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创新课堂形式,在教育教学中变得尤为重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让学生在互动交流学习中提高语文水平。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一步了解其他学生的思维,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教学创新
现代教育教学主要采取班级授课制,而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这种授课形式下提出的,主要是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组织学习小组为教学的重要手段,指导学生开展语文小组教学,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取长补短,从而调动小组成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的联想能力和创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虽然能提高学习效率,但也需要一定的方法途径推动其发展,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断优化。
一、 初中语文合作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语文合作教育实践中,由于理念上的缺失和模式上的滞后,教育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比如说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互动模式落后等,有针对性的分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提出解决策略的前提。拓宽初中语文教育内容和范围,开展深层次的合作学习,是初中语文合作教育应当关注的重点问题,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合作提升学生的现代化合作学习意识,是提升初中语文合作教育的关键所在。比如说,对于文章《孔乙己》来说,为学生展示了多样的社会浮世绘,从多元角度来说,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合作表演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体会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孔乙己的悲剧人物形象,提升合作学习的深入性和有效性。
二、 有效引导初中学生开展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一) 学习小组的组建
班级中,老师在对学习小组进行组建时要考虑到每个学生学习能力的实际情况,结合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的情况以及各自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合理地进行分组。达到提升小组成员的合作和交流的能力的目的。一般来说,老师在分组过程中采用的分组方法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以强带弱,另一种是强强结合、弱弱结合。
首先,有些老师在分组时为了防止一些学习较差又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搭便车,将学习能力比较好的学生与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分开分组。但是在分组学习的效果方面却很难达到,并且也不能彻底排除学生搭便车的现象。
其次,老师在分组时会充分考虑每组的整体实力,将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跟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组成一组,以均衡各组的实力。这种分组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以强带弱的目的,但是也存在比较明显的缺点,就是在分组学习的过程中,组内学习能力较强的成员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很少有机会真正地参与其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因此,在课堂上进行分组学习时,要进行科学的分组,实际上可以综合上述两种分组方法,结合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以及学习态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实现分组的最优化。
(二) 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分组学习时,老师要注意分组学习不能过于形式化,因此,在对分组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时不能过多地关注于学习的氛围,停留在表面,而没有深入到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老师要确定好每个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也可以由小组成员商议决定,要对学习主题的难度进行准确的把握,防止分组学习失去本身的意义。
1. 结合教学内容分组学习
在语文教材中,课文的内容和形式都非常的丰富,要想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需要对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兴趣进行充分的调动与激发。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会迁移学习
语文学科具有明显的工具性质,因此对学生的培养绝不能局限于课堂内的内容,也要对课文的知识进行培养。
3. 对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合作学习
小学生在学习语文中经常会存在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需要通过分组学习的形式共同进行探讨来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比如在对课文《军神》进行学习时,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对为何沃克医生尊称刘伯承为军神以及对其意志的体会。如果老师上课时通过讲解的形式,学生无法深刻的体会文章的内涵,这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以组为单位对课文内容进行探究,再结合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和一些影视资料,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刘伯承元帅的军人意志,感受其思想品质。最终,学生通过分组形式实现了对文章的解剖,加深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 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与注重问题引导优化教学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能否有效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得到开展,不仅在于学生观念的变化,更在于教学方式的优化。在教学过程中,机制的确立能够有效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之中的开展。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克服小组合作探究中的依赖心理,许多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或许会因为存在侥幸心理与依赖心理,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研讨之中。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的关键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学生能否拥有团结协作的意识间接决定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开展效率。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以帮助学生认清自身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作用,更好地参与到研究活动之中。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盲目、随意的学习活动,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定当以有利的问题引导学生向提高思维能力的方向靠拢。例如在《题西林壁》这首语文古诗词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可以逐步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探究古诗词当中的深远意境与文化哲理,从而扩宽思维的广度及深度,避免学生思维的盲目与狭隘。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改进方法,需要立足于课本,落实于学生,方能提高教学实效。
三、 总结
在新课程的小学语文教育理念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成必然趋势。但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必须以发展学生能力为原则,逐步改善教学环节,以提高教学实效。
參考文献:
[1]张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研究[J].速读(下旬),2017(10):210-211.
[2]周叶青.初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及对策[J].情感读本,2017(32):65.
作者简介:
周玲,四川省南充市,四川省营山县木桥完全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