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策略简析

2018-11-28 06:59:33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教师应课外阅读核心

杨 瑾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实验小学 福建 泉州 362000)

一、引言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基础,所有学科学好的前提都是要进行无障碍阅读,因此,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拓展,其教师应给予足够重视,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应始终坚持核心素养这一导向,结合不同阶段的教育培养目标,以及学生认知发展特点与需求,积极探索、尝试更新颖、科学的教学策略方法,优化教学环节、成果,并以此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二、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

首先,应注重语言建构和运用。在实际授课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语言积累、文字能力的培养。作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语言通常都是在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中逐渐形成、发展的,学生在对字词句有准确理解的基础上,要对文本主旨、表达特点有准确把握,且能够在评价人物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其次,重视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拓展。思维、语言能力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语言是思维的重要载体,加强语言训练也是培养、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此,在实际授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的优化设置来加强学生语文思维培养,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各项阅读活动来逐渐懂得通过想象、联想来对文本产生初步感知,懂得运用批判思维来对文本做出进一步审视,并在适当增加师生互动交流中不断拓展其思维水平;最后,重视文化理解与传承。汉语文字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部分,要想优化核心素养培养,就必须要拥有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此,在实际授课中,教师应是善于通过阅读教学活动的灵活组织来加强传统优秀文化的渗透,以此来增强小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以及分辨、判断能力[1]。

三、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策略

1.优化教学内容,制定具体教学目标

教材作为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载体,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单元导读主题内容来讲,大多数单元主题都与人文底蕴等核心有着紧密联系,能够为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发展提供重要素材[2]。

在阅读教学中,首先应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授课内容。教师可以沿用教材来对教材进行重构,从整体上考虑、研究整个阅读教学的目标体系,基于此,结合教学目标来进行适合教学内容的恰当选择,而教学内容就是教师对教材做出科学恰当处理的结果,新课程标准,就强调要着重从词语、内容理解,阅读方法和内容,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来进行不同阶段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针对理解内容来讲,低年级学生要懂得借助图画来阅读,而高年级小学生则要基于透彻理解来对文章的表达顺序做出深入体会,从不同层面对文章表达方法做出深刻领悟,在互动交流中,将自身独特看法积极、主动表达出来,这也充分说明了各阶段的阅读要求应结合具体情况给予逐步提升。

比如,在讲解《一枚金币》时,就将教学内容确定为:可以准确理解关键词语,可以对课文中蕴含的哲理、表达上的突出特点做出深刻领悟。依次来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阅读教学活动结束后有所提升。

2.加强阅读思考,奠定学习坚实基础

阅读并非只是为了获取文章的字面意思,每篇文章都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情感,还有很多文章中涉及到一些历史、建筑等方面的知识信息,这些内容的学习也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内容。对文章字面意思的理解,其实只是语文阅读的一个窗口,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这一窗口来进行人文地理、哲学思想的学习。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重视的通常只是其“窗口”的进一步认识,很少会带领学生进一步领略窗外的美丽风景,所以,学生要想对其风景有所了解,就必须要在阅读的同时加强思索[3]。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养成阅读中思索的良好习惯,以此来确保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学习能够全面适应核心素养提出的各项要求。

比如:在讲解《钓鱼的启示》时,让学生先阅读第一段,然后让其思考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和人物等问题。通过这些提问,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懂得关注文章中的关键信息,也能够促使其阅读理解效果的不断增强。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思考“文中的父亲为什么要让我放掉那条大鱼”等类似的问题,以此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文章中描写的各类事件。在阅读完课文之后,又引导学生思考“对文中父亲放掉大鱼的看法”,以此来培养、拓展学生结合自我的思考能力。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提出恰当问题的方式,不仅有助于授课环节、成果的优化,也能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基础[4]。

3.鼓励课外阅读,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要想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语文综合素养,除了要优化授课内容与方式之外,还应指导学生增加阅读量更要保障阅读质量。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虽然很是精美,比较适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但也存在诸多局限。在此背景下,学生虽然通过重复翻阅语文教材中一些耳熟能详的内容,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但也十分有限。再加上,语文课文通常都要求学生给予精读,但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所以学生的阅读面一直难以得到有效拓展。因此,在核心素养导向下,为了从整体上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及时更新自身教育理念,积极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大多数小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挑选的都是比较激烈精彩的故事,或者是拥有优美画面,以及趣味性较强的读物来进行阅读,但这些内容往往都不利于学生思想、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对此,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科学指导,适当增加其阅读量[5]。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先对课外读物有一定了解。然后再结合学生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给予学生一定的独立自由空间,让学生选择其喜欢、适合的课外读物,可以注重从读物的类型、知名度与理解难度等层面来加强引导,以此来培养学生逐渐学会怎样挑选适合自己的读物。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给予定时抽查,及时发现其课外阅读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给予及时纠正,如此长期坚持,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一定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组织各项阅读教学活动过程中应正确认识到,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不论是对语文阅读授课环节与成果的优化,还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授课、培养需求,选用更科学有效的策略方法来设计更生动、高效的教学活动,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阅读学习兴趣与能力,也以此来推动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教师应课外阅读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28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28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9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语文知识(2015年11期)2015-02-28 22:01:57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