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喜华
摘要: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使得小学阶段数学教育成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主要学科,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逻辑能力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教师由备课至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严格要求与训练自身语言规范性,做到重点明确、讲述简洁,确保学生能够快速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难点和重点,进而有侧重的展开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语言教育问题;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5-0104-01
1.提高語言教育规范程度
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分析,数学课程非重点的知识消耗时间相对较多,使得重点无法明确突出,对于学生数学知识掌握发挥不出任何促进、推动作用。比如:《秒的认识》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是建立秒、分、时的时间概念,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应用时钟,可是以书面语言和数学角度来讲解的难度过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展示带有秒针的钟表,提问学生在钟面上发现什么?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后可以发现钟面上有秒针、分针、时针;有12个数字和12个大格,也有一些小格,教师进一步说明:学生们总结的很全面,钟面上又长又细的是秒针,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教室播放课件,演示分针走1小格的动作与走1圈的动作,提问发现了什么?秒针走1圈,分针正好走1小格;秒针走1圈是60秒;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针,所以60秒=1分,采取直观且形象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研究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明确重点、简化难点,实现教学效果的提高。
2.调动数学知识研究兴趣
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能否顺利推进,而师生有效互动需要采取肯定性、鼓励性语言激励和引导学生,不论学生问题回答是否正确、作业完成是否优秀,教师都要遵循客观公正、亲切和善、面向全体、一视同仁的原则。针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适度表扬,针对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给予积极鼓励,最大程度上帮助其解决学习困难。比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的教学能够设计为三步:第一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出示学具卡片,引导学生寻找学具中四边形。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在学具袋中找出正方形和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导入新课,同学们会辨认正方形和长方形吗?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可以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了;第二步,探究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课堂提问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讲解自己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特征的理解,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动手制作正方形和长方形。同时,动手量一量正方形和长方形纸条的各角;第三步,总结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师生沟通和总结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并且都是直角。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边相等。通过开展教学小游戏,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师生进行有效沟通,逐渐形成友爱和谐的师生关系。
3.重视数学提问语言艺术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不断提出和分析问题,逐渐认知数学知识的过程,课堂教学阶段抛设问题和回答更是加深学生知识理解的主要手段。学生和教师良好互动,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借助于针对性问题的提出,可以引导学生主动且积极的尝试问题解答,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研究兴趣,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学习主观性。这要求教师开展教学环节,运用形象生动、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述搭配适当肢体动作、面部语言,使得复杂性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了解和掌握知识。比如:在课堂提问环节采取“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一下自己的解题思路”“哪位学生可以帮助老师来寻找问题已知的条件”这种语言表达方式,使其对教师产生亲切友善的形象意识,降低对数学课程的抵触心理。针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采取“怎么样”“为什么”等类似形式展开提问,激发学生思维活动与灵感;进行乘法分配率中a(b+c)=ab+ac公式讲解中,教师采取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进行表达,“小亮和小红是一组,小红坐在小亮的前面座位。到了新一周需要换位置,小亮换到了小红前面。在同学们座位均发生变化时,此组总人数是否发生变化”;进行大于号、小于号的区别讲解时,学生会因为其概念过于抽象,非常容易发生记忆混乱等问题。教师可以采取编制顺口溜进行知识巧记,“开口对大叔,尖角对小数”这种形象性记忆方法会使得学生瞬间区分大于号和小于号的不同。通过把抽象知识具体化,使得学生更主动的配合教师教学节奏,帮助学生容易感悟和理解知识含义,增强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要求下数学教育适应语言教育更是增强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方式。数学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运用渐进式方法引导不善表达、数学能力差的学生正视自身不足,指导其解决自身问题,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表达自身意见与困惑。
参考文献:
[1] 张卫国. 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语言教育问题研究分析[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13):104-104.
[2] 冉红.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语言教育问题[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2017(5):11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