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着力构建“和谐课堂”

2018-10-23 11:35李玉婵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和谐课堂教学情境教学设计

李玉婵

[摘 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创设生活化、正面性、可及性、探究性的教学情境,着力构建“和谐课堂”。

[关键词]教学情境;和谐课堂;教学设计

[中圖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6-0070-02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要求,重视开展以“素养为本”的教学,倡导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为构建“和谐课堂”做好准备。情境并非“引子”,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学情境的创设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向上,设置的问题应符合学生实际,并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只有这样,创设出的教学情境才符合课程理念,才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注重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情境

化学与我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新课程倡导“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对常见的生活现象,换个角度看问题,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案例1】“无机非金属材料——硅”的教学设计。

图片展示(多彩的霓虹和璀璨的夜景)→看到了祖国的繁荣发展→对大量耗能的焦虑→硅、碳燃烧热的比较→硅在自然界的存在状态→实物、图片观察→总结硅的物理性质→视频(从沙滩到用户)→总结硅的制取→太阳能电池板、光导纤维等→总结硅的用途→作业:收集有关硅在日常家电中的运用→真切感受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简评:从情境引入到以用途为结尾,自始至终从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认知出发,紧紧围绕生活实际,以繁华背后的焦虑,自然引出课题。通过对比思考硅、碳的燃烧值和自然界中两种元素的含量,以及了解硅在自然界中并不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使对硅的工业制备的学习水到渠成。从太阳能电池板到家电中硅的用途,很好地体现了化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归于生活。

二、引导积极向上,创设正面性情境

对于《硫酸的性质和用途》一课,我们有大量的生活实例和新闻报道可以引出课题,但必须注意,一些负面的新闻事件往往会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心理暗示,产生不良情绪,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案例2】“浓硫酸的性质”的教学设计。

音频(硫酸的用途,被称为“工业之母”)→趣味实验(卫生纸滴浓硫酸)→引出课题→实物展示→总结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由浓硫酸的密度及溶解大量放热,推出浓硫酸稀释的注意事项→用沾有浓硫酸的玻璃棒在白纸上写字、从白糖到碳棒、蓝色硫酸铜变白→总结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简评: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对硫酸的用途有一定的了解,清楚硫酸在化工工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但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会用“硫酸泼熊”或者其他反面素材作为课题引入,虽然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但恶性事件、负面新闻的视频和图片会让学生产生不适,导致一定的心理障碍。因此,我们在引起学生好奇心和注意力的同时,一定要防范学生把化学看作“毒害”“伤害”等的代名词。化学课堂上应尽可能选择能传递真善美的情境,以唤醒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三、掌握学生认知,创设可及性情境

由于学生个体间的能力、目标、心理状态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应尽可能地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身心发展水平及认知能力。如果情境中的问题是大多数学生所不能回答的,这样的情境自然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摆设”。

【案例3】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教学设计。

引出物质的量和质量关系及质量、密度和体积三者之间的关系→设问(微观粒子数目和宏观质量可与摩尔质量联系起来,那么微观粒子数目和宏观体积也可以通过某种物理量联系起来吗?)→引出课题→探究1 mol不同状态下物质的体积→对比、归纳、总结→设问(为何1 mol不同物质的固态或者液态体积差别较大,而在一定温度、压强下不同气体的体积却近似相等呢?)→创设情境,交流讨论(10个篮球和10个乒乓球紧密堆积,谁占的体积 大?为什么? 10个篮球和100000个兵乓球紧密堆积,谁占的体积大?为什么? 10个篮球和10个兵乓球距离均间隔1米,谁占的体积 大?为什么?)→总结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强化练习。

简评:气体摩尔体积及阿伏加德罗定律是非常抽象的理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并能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在于让学生充分理解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本案例在设计上,通过与宏观物质的类比,让学生对于微观世界中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有了清晰的认识。此情境创设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理论,通过学生熟悉的、有明确感性认识的宏观物质进行类比迁移,让所有学生都能很好地理解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记得某乙醇性质的教学设计如下:音频(饮酒歌)→引入课题→实物展示,总结其物理性质→乙醇分子式及碳、氧价键→推测乙醇结构→乙醇与钠反应→验证其可能结构→介绍新官能团→酒精灯烧铜丝→总结乙醇的催化氧化→推测乙醇催化氧化的断键方式……相比之下,对于刚刚接触有机化学的学生而言,很难根据分子式推断、猜测其结构,实验虽然是真实的,但仅凭实验让学生猜想乙醇催化氧化的断键方式,远远超出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识能力。可见,教师要善于选择恰当的情境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否则,一旦超出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的思考就会变成名副其实的“猜想”。

四、设置开放性问题,创设探究性情境

虽然合理的、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问题情境,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但开放的问题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案例4】“氯气的实验室制备”的教学设计。

回顾引入(大家已经知道氯气的重要性质和用途)→简单了解工业上氯气的制备→讨论实验室用到的氯气是如何得到的→引出课题→让学生思考问题:1.根据你已有的知识,实验室制备氯气可能选择的药品是什么?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你需要的物质应具有什么性质?3.含氯化合物和强氧化剂高锰酸钾都能反应吗?4.请根据你选择的药品探究制备气体所用的装置。5.根据氯气的性质,请你设计合理的收集气体的方法和装置;结合氯气的毒性,选择尾气处理方式→思考、讨论,确立各自的实验方案→做实验→详细记录实验现象→总结交流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原理。

简评:通过一系列开放性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虽然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方案,但无论学生设计的方案成功与否,对学生来说都是难得的体验和收获。本节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也有效避免了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等弊端。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真谛”,很好地体验了学习的过程,培养了科学精神。更重要的是,通过化学反应体系、实验操作、仪器的选择、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实验素养和学科思维。

总之,在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努力构建“和谐课堂”的今天,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情境教学势在必行,只有创设生活化、积极向上的、学生可及的、探究性的情境,我们的化学课堂才会更“和谐”。

(责任编辑 罗 艳)

猜你喜欢
和谐课堂教学情境教学设计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新课改下中职校和谐教学课堂的构建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如何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氛围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