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 要】一直以来,小学生作文都存在着“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毛病,学生无话可说、无情可抒;假话、空话、套话连篇成了作文的顽症。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所致。在当前的小学作文课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过多地强调模仿的作用和功能。尤其是高年级学生的习作课教学,仍然以模仿写为主,致使一部分学生在习作时,不“仿”就不会写,不“仿”就无内容可写。于是,在习作中就出现诸如编造情节,随心所欲地乱写、抄袭、套作等弊端。这样,自然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那么,怎样才能使小学习作课教學步出模仿作文的误区,真正提高写作水平呢?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在习作课的教学中大胆探索。
【关键词】习作教学;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一、明确习作教学目标,端正教学思想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就是小学习作课教学的教学目标。作文教学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这两种能力。同时,大纲还强调:“这两种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培养。”因此,在制订习作课教学计划时,应按照读写结合的作文教学思路,要求学生写反映实际生活的人、事、物。在平时习作课教学中,要“事必躬亲”,把主要精力放在丰富学生生活,指导观察生活方面,在文外下功夫,拓展写作内容,每次作文之前,必须有生活实践。
有一个学期,有一次习作的题目是参观记。在我们这种不太发达的小乡镇里,学生连什么是参观都模模糊糊,让他们写参观记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最好的学生也无从下笔。同级任教的教师都觉得这次的习作是没办法写的了,只能让学生到作文选里去仿一篇吧。当时,我脑子一转,我们学校不远的村委办公大楼不是刚刚使用不久、又环境优美吗?这是个参观的好地方。我马上决定带领全级的学生前往参观,并请接待人员从建造、使用的过程到环境的布局做详细介绍。学生通过参观,知道了什么叫参观,又耳闻目睹了办公大楼环境优美、工作人员忙忙碌碌的景象。结果大部分学生都写出了较为成功的习作,即使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用不通顺的段落描述出村委的大概模样。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也是一次有益的启迪。
二、指导观察生活,提高写作水平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
观察是通过看、听、感觉,获得对事物准确、全面、深刻的认识,从而积累丰富的材料,成为写好作文的重要基础。大文豪鲁迅先生非常重视对观察能力的培养。他曾说过:“第一须观察。”“不要看了就写,观察了又观察,研究了又研究,精益求精。”鲁迅先生如此注重对观察能力的培养,我们一个普通的教师能不注重对观察能力的培养吗?语文课本中规定的观察作文,有写植物、动物、景物、人物、事情、场面等,都须逐一认真指导,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训练。在生活中注重指导观察,是迅速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条有效而快捷的途径。
在指导学生观察时我先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观之有序、思之有序、言之有序”指导学生有序地观察会给小学生带来美妙的想象,美妙的想象又给学生充实了生活,从而又给学生生动形象地描写提供了素材,因此,在习作教学中,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观察和作文。在选择对象方面,起初可引导学生观察一些最熟悉的特点比较明显的事物。如书包、茶杯…… 让学生观察时先说出这些事物的外形特征,再说一说这些东西各自的用途。当学生已初步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后,在扩大范围,加大观察难度。如由观察“我们的教室”到观察“美丽的校园”再到“可爱的家乡”,在指导写作时也同样按认识规律渐进。
三、培养写作兴趣,习作命题新颖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好的范文对小学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久经锤炼的佳作。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技巧,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欣赏,指导学生认真理解文章的生动内容,仔细体味作者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使学生在吸收知识,增进技能的同时,不断增添写作兴趣。启发他们把吸收、消化的养料(语言、写法、知识等)通过习作练习表现出来。当然,这种“表现”决不是机械的套仿,而是能动的借鉴,灵活的运用。如教完《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我让学生回家仔细观察植物,并出半开放作文:我喜爱的一种植物。有位同学平时作文一般,这回按照要求去做,写了“坚韧的仙人掌”,结果写得很有特色,我在班上口头给予表扬后,还把他的习作贴在班级的习作园地上。同学们看到后,习作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在教学中,我常常让学生完成一些补充作文:有时只给作文的开头,让学生完成中间内容和结尾;有时给出作文的结尾,让学生完成开头和中间的内容:有时给出作文的开头和结尾,让学生完成中间的内容。这种方法降低学生的作文难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写作激情,而且充分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时的衔接、过渡能力。
小学生的特点是天真幼稚、好奇心强。对新事物敏感、充满兴趣,喜欢幻想和想象,讨厌呆板、枯燥的事物,更讨厌老套陈旧的作文题目。学生对所写的陈旧、老化的事物无动于衷,缺乏热情。情不发,故辞不发,自然就很难写出好的文章。如《难忘的一件事》、《记假期中的一件事》、《我的爸爸》…… 这些文题他们不知要写上多少回,照旧作文本抄的更是大有人在。写了好几次的题目怎能激起孩子习作的兴趣呢?因此,在习作课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文题的思考与设计。在命题上,切忌呆板、落套,应力求新颖、有趣,带有感情色彩。如《哭泣的湖水》、《当我登上月球》、《今天,我在同学家做客》等文题,学生一看就觉得有趣。这样把题目出到学生的心坎上,就会加强题目对写作欲望的诱发力,很容易激起学生的表达欲。学生便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从而达到不吐不快之意境,写作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总之,如何步出模仿作文的误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在于教师授予方法的是否对头。古人言:“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这句话道出了授予方法的重要性。同时,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我们要教给学生成功的习作方法,让学生有言可发、言之有物,以达到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陆振萍.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培养与指导刍论[J].成才之路,2017(34):41.
(作者单位: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水寨镇中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