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唐诗宋词 浸润传统文化

2018-11-27 08:44于志强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王倩唐诗宋词意境

于志强

唐诗宋词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两颗璀璨的明珠,唐诗宋词所营造的或宏阔、或优美、或婉约、或深情的意境,所具有的音韵和谐、节奏鲜明的韵味,所运用的凝练、规整、生动、形象的语言,能给人以审美的愉悦,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

相较于其他体裁、题材的课文,古诗词教学有其独具的特点和规律。综观王倩、王蔚为两位老师的教学,我想到了这样几组词语:

一、作者与背景

知人论事是我国文论历来的传统。其他体裁、题材的课文在教学中有时也需要让学生对于作者和课文写作的背景有所了解,尤其是当课文所写内容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会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产生障碍的时候。但是就古诗词而言,对于阅历、知识尚浅的小学生而言,了解作者与写作的时代背景似乎更有必要性。王倩老师在教学《如梦令》时,并没有直接明确地介绍作者李清照和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我想王老师是想通过引导学生感受、想象词中描绘的画面,一步步走进词人的内心,体会词人爱花惜花的心理。王蔚为老师则在上课伊始,就向学生简要介绍了杜甫的生平和此诗的写作背景。这也是基于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要,因为接下来王老师就是要引导学生采用“利用注释、了解背景、联想丰富”的方法学习这首诗。

二、想象与意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古诗词的语言凝练而生动,往往用高度浓缩而富有形象的语言描绘一幅幅画面,营造出各种意境。古诗词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正在于通过学生对于语言的感知、感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画面,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带入古诗词的意境之中。王倩老师在教学《如梦令》时,注意让学生想象画面,加深感受。比如,教师说:“他看到了一个酒意未消的人。这么短小的词里,我们竟看到了这么多的画面,只是我们离画面有点远,看得不那么真切。现在你闭上眼睛,试着走进这个画面,看看你能不能看到更清晰的景物。”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各自看到了几个画面,汇报补充,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配乐朗读。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交流感受,进入情境,使学生仿佛看到了风雨夜、海棠花和醉酒人。王蔚为老师则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如让学生从“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想象描写的景色,体会草堂和诗人的孤寂。

三、理解与诵读

对于如何处理古诗词教学中的理解,也是古诗词教学中一个难点。注重整体感知、注重诵读,虽然符合古诗词的特点,也契合第一学段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但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课程标准要求第二学段要“领悟诗文大意”,有了对理解作品内容的要求。第三学段在前面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聲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要求学生在阅读诗歌中领悟诗情,体会诗人情感,这说明开始关注文本的形式,以及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对古诗词文本意义的理解与领悟有了更高的要求。王倩老师采用还原词人与侍女对话的方式,巧妙地引导学生理解词义,走进词人的内心。王蔚为老师则利用注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并用自己的话了解诗句的大意。

诵读是古诗词教学中最常使用的方式,通过诵读直接诉诸听觉,可以感受古诗词特有的韵律、节奏,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诗情和意境。两位老师在教学中都非常重视并体现诵读,王倩老师从指导学生读准读通,到在教师的指导下渐渐读出韵律、读出感受、读出画面、读出意境,教学层层深入,学生渐如佳境。王蔚为老师则交给学生诵读古诗的方法——平长仄短,并通过划分诗句节拍的方法,很直观有效地指导学生诵读。

四、积累与拓展

学习古诗词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积累、背诵名篇佳句的过程。学生把意境优美、语言凝练、富有韵律的唐诗宋词背诵下来,在丰富语言图式的同时,是感受和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过程。两位老师在这方面都下了很大的功夫,课堂教学效果比较好。

一般认为,在一节课教学中仅仅学习一首古诗词,课堂教学容量会比较小。因此,古诗词教学中常见的是在一节课中老师还要补充一首或几首与课文题材相同、相近的作品,或者是课文作者的另外几篇作品。王蔚为老师就补充了杜甫的另外三首与迎客有关的作品,并让学生汇报课前找到的与友情有关的诗句,既深化了对于课文的理解,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王倩老师虽然没有补充作者的其他作品,却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发学生了解女词人的兴趣,并适时向学生推荐介绍李清照的传记,激发了学生进一步走近作者生活,感受更多作品的兴趣,同样达到了丰富和拓展的目的。

编辑/赵卓然

猜你喜欢
王倩唐诗宋词意境
《江山如有待:唐诗宋词日历 2023》
到底谁会赢?
假如你有很多钱,该怎么花?
称地球的人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唐诗宋词中的二月二
英语世界里的唐诗宋词
My Best Friend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唐诗宋词选择读》注释献疑(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