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构建与运用

2018-10-21 09:09陈盛娟
考试与评价 2018年12期
关键词:小學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陈盛娟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功利性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在校园里普遍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结果,轻过程”等多种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使得学校课程的教学长期处于一种半空式的状态,并且还呈现出一种“高投入,低产出”的变化态势。在新课改实施以后,课堂教学的方式正在逐渐回归“自然本真”,倡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立足于对学生们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真正实现有效化的教学。本篇文章主要是从小学语文教学的角度来说的,对语文课堂采取一系列的策略进行构建和运用,希望能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學语文  有效教学策略  构建与运用

随着科学文化的与时俱进,人的能力素养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人文素养”,二是“智能素养”,两者的关系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谁也离不了谁,分则互损,和则共荣。但是从目前基础教育的情况来看,就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个活动中,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始终坚持教学方式的主体性、趣味性、生活性、自主性等策略,进行战略性地教学,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

一、课前备课,为课堂奠定良好的教学基础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在开展教学活动前,老师一定要对课堂上要讲的内容进行精心的备课才是开展良好教学的前提,能够使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进行有序性的规划安排。所以,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学生们所学的知识点列入到设计的教学环节中,并且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使得教学的步骤具有合理性,不仅如此,还要针对所讲的内容进行充分地梳理预设,对学生们在课堂上可能会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能够及时地进行解答,从而提高课堂上的教学质量。例如,四年级有一篇文章叫《雅鲁藏布大峡谷》,当老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对学生关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认知和基础知识的掌握要具有一定的了解,要在讲课前一天对学生们布置预习的任务,对课文中不认识的字要进行预习,这样方便老师在讲课前能够检查学生们的预习情况,时间一久,就会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的习惯,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老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们预习的状态,要对一些较难的知识点或是字词,可以采取查找资料的方式进行了解并做记录。为了能够使学生们清楚地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内容,老师可以准备一些关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相关视频,以及相应的文字描述,让学生们能够从视觉和听觉上提高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认知,从而提高学生们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对于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来说,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教学计划,正是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教学计划制定的关键。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还小,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所以对于很多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就比如,在学习叶圣陶老先生的《爬山虎的脚》一课时,老师如果不能够准确地将爬山虎描述出来,就可以利用班班通等多媒体设备,准备一些爬山虎文字介绍片段或是图片,让学生们能够对爬山虎有足够的认知,或是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直接运用爬山虎的实物进行讲解,使学生们能够对此增强好奇心,并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所以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来说,趣味性很关键,老师必须要灵活地使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

三、从生活角度出发,促进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会出现很多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内容,所以要对课堂上所讲的内容进行整合充实,提高学生们的认知能力,让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比如,对于小学语文的读写教学为例,需要结合学生们的生活进行讲解,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做到,首先要与学生们的校园生活相结合,就像是课间活动、升旗仪式等,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活动,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校园生活的趣味;其次,可以与家庭的生活相结合,从亲情活动当中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最后,可以与社会的生活相结合,体会到社会的不同乐趣。不仅如此,老师可以让学生们深入到大自然中,体会大自然的美妙,将大自然的景物作为学习的内容,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四、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激励性的策略,促进语文的有效教学

对于小学语文课堂上来说,接受知识的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由很多个性鲜明的个体组成的,他们有自己的思想特质,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对于知识的接受水平也不是一样的,所以老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太单一,而应该要对不同个体制定出合理的分层学习计划,但不是对学生分出三六九等的级别,更不能冷淡或歧视对待任何一个学习困难生,要秉持人人平等的责任意识和职业精神,要采取激励的措施,因材施教。比如,在《幸福是什么》中出现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幸福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来说,有的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结合生活体验来回答,而有些学生只能借助“课本语言”来回答,对于前者理当褒扬,后者也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才是完全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有效的教学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还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这不仅能够反映出教师的责任意识和教学水平,也是考量师德师风的重要标准之一,只有具备这样的条件,才能实现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惠英. 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构建与运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Z1):115-116.

[2]张明.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构建与运用[J]学周刊,2018(27):121-122.

[3]肖冉. 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构建与运用[J]文学教育(上),2018(03):52-53.

[4]汪艳. 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A]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一卷)[C]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9.

猜你喜欢
小學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生作文修改
幽默语言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状况研究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尝试
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培养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索
浅析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
当前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学评价问题及其优化措施
高三生物课程第二轮复习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