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艳丽 刘丽艳 高艳华
教材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51页例3。
教材简析:
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在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探索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获得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乘法运算中探索积的变化规律是整数四则运算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将为学生今后学习小数乘法奠定基础。教材中以两组乘法算式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和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通过这个探究过程,让学生体会到两数相乘时,积会随着其中一个(或两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经验,能够将新知识转化为已有的知识,但是他们的抽象思维还很弱,在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力图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赋予学生尽可能多的思考、交流和发现的机会,给学生广阔的参与空间。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这节课中,我采用了先学后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学提纲的引导下,自主探索规律,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总结完善规律。通过这样的学习,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真正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学生通过观察、探索、交流、总结等方式,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索过程,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体验发现规律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能力提高了,思维活跃了,自信心增强了。
教学目标:
1.使學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随着乘几(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
2.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获得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初步掌握探究规律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小组合作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引入,探究新知
1.预热练习。
师:课前我们先来轻松一下,玩个猜图游戏,好吗?(课件出示两幅可从上下观察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是怎么观察到的?
生1:我看到了一位长鼻子老奶奶,是从上往下观察到的。
生2:我是从下往上看到的,我看到了一位漂亮的女孩。
生3:我从上往下看,看到了正放的水杯和一个倒放的高脚杯;我从下往上看,看到了倒放的高脚杯和正放的水杯。
师: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看来观察一种事物可从多种角度去观察,从不同角度观察就会有不同的发现。
2.口算引入。
师:上课前老师进行了调查,听说咱班的同学的口算速度特别快,是这样的吗?
(生齐答是。)
师:那咱班会有好多口算之星吧?都谁是?
(生说出平时口算速度快的学生名字。)
师: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老师想和同学比比看谁算得快,敢于接受挑战吗?
(课件出示25×4= 25×8= 250×4= 25×16=)
(生分别算出前三道题答案,第四题无法快速算出答案,师说出答案。)
生:老师可真厉害。
师:其实并不是老师厉害,而是数学知识,积的变化规律帮助了老师。想了解它吗?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积的变化规律。(板书课题。)
师:你们猜测一下积的变化可能和什么有关系呢?(师板书:猜测。)
生:可能和因数有关系。
师:你能根据乘法算式各部间的关系进行猜测,真了不起,恭喜你猜测方向正确。
师:积的变化和因数有着怎样的关系?为什么老师根据积的变化规律那么快就做出这道题呢?就让我们请出刚才的几道口算题,让它带领我们一起开始今天新知的探究。
二、自主学习,展示交流
(1)25×4=100 25×8=200
(2)25×4=100 250×4=1000
师:今天的新知内容老师准备交给同学们来完成,你们有信心完成好吗?
(课件出示小组合作学习提示:(1)仔细观察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2)用一种简洁的方式总结你的发现。(3)用一组算式验证你的发现。)
(生读小组合作学习提示。结合小组合作学习卡自主学习,然后和小组内成员交流学习内容。)
师:哪个小组愿意带领同学们学习新知?
生:(到台前讲解)我是从上往下观察的,我发现这组算式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4乘2得到8,积也乘2。第二组算式第一个因数乘10,第二个因数不变,积也乘10。所以我觉得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我举的例子是2乘4等于8和2乘8等于16。
师:这可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有谁的发现和他的发现是一样的?就让我们用最美的声音把这个发现读一下好吗?
(生齐读。)
师:现在我们就用这个发现来完成几道题。(课件出示习题。)
(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5,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应( )。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 ),积乘16。
(3)两个因数的积是210,其中一个因数扩大为原来的2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 )。
(生完成习题,并说明理由。)
师: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生:(到台前讲解)我是从下往上观察的,我发现这组算式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除以2,积也除以2。第二组算式第一个因数除以10,第二个因数不变,积也除以10。所以我觉得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通过举例我发现这个规律也成立。
师:你的观察方向很特别,正是因为你的特别的观察方向让我们又有了新的发现,谢谢你,由你带领同学们一起读一下这个规律吧。
…………
师:这两条规律同学们都是通过观察、总结、验证得到的。(板书:观察、总结、验证。)看来,这真是一种学习数学好的方法,同学们很会学习。
师:这两条规律可否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呢?
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
师:你的概括能力可真强。这条规律通过验证,你们都同意吗?
生1:同意。
生2:我不同意,还有0的事呢!
师:有0什么事呢?
生2:一个因数除以0时就不行,因为0不能作除数。
师:你考虑得可真周到,看来我们在验证规律时不但要考虑一般性还要考虑到特殊性。(将规律补充完整。)
(师引导生看书51页。观察书中主题图然后将书中不全的规律补充完整。)
(生齐读完整的规律。)
三、巩固练习,以测达标
1.师出示课件上习题。
不计算,直接写出下面习题的积。
16×14=224
160×14= 16×7= 8×14= 16×28=
生1:160×14= 2240,第一个因数乘10,第二个因数不变,积乘10,得2240。
生2: 16×7= 112,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除以2,积也除以2,得112。
生3:8×14=112。
生4:16×28=448。
2.师:学习数学知识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看看今天生活给我们带来怎样一道题呢?
(课件出示。)一块长方形绿地,宽8米,面积200平方米,现将绿地面积扩大,长不变,宽增加到24米。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生独立在本上完成。)
(找到用不同方法完成的学生到台前。)
生1:我先求出原来长方形的长用200除以8等于25米,再用25乘24等于600平方米。
师:你能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看来你对前面所学的内容掌握得很扎实。
生2:我发现长不变,就是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由8米扩大到24米,扩大了3倍,积也应该扩大3倍,就是面积扩大3倍。列式是24除以8等于3,200乘3等于600平方米。
师:你能灵活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这道题,真了不起。解决一个问题会有多种方法,适合你的方法就是最恰当的方法。
3.师:还记得之前的口算题吗?积的变化规律学完了,看看现在的你是不是也能像老师那样快速地说出题的答案。(再次出示口算题。生抢答。)
师:出示75×16=。
生:等于1200,与25乘16对比,一个因数乘3,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乘3得1200。
师:可否根据第一道算式25×4=100很快说出它的答案呢?
生:我发现一个因数乘3,另一个因数乘4,积乘12。
师: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举个例子验证一下。
(师生举例子验证。)
师:看来两个因数都扩大,积会扩大两个因数扩大倍数的积。[课件出示:一个因数乘(),另一个因数乘(),积乘()。]
生1:一个因数2,另一个因数乘3,积乘6。
生2:一个因数5,另一个因数乘4,积乘20。
…………
师:(出示习题。)根据第1题的积,算出下面题的得数。
18×5=90
36×15=
180×25=
6×15=
生1:等于540,一個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积扩大6倍,积是540。
生2:等于4500,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5倍,积扩大50倍,积是4500。
生3:等于90。
师:你是根据18×5=90算出的6×15=吗?
生:不是,我是口算出来的。我发现有一个因数扩大了,而另一个因数是缩小的。
师:与第一道题对比,我们发现得数一样,因数怎样变化会使积不变呢?这个问题就作为我们今天的课后作业。
四、总结收获,生谈感受
师:一节课就要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愿意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吗?
…………
师:是呀,其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同学们都能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思考的大脑,去发现生活中更多的数学问题,并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它。
评析:
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十个核心概念之一,它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而“积的变化规律”一课恰好是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很好的载体。
崔老师深知这一点,这堂课从形式上看非常简约,没有繁琐的教学环节,没有华丽炫目、哗众取宠的东西,重点旨在突出对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也正因为如此,学生才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去发现、去探究,从始至终地,真真正正地做数学。可以说这是一堂“简约而不简单”的数学课。
综观整堂课,教学环节虽然简约,但教学内容非常丰盈,教学目的非常明确,每一处设计都很精心,力求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1.课前交流看似简单,实则匠心。
每位老师在上公开课之前,都会和学生有个简短的交流,目的是快速拉近师生距离,减轻学生心理压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崔老师也不例外,她选择了两张图片,和学生玩起了猜图游戏,然而深层剖析后,你会发现,这两张图片很有玄机,它使学生明白了:一种事物可以从多种角度去观察,从不同角度观察就会有不同的发现。这样的安排既为新知探究埋下伏笔,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数学观察的方法。
2.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沿着科学的轨道进行探究。
探索规律的过程,正是推理能力的培养过程,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沿着“猜想——观察——发现——总结——验证”的轨道进行探究。
猜想凭借的是直觉思维,它并不是凭空猜想,它离不开“生发点”,也就是说,任何数学猜想都或多或少地有它的根据和理由。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崔老师利用这样的“生发点”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的变化可能和什么有关系。学生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间的关系猜测积的变化可能和因数有关。合理的猜想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在验证猜想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简单地放手,而是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探究问题。(1)仔细观察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2)用一种简洁的方式总结你的发现。(3)用一组算式验证你的发现。这三个问题所蕴含的正是规律探索的基本方法,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老师对探索方法的渗透,真可谓润物细无声。
学生带着猜想后强烈的探究热情,积极经历探究的全过程,他们的思维之火被点燃,相互碰撞,层层递进,伴随着一个学生“老师,还有‘0的事儿呢”问题的提出,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已经达到了深处,这才是数学课堂教学的追求。
3.有效的知识延展,使教学内容更丰盈。
教学形式需要简约,教学内容需要丰盈。本堂课,崔老师并没有受教材所囿,除了教材中所呈现的积的这一变化规律,还通过一组练习题,巧妙地介绍了积的另一种变化规律。对于积不变的规律,则是让学生运用课堂上所掌握的探究方法,课后自己研究。课堂带给人的感受是内容充实,思考有深度。
总之,课堂上崔老师能够化繁为简,以简驭繁,让数学教学简约而不简单。
编辑/魏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