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祥
摘 要:高中生物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在高中生物解题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可提升解题速度与效率,同时保障解题的精准性。首先从高中生物解题中的数形结合思想策略,在相应例题的基础上开展分析,最后总结全文,为提供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高中生物;解题思路;数形结合
数形结合教学策略最早应用在数学知识中,在数的基础上展现出形,以此开展数学解题。在高中生物解题中应用数形结合解题思路,能够将抽象的生物知识形象化,提升学生的解题速度与解题效率。
一、高中生物解题中的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策略
生物知识本身属于一项自然性学科,具有显著的理科性质。在高中生物解题中,通过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可数字化、量化相应生物知识内容,将生物学科的规律性凸显出来,解决学生学习问题。
(一)光合作用问题的解决
在高中生物学习中,光合作用属于相对基础的知识,也是历年来的高考试题,具有很高的考核率。
例如:1.为了研究某种树木树冠上下层叶片光合作用的特性,某同学选取来自树冠不同层的A、B两种叶片,分别测定其净光合速率,A叶片是树冠_______填(“上层”或“下层”)的叶片,判断依据是________。
2.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数值时,A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开始下降,但测得放氧速率不变,则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光合作用的________反應受到抑制。
3.若要比较A、B两种新鲜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在提取叶绿素的过程中,常用的有机溶剂是___________。
从例题内容分析上,由于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在题目内容的基础上,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绘制出相应的图形,在此基础上开展解题,可实现题目内容简化。通过观察图形能够得知:(1)A叶片是树冠下层叶片,判断依据为A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光照强度低于B叶片。(2)暗反应受到抑制。(3)在提取叶绿素的过程中,常用的有机溶剂是无水乙醇。
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可提升学生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效率,同时缩短学生解题的时间,不断完善自身的生物知识结构。
(二)细胞增殖问题
高中生物中,细胞增殖问题属于重点内容,加入一些药物,促进细胞增殖,分析细胞增殖中的合理性。这类问题需要强化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实现解题效率的提升。
例如: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E可抑制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E,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E,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E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在图形的基础上,可迅速总结出答案,其中C属于错误表述。
(三)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问题
在高中生物知识学习中,细胞检测相关知识占比较大,也是高中生物理念的直接体现。在细胞检测解题中,需要掌握实验流程内的重点与难点,明确与之对应的图形。通过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将抽象生物知识转化为图形,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分析细胞检测相关知识与各类综合性考题。
例如:以2018年全国Ⅲ卷理综生物中的某一题为例,依据图形,回答下列中的问题,(1)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物质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上,该物质主要捕获可见光中的_____。(2)植物的叶面积与产量关系切,叶面积系数(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总和)与植物群体光合速率、呼吸速丰及干物质积累速率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叶面积系数小于a时,随叶面积系数增加体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均_____。当叶面积系数超过b时,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降低,其原因是_____。(3)通常,与阳生植物相比,阴生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相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_____(填“高”或“低”)
针对这一例题,首先需要将在题目内容对应的图形,分析其中涉及的知识点,接着在图形的基础上展开判断、解决其中的分类问题。在图形的基础上,学生能够迅速解答出题目问题,在提升解题速度的同时,激发了自身对生物知识的兴趣。在问题(1)中,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物质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物质捕获的光为红光和蓝紫光。在问题(2)中,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均升高,当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降低时,叶面积系数超过b时,群体光合速率不变,但群体呼吸速率升高,因此群体净光合速率降低,干物质积累速率降低。问题(3)为低。
二、结束语
与初中生物知识相比,高中生物知识更加复杂更加抽象。在高中生物解题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能够灵活分析生物知识内的信息,使得抽象的知识更加形象化,更好地开展生物解题,树立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自信心,实现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李菁菁.论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生物解题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10(22):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