期设计的形式不必相同;相同的教学内容,同一个教师在不同的时期设计的方式不必相同。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地去追寻教育的“适度”与“深度”,以最大的努力呈现最“精彩”的课堂,只为了学生的更好发展。因此,让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其学习成长的需要合理取舍、斟酌权衡,有为而又有所不为,有取而又有所不取,切实还“学”于生。在兼顾“方法预设”之前,关注“内容预设”,我们定会得到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