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琴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第一高级中学,江苏盐城 224400)
对于许多高中地理教师而言,高中地理教学其实是比较传统的,大多数都是教师上课讲解,学生课下做练习来完成地理学科的学习。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并不多。而对于地理这样一个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而言,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不合适的。因此,对高中地理“互动合作”教学方式的构建与优化显得很有必要。
“互动合作”是由几个关系组成: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以及学生个体。学生是高中地理学习的主导者,也是接受者,无论教师如何构建“互动合作”这个教学方式都不能离开学生。但是作为引路人与指导者的教师,在高中地理的课堂中,同样必不可少。
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方式,精心备课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地理这个逻辑性和灵活性都很强的学科而言,在“互动合作”的教学方式下,课堂上的备课需要十分仔细并且要面面俱到。好的教学方案,对高中地理“互动合作”教学方式的构建来说,就是成功了一半!因此,我们需要考虑这个教学备课所需要涉及的所有知识点、课外的拓展知识,还有上课过程中的一些补充内容。
其实对于高中地理教师而言,因材施教是最麻烦的构建步骤。那为什么要因材施教呢?其实这个要从高中地理的学科情景说起。地理的逻辑性决定了学生的个体思考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地理的灵活性则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那些生涩难懂的知识[1]。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长处和缺点了如指掌,进行大体上的因材施教,才能将高中地理“互动合作”教学方式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这就很考验教师对于备课的用心程度,即越用心的备课越会有好的教学质量。
当然,除了教师的备课,师生之间“互动合作”的构建也是必要的。许多人认为“互动合作”仅仅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而忽略了教师在互动合作中的重要地位。其实师生之间“互动合作”在高中地理学习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其既能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能增加他们的积极性与自主性。最重要的是,教师能够更加清楚地知道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从而使高中地理的“互动合作”发挥最大的作用[2]。
例如,在我初次尝试高中地理“互动合作”的教学方式时,前一天的备课受到传统备课的影响,我并没有将大量的课内知识点与必要的课外了解点结合在一起,导致第二天我在上课与学生交流合作的时候,出现了许多所谓的“尴尬点”,即说话说到一半时突然语塞,不知该用哪一个知识点继续下去。并且由于我的普遍式教育并未达到因材施教的程度,让学生对我的“互动合作”教学方式很不满意。因此,那节课的效果也不怎么理想。之后,我痛定思痛,认真地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备课时仔细认真地将教学方案做好,还了解了许多学生的情况,然后将备课方案进行有意识的改动。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我的学生在那一次课中表现得十分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我组织的互动与合作之中,达到了我想要的教学效果。
正如大多数教师想的那样,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是整个高中地理“互动合作”教学方式的主体,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构建良好的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是至关重要的。而这则成为高中地理教师的难点。高中地理的学习有时候是十分枯燥的,这时即使是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只是一些毫无营养的对话。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更加高效。
例如,在我的地理课上,我经常叫学生做一些有关地理的互动游戏或者采用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我会先布置预习作业,然后在课上进行有关地理的抢答竞赛;或者通过使用多媒体放一些纪录片,让他们观看并回答问题。这些方式提高了学生之间进行高中地理“互动合作”的兴趣性与积极性,也提高了他们学习地理的效率。
许多时候,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合作”被大多数人忽视了。对于高中地理而言,个体的“互动合作”就是对自身的一些反思与改正,即是一种自省的表现。许多人认为个体是不能进行合作的,但是对于灵活性与逻辑性较高的地理学科而言,自己和自己合作,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本身就是一种“互动”与“合作”的表现。因此,所谓的个体“互动合作”就是一种能反省自身,发现并改正错误的过程。而对于高中地理的“互动合作”教学方式来说,这是学习地理的最优方式。
要保证合作秩序良好,我们首先需要优化的是,将高中地理课堂中“互动合作”的秩序管理好。如果合作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那么最终会有人被孤立,达不到教师想要的结果。小组建设是高中地理教学“互动合作”以及交流中非常必要的一个优化关键部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地理课堂进行小组建设,并对小组进行合理的分配,然后学生在课堂中以小组进行合作互动交流[3]。只有教师与学生将小组建设得非常完善,才能有一个有秩序、有条理的高中地理课堂。
例如,在一次地理课堂教学中,我在课前将班级学生分为十个小组,然后布置任务,让他们在课下预习。在第二次课的时候,当我再让他们进行“互动合作”时,他们在课堂上交流得井然有序,课上得也高效,以前那些乱七八糟的场景、那些嘈杂而又毫无营养的交谈也销声匿迹了。
高中地理“互动合作”教学方式的优化还需要从思维的角度出发。在让学生开始“互动合作”时,教师应该尽量拓展学生的思维,而不应该限制他们的思维发展。即使有时候有的学生在考虑问题时出现了一些偏差,教师也不能将他们局限于仅仅思考一个面上的问题,同时只给一个硬性的死答案。这样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思维会极大限度地受到影响,非常不利于这门学科的学习。
例如,在一次地理课上,我在讲某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发现这个知识点涉及的面太窄,但我又想让学生进行“互动合作”。于是我就给了他们一个限定知识点范围的问题,并且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但是学生都只能回答出一些与标准答案擦边的答案,并没有达到我所定的标准。结果那一次课上,我在那一个知识点上花费了很多时间来讲解。后来经过反思,我才发现他们的回答也是很合理的。
高中地理“互动合作”教学对学生而言是轻松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因此,在高中地理“互动合作”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开放与包容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的回答,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学习地理的兴趣得到极大的提高。我也希望在我们教师的不断探索之下,会有一个更好的“互动合作”教学方案。
[1]于二峰.论高中地理“互动合作”教学模式的构建与优化[J].新课程导学,2014,(26):71.
[2]许淑娟.初中地理“互动合作”教学方式的探究[J].新课程,2013,(12):70-71.
[3]牟琳.地理信息系统在高中地理合作学习中的实践与探索更[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