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惠霞
【摘要】 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更加注重人文素养的渗透,积极推動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本文旨在通过对语文学科教学渗透人文素养的意义、现状和方法三个层面的论述,对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人文素养的渗透进行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 初中 语文 渗透教学 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7-008-01
0
一、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养的意义
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对初中语文教师提出新的要求,也就是初中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具备人文关怀,才能在实际教学中赋予学生人文意识。如果语文老师自身都缺乏人文意识,那么就不会对学生充满必要的关心,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也就难以体现了。良好的语文教师自身应该是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识别美,创造美,并引导学生积极的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以消极的心态去看待事物。这样能够教会学生如何为人处事,更好地去感悟生活的美好,这也就是语文教学实际中渗透人文素养的意义。因此,教学中应该积极渗透人文素养。语文学科的内容博大精深,具有民族性、文化性和精神性,对于学生的精神具有洗涤的功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素养。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浓郁的人文特征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体验课文中作者的精神世界,实现自己的心灵感悟与文章的精神世界相互交汇,这对学生提高道德情操和完善自我意识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给予学生以人文关怀,能够陶冶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养的现状
(一)重视应试教育,忽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大多数教师仍然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学思想仍然停留在提高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教学中,并不关注学生思想的碰撞和心灵的启迪,只会传授解题方法和答题步骤,这样只会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毫无生机。教师不能将人文因素放在首要的位置,降低了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
(二)不关注教学过程中的人文元素的探索
初中语文课本中,很多课文都富有深厚的人文内涵,作者在塑造主人公形象的过程中倾注了真情实感,文章因此感人至深,启迪心智。如《背影》中一对父子相依走过人生低谷时在浦口车站依依惜别的深情,如《散步》一家三代四口人关于走小路还是走大路的分歧以及从中折射出来的家庭生活情趣、孩子天真聪颖、老人理解儿孙、中年人尊老爱幼……但教学实际中,很多语文教师过分注重课文字词句段篇的分析而并不关注人文元素的探索,在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学习过程中,往往没有将必要的人文元素探索出来,没有积极地引导学生对人生进行思考,进而导致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缺少人文要素,语文教学因此缺乏必要的灵魂。
三、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养
(一)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前提,是教师自身应该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的培养,不断学习和积累古文诗词,通过古风古韵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并穿插经典的诗词,通过营造良好的人文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课文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进而启迪学生的心灵。同时,语文教师也可以制定自己的阅读书目,闲暇之余,可以阅读富有人文元素的阅读素材和著作,这样上课就可以信手拈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性。总之,教师要从经典与时文中汲取营养,全方位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使自己兼具渊博知识和人格魅力,以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通过情感呈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课文的解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学生也就有不同的看法。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文本的内涵,通过情感呈现的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教师在进行《龟虽寿》这篇文章的讲解时,可以先通过学生的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诵共同感悟作者的思想,然后多选择几名学生,进行作者思想的解读。教师点拨时,可以引领学生回到作品的历史原场,联系作品的地域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即从“天”“地”“人”三维度深刻挖掘语文教材的情感教育价值,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三)采用情景教学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情景教学要求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设定,营造一个良好的情景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课文理解中,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通过分析课文的主旨和写作风格,在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形成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在进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宋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营造赤壁之战的历史情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和所描述的内容。还要让学生在课后搜集这首诗的相关资料乃至相同历史原场下的其他作品、反映同一地域的其他作品与同一作家苏轼的其他作品,多角度全方位无死角理解该词的人文内涵,并给出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分享和展示自己的成果。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结语
培养初中生人文素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具备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意识,同时,还要积极探索人文素养的内涵,深入探究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方式,进一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 参 考 文 献 ]
[1]方山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人文精神养育问题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2]沈本琴.对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2(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