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华?张祺午
摘 要 2018年3月,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专著,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对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对职业教育质量内涵、质量观、质量标准、评价模式、评价原则、评价类型、评价方法等基本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构建中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理论体系。结合中国职业教育实际,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有选择地进行系统化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方案体系的开发与研究。
关键词 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8)12-0039-04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是党的十九大对教育改革的方向指引。质量是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是党和国家一直十分关注的问题。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要求“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两个方面[1]。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职业院校进行了丰富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实践[2]。在相关的学术研究方面,学者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2018年3月,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专著,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对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是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
一
质量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根本,也是提升职业教育活力和职业院校竞争力的关键。长期以来,在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方面,党和政府给予了更多关注。在国务院、教育部颁发的重要文件中,多次强调并阐述职业教育质量的战略目标与具体措施。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指出“把质量作为重点并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2011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进一步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到2015年基本建立科學的质量评价体系和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2016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支持行业组织开展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完善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机制。”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面对经济社会转型的需要,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逐步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质量逐渐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3]。在这其中,如何建立科学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开始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课题攻关项目的最终成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计划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重要内容。重大攻关项目采取招投标的组织方式,按照“公平竞争,择优立项,严格管理,铸造精品”的要求进行,每年评审立项约40个项目。项目研究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鼓励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区的联合研究,协同创新。
2011年,以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周志刚教授为首席专家牵头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获批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是获批40多项攻关项目中唯一的职业教育研究项目。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组成了一个包括天津大学、厦门大学、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河北师范大学、天津职业大学等近百人在内的研究团队,成立了11个子课题组,先后召开了10余次课题组交流会。从研究框架的确定到研究核心问题的研讨,从研究实践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研究结果的讨论,历经4年多时间,课题组形成了60余万字的结题报告。
2018年3月,作为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同时受到“‘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资助,该书的出版,为相关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践行者提供了一份可以参考的借鉴。
二
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教育,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质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体现在个人对教育的需求及社会对技能人才需求的满足程度上。它与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办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校企合作程度、毕业生就业质量等多种因素相关,对其进行评价,是保障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职业教育领域开展了一系列职业教育评价实践活动,如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示范院校建设、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示范实训基地、全国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工作等。
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中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还处于起步阶段,关于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只是散见于一些零星的研究当中,以学术论文为例,在中国知网上,以主题“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检索,共获得相关结果400项左右,剔除报道等不相关结果,有效结果仅100多项。
没有形成系统化,更不能适应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需要。系统地开展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理论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以理论指导中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实践、以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引导和促进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成为职业教育理论界、实践界以及教育主管部门所关心的焦点问题。显而易见,开展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的出版,恰恰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为指导,以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为研究背景,以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职业教育质量为研究对象,对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目标一:在国外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职业教育质量内涵、质量观、质量标准、评价模式、评价原则、评价类型、评价方法等基本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构建中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理论体系。
目标二: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解构中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实践的整体结构,分析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与政策体系,探讨中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组织与实施机制,构建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和社会参与的专业性组织评价的中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目标三:结合中国职业教育实际,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教育质量保障评价与教育质量评价两个维度以及教育投入、教育过程及教育结果的全过程扫描的三维视角,有选择地进行系统化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方案体系的开发与研究。
三
质量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然而由于教育质量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导致了在质量测量上的不可测性因素的增大,也导致了在理论研究上的偏向,如质量概念经常被曲解、质量指标被过分细化或被泛化等[4]。所以,对职业教育质量评价进行理论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人们厘清一些基本概念与问题。该研究从理论研究入手,首先进行了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论研究,从职业教育的“职业技能授受”这一本质出发,对职业教育质量、质量内涵和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本质属性进行分析,构建了职业教育质量生成理论模型。书中提出“职业教育质量就是职业教育的特定实体及其特性满足职业教育相关利益主体的特定要求的过程中,职业教育利益主体根据一定的方法和工具,通过比较达到对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这种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观把握”。书中明确,“职业教育质量处于不断的生成过程中,其生成过程是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统一。职业教育质量观的生成与发展的实质是建立职业教育各利益相关者利益表达与共享机制。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是生成主体的反思,是质量观的客体化、活动化,是质量标准的执行方式。”这样,就厘清了一些概念问题。在职业教育质量生成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书中对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内涵、模式、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结构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内部与外部”是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三个内外逻辑维度。
在理论研究过程中,书中使用比较借鉴的方法,对国际上典型国家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梳理,对德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发展路径、质量评价的体系、质量评价的制度政策、质量评价的工具与方法进行了介绍。通过类比,书中认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变化是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反映,较完备的法律和政策是各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保障,第三方机构是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的重要主体,以“学”为中心的评价标准成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依据,多元化、综合化的评价工具和方法保障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有效实施。借鉴德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国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方面的经验,得到如下两条启示:一是明确各利益相关者职责,积极构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二是明确评价导向,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通过比较研究,书中在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实践现实判断的基础上,对职业教育评价的实践逻辑进行了分析,从基于学生成长的内在逻辑和基于职业的外在逻辑构建了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实践结构体系,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系现状,以“政府与市场”“内部与外部”为逻辑主线,构建了政府主导、多元主体有效参与的职业教育运行机制。
书中也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制度和政策体系,从变迁路径、变迁动因方面对政策效度进行了分析,在分析职业教育政策内外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职业教育制度构建的环境现状进行了判断,从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政策构建的前提、理念、构架、标准、保障、实施路线、策略选择等维度对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政策体系进行了分析研究。
四
实践是理论的重要践行方式,理论指导着实践,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一书中,实践研究占据了重要的篇幅。书中依据学生成长的内在逻辑和基于职业的外在逻辑,从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兩个层次,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顾客满意度等理论为依据,进行了包括中职和高职在内的系列化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方案的开发与实验。
依据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开发了以合格评价为主的中等职业学校评价方案,方案包括学校、专业、课程等一系列内容。在高等职业教育评价方案开发方面,该书着重笔墨,依据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开发了一系列方案,包括高等职业院校系列化(院校、专业、课程)评价方案、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和行业企业满意度评价方案、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习质量评估方案。系列方案涵盖学校的内涵式发展,立足于顾客满意度,兼顾学生学习成果评价。而这些方案在河北、天津 、广州、上海等地区,在机械行业协会、中国半导体IC分会等行业协会,分别进行了实验,积累了大量的方案、开发的一手数据和经验。系列评价方案的开发与实验基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沿,运用了教育评价的最新理论和方法,具体、可操作,为后续职业教育评价方案的开发与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模式、方法和经验。
参 考 文 献
[1]郭扬,郭文富.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政策需求与制度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1):21-28.
[2]赵志群.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现状与展望[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64-70.
[3]唐以志.关于以效果为导向构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6):12-16.
[4]陈明昆.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概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2):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