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与预防措施研究

2018-11-15 11:03柳慧金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血透预防措施护理人员

柳慧金

(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台州 318020)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主要治疗方法,由于治疗的特殊性、技术的复杂性、过程的专业性,使血透室的护理工作具有较高的风险[1]。而血透室护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因此,应及时发现血透室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为了更好地研究分析血透室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680例血透患者,收集血透室护理资料,整理不安全因素,制定预防措施,结果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6年4月- 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血透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实施预防措施进行分组,没有实施预防措施的患者为对照组(n=323),实施预防措施的患者为观察组(n=357)。统计两组不安全因素,对比两组患者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情况。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68例,女性患者155例,年龄在23- 87岁,平均年龄在(47.54±12.21)岁,病程在1.1- 9年,平均病程在(4.43±3.05)年;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82例,女性患者175例,年龄在23- 86岁,平均年龄在(48.72±12.89)岁,病程在1- 9.3年,平均病程为(4.52±2.97)年。两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组间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二)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预防措施。预防措施根据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制定。(1)完善血透室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护理工作。(2)加强护理人员工作能力,提高护理综合质量。(3)加强医护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三)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血透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跌倒、针头滑脱、院内感染)及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在预防措施干预下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情况。

(四) 统计学方法。

二、结 果

(一) 血透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的比较。

血透室护理中院内感染的发生率(37.77%)明显高于跌倒的发生率(17.96%)和针头滑脱的发生率(15.48%),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二)两组患者之间不安全因素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不安全因素发生率为52.01%,观察组进行预防措施干预后不安全因素发生率为27.7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患者之间不安全因素发生率比较[n(%)]

三、讨 论

肾功能衰竭是常见的会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血液透析是主要治疗方法,孙惠玲、杨淑坤等[2- 3]学者的研究显示,对血透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与预防可以提升患者的护理疗效,最大限度的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切实可行。

随着大众法律意识的增强、医学常识的普及,医疗纠纷亦逐渐增加,护理风险日益凸显。血透室是病情严重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场所,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难免对机体造成创伤,加之血透患者身体素质差,更增加了不安全因素发生机率。本文研究,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血透室的护理工作。(1)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护理工作。血透室中的各种仪器,要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定期检查,按时保养,及时修护。在临床工作中要严格遵守仪器的操作说明,确保护理工作安全顺利进行。设置质量管理小组,加强血透室的监督与管理工作。(2)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考核护理人员的理论及操作技能。高年资护理人员要积极向新入科的护理人员传授临床工作经验和心得,共同成长。血透室护理人员自觉学习医院规章制度、仪器使用方法,对待患者有耐心,对待工作有责任心。逐步加强血透室护理人员工作能力,提高护理综合质量[4],可以有效减少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存活率和生命质量。(3)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护理人员应主动了解患者需求,及时做好病情讲解、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安全用药指导等工作,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以降低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概率,减少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血透室护理中对血透患者进行必要的不安全因素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率,显著提升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血透预防措施护理人员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房建过程中电气安装中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集束化护理策略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与分析
核桃园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机电设备故障维修及预防措施探讨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