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18-11-28 06:39
名师在线 2018年35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导向课堂

钱 锋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江苏海门 226100)

引 言

地理作为一门基础科目,是每个学生都应当掌握的,地理学科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方向感,更好地认识我们生活的世界,也能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区位意识,是学生未来全面发展的重要能力。所谓问题式教学是指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问题,让学生通过解答相关问题来掌握知识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一直以来,地理都属于一门难点课程,备受教师和学生诟病,尤其是地理中的自然地理部分,更是让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式教学,在课前将学习目标和知识点通过问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直观地掌握地理知识,化解地理教学和学习的难点。

一、注重知识的问题导向

问题式教学的核心在于教师将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巧妙地转化为教学中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解决问题来掌握知识点。这是一种全新的目标导向型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前将知识和问题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课前对本课的知识结构有清晰的认识,能更有方向和针对性地去学习。高中地理基本上可以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部分,自然地理部分是其中最难的部分,因此,对于这个模块,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站在学生的角度,针对学生的困惑,教师要加大教学研讨力度,精心备课,将教学内容巧妙地转化成问题,再结合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将地理学习融入学生的爱好、兴趣中去,以问题导向为指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地理学科的特点为起点,进行课程设计,与其他学科相比,地理学科兼具理性色彩和人文精神,对于难点、重点、基础点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症下药”,合理把握,帮助学生把知识点真正内化于心。

例如,在学习《气压带和风带》一课时,教师要把课本中涉及的气压知识和风带知识转化为问题。教材中主要通过全球大气的运动规律为学生讲解了大气在全球运动的形式,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风带的分布和造成的影响,在此教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气压带是如何形成的?”“气压带的运动规律是什么?”“气压带和风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风带的移动对全球气候有什么影响?”然后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自行预习来解决这几个问题,如果学生能够将这几个问题研究透彻,基本上本课的知识也就掌握得差不多了[1]。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问题导向,第一,问题导向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看到需要把握的重点是什么;第二,问题导向又从侧面改变了教学模式,使学生对地理学习充满了兴趣,让学习兴趣与知识导向相结合,共同为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保驾护航。

二、进行小组讨论

地理学科具有理性色彩和人文精神的双重特点,尤其是在人文地理中,涉及大量人类工业、商业等产业类型的选址、区位优势等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唯一,有着很强的主观色彩,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各抒己见,集思广益,而小组学习恰好是非常实用且可行的一个策略。小组讨论的学习模式是一种高效成熟的教学方式,目前学界内有众多学者对其可行性进行了探究,同时也有很多教师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反响良好,因此,教师在问题式教学中也可以采用小组化学习方式,让学生用小组讨论的方法来解决相关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但是,在进行分组时,教师必须要注意三点问题:一是要做到心中有数,即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要把基础好的和基础薄弱的学生合理搭配在一起,起到一个互补作用;二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有些学生对人文地理感兴趣,有些学生则对自然地理感兴趣,要将学生兴趣也看作分组的一个关键;三是要注意性格的搭配,小组讨论是为了锻炼学生间的合作意识,提升他们之间的凝聚力,以此来提高学习效率,不能在小组讨论中存在嘲笑、欺凌、辱骂的现象。

例如,在分析某产业的区位优势时,一个人分析的视角是片面的,但是小组共同努力就会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答案。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各个小组上台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让台下其他小组认真聆听,并提出不同的建议。利用这样的小组化讨论模式,学生对地理中经常出现的答题模式就会形成范式思维,在考试和思考问题时会自觉加以应用,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其合作意识和思维能力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加强。

由以上的例证可以充分得出,在地理问题式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对其进行分组,保证每个组内的水平基本相当,然后将问题下放到小组内,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问题。一个人的学习精力是有限的,但小组内不同成员思想进行碰撞就会产生很多可能性,会让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宽阔,眼光更加长远,这对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大有裨益。

三、教师解答,共同商讨

在问题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通过问题掌握知识,并不是要弱化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地位,而是要求教师用更加高效的方式来组织课堂。高中人文地理部分的很多知识偏向主观,并没有固定答案,但有着规范性的答题思路,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回答情况,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及时予以补充和纠正,避免学生在思路上走入“死胡同”。教师在课堂上布置问题后可以为学生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然后可以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形成能够代表本小组的观点并在讲台上进行汇报。在汇报过程中,学生肯定会存在一些不准确的地方,这时教师就要发挥其作用及时进行纠正,并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靠拢[2]。

例如,在《区域农业发展》一课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东北农业比较发达?”“如何进一步巩固东北的粮仓地位?”在此处,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潜意识里认为东北气候偏冷,应当发展大棚种植,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的思路,告诉学生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季风气候,夏季普遍高温多雨,因此东北地区的农业得益于肥沃的土壤和优良的气候条件。通过教师的纠正和解答,学生可以避免犯很多错误,从而提高了地理学习的效率。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和学生互动,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这样一来,学生既可以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又可以提升师生间的合作意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结 语

高中地理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科目之一,不仅在学生高考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未来发展也有着重大帮助。但是一直以来地理都属于一门让教师和学生头疼的科目,教学效果不佳。问题式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样的困境,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导向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地理教学的新突破。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导向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偏向”不是好导向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嘻游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自能”课堂中小组讨论的实施策略
高中数学课堂小组讨论1+1模式教学应用
试论如何处理好历史课堂小组讨论和独立思考的关系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