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智慧,陈培华,杭国珍
(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浙江 嘉兴 314000)
临床研究表明,给予骨科创伤手术的患者将会引发静脉受损、增高血液粘稠度、血流停滞等情况,在手术完成后将会受限其活动,导致对下肢静脉回流活动造成了影响,容易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现象[1]。若不及时进行积极有效的临床干预,将会使得病变继续发展,引发肢体功能障碍,使得其生活质量下降。因此,本次研究对该类手术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探讨分析其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基础资料。选择至我院就诊的350例骨创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段为2017年1月15日- 2018年1月15日,所有患者均经过X线、CT、MRI等诊断确诊,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将凝血功能异常、淋巴管回流障碍、血液疾病史、DVT史、躯体性疾病,颅脑损伤患者排除。患者分为两组(n=175,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常规组:89例男性,86例女性,年龄最小与最大的分别为18岁与90岁,平均(60.23±3.58)岁;创伤部位:26例腰椎,22例胫腓骨,18例锁骨,20例肋骨,15例肱骨,16例尺桡骨,16例骨盆,16例髌骨,15例股骨干,11例股骨颈;骨折类型:66例螺旋型,64例斜型,45例横型;实验组:91例男性,84例女性,年龄最小与最大的分别为18岁与90岁,平均(60.79±3.15)岁;创伤部位:25例腰椎,21例胫腓骨,17例锁骨,21例肋骨,17例肱骨,16例尺桡骨,18例骨盆,14例髌骨,14例股骨干,12例股骨颈;骨折类型:66例螺旋型,61例斜型,48例横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无明显的差异,P>0.05。
2.方法。对常规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模式,对其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告知其应保持卧床休息的状态,给予相关的准备工作等。对实验组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模式,主要内容为:(1)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讲解关于DVT的健康知识,将其依从性提高;(2)给予血栓通、肝素钠、右旋糖酐、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有效预防,并在此期间对患者是否存在牙龈出血、黑便、出血点、皮肤瘀斑等进行严密观察与记录,对其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指标进行检测,可给予弹力袜,等到患者病情稳定后可进行适当的早期活动,促进身体的早日康复;(3)进行合理的饮食指导,多摄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给予新鲜的水果与蔬菜,每日多饮水,给予足量蛋白质、维生素、热量,保持机体营养所需;(4)对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时进行详细的了解,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后了解其临床情况,评估其疼痛症状,同患者讲解疼痛造成的不良情况,使得患者在无痛状态下将压疮、关节僵硬、不良情绪、食欲下降等情况避免,讲解止痛药物具有较低的成瘾性,使得患者将对于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的顾虑消除,提高依从性。
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DVT发生率进行对比;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下肢血液流速;选择我院自制的护理质量评估量表对比两组护理后的护理质量评分,内容包括护理态度与主动性、关爱及沟通、专科护理能力、DVT预防技能教育。
4.统计学方法。将两组骨创伤患者的基础资料记录至SPSS 19.0的软件中进行处理,选择P<0.05表示组间数据差异显著。
1.DVT发生率。实验组与常规组的DVT发生率分别为3.42%(6/175)与8%(14/175),说明实验组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
2.血流速度。两组护理前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流速度对比
3.护理质量评分。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后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分,
目前临床上对于骨创伤的治疗措施包括固定、复位、复健等,具有较长的治疗时间,需要患者长时间保持卧床休息与制动的状态,且下肢具有较少的活动量,导致血流速度较为缓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补液、手术、置管、止血带等的应用将会损伤到患者的静脉壁,止血药物的应用将容易引发血液高凝状态,因此骨创伤患者容易引发DVT现象[2]。一旦出现DVT,将会对其下肢功能造成影响,使得对身体的康复造成影响,可能会产生院内死亡、肺栓塞等现象。为此,为了有效预防该类病变,促进帮助患者身心的早日康复,需要不断改进医疗质量,给予预防性临床干预方案。本次研究对实验组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结果分析得知,护理后的DVT发生率为3.42%,明显低于常规组,护理后的下肢血流速度明显提高,且护理态度与主动性、关爱及沟通、专科护理能力、DVT预防技能教育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说明该项护理措施有利于将其血流速度加快,降低DVT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情况可知,给予骨创伤患者预防性护理措施,便于保证良好的护理质量,减低DVT发生率,提高血流速度,值得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