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小学 杨 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在小学课堂融入专业术语已经成为新时代的要求。教师要努力让教学材料渗入教学之中,配合专业术语的使用,让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具体形象,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受到文化的感染,并全方位地融入课堂中,自觉找到数学学习方法并配合教师的课堂模式,有效提高。本文就从专业术语的教学角度,对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和引导模式做一些分析。
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与数学学科特点是相互促进和统一的。只有让学生的思维真正融入数学的逻辑结构中,才能让他们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学习,融入日常生活中的新鲜教学题材,自我感知,加强解题能力。所以教师要引入专业术语的实例,利用各种文化活动来丰富数学课堂内容。比如在教学“自然数”一章时,涉及很多数的概念,其中有“偶数”“奇数”“负数”“整数”“小数”等。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讨论小组,彼此进行数学文化知识的切磋,互相通过提问来考验对方的实际能力,比如“最小的自然数加上最小的偶数,和是多少?”“和3相隔最近的偶数和奇数分别是多少?”都能激发学生对数学专用术语的感知,从课堂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实际能力。
例如:求1至60内所有能被5或9整除的整数和是多少。学生通过题目可以得到范围信息是1到60,而在此范围内能被5或者9整除的整数有5、9、10、15、20、25、30、35、40、45、50、55、60、18、27、36、54,再把这些整数相加,就能得到最终的结果。数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让学生在小学打好扎实的基础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必须做好带头作用,让课堂中的数学元素充分体现数学的价值,反映数学的个性,才能培养学生较高的逻辑性和理解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提高专业术语的价值,培养学生课堂活力,课堂教学要从直观入手。只有直观化、自由化的教学题材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在学生已有相关经验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配合实际例题,让数学专用术语和其特有的文化特征成为课堂的一种自然本色。教师要完善数学文化特征教学模式,充分结合专用术语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对一些专有名词形成敏感的意识,在做题中就能快速回想起教师讲解过的数学知识,全面提升数学课堂的效率,并在文化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已知9个数的平均数是72,去掉一个数后,余下的数的平均数为78,求去掉的数是多少。”这道例题就充分考查了学生对专业术语“平均数”的认知。平均数的算法是通过把几个数相加,再除以这几个数的个数得到的,所以在这道题中可以巧妙地设求解的数为x,9个数的平均数是72,则这9个数的和就是72×9=648,由题意,去掉这个数x之后得到式子最终解得x=24。如果学生对于专业术语“平均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够到位,就不能正确解答这道题目。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数学中的专业术语的作用就是诠释这种文化。教师要在课堂中充分结合数学用语,多给学生灌输一些常用语,并不断把这些用语融入教学题材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数学文化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相配合,培养学生结合数学实际问题进行探讨和思考的能力,强有力地扩展数学内容,让学生达到思想和方法的整合。此外,小学数学课程目标是比较基础的,但是其中也会涵盖许多复杂的知识点和例题,这就需要教师加大课堂力度,给予学生鼓励和引导,严格要求学生掌握实际的解题技巧,感受到数学的文化特征。
数学专用术语在解决数学应用题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教师要合理训练学生的能力,通过实质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看到数学知识的关键点,扩展自身的探究能力。
例如:点A的坐标表示为(2,3),点B的横坐标是A的横坐标的3倍,纵坐标比A的纵坐标的2倍还多3,求B点的坐标。这是一道简单的数学例题,但如果学生不理解专业术语“横纵坐标”的概念,这道题将会无从下手。通过题意,得知A点的横坐标为2,纵坐标为3,所以B点的横坐标为6,纵坐标为9。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是学习的新起点和基础点,我们作为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投入到培养学生数学意识的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配合当代的潮流元素,加入与时俱进的数学专业术语,丰富数学课堂内容。只要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就能逐渐提高专业术语的价值,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培养他们的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