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伟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教育教学事业也获得了有效的发展,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下,教育教学实现了质的飞跃,逐步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初中体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应当顺应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做出积极地转变,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将从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积极组织集体活动和创新课堂教学手段三方面出发,全面地分析和研究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和科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当前,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主流趋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成为教学的核心与焦点,初中体育教学的地位和重要性因此而更加凸显,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与此同时,初中体育课堂教学面临着全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即要转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方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调整课堂教学的结构体系,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说,初中体育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并以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为先导,推进课堂教学策略的改进与创新,进而构建有效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
一、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发挥空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是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下,教师却处于课堂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和接受,久而久之便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致和意愿。对此,初中体育教师应当转变自身的角色,发挥自身引导和协助作用,转变“以师为本”的思想观念,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将教学中心和重点从“教”转移到“学”上来,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切实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
例如,以“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这个课题为例,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价值,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的坚持体育锻炼的决心,笔者改善了传统的教学的方式,给予学生们更多的足有锻炼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为自己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训练计划,在训练结束后,笔者再利用一段时间让学生们汇报自己的训练结果,对自己的训练计划进行评价,根据学生们的汇报,笔者再对学生们的训练进行统计,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建议。这样一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笔者通过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发挥空间,提高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二、积极组织集体活动,促进学生交流互动
集体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是体育教学中最为基本和常见的教学手段,可以转变传统模式下课堂的封闭状态,增进师生、生生间的感性,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应当积极地组织集体活动,先按照科学的标准和原则将全班学生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确定组内成员的具体职责和分工,然后再鼓励和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互动与交流,实现学生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和优势互补,最终在合作中达成共识,收获更加理想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篮球”这项运动时,篮球是一项团体运动,所以,在本节课程中,笔者先对学生们进行了分组,每4人为一小组,每个小组形成竞争关系。在小组分配完毕后,笔者再给予学生们充足的准备时间,让各小组之间相互了解,同时进行热身,待学生们准备完毕后,笔者组织篮球比赛。在比赛中,各组成员相互配合,传球、挡拆、上篮一气呵成,这个课堂氛围非常活跃。这样一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笔者通过积极组织集体活动,促进了学生的交流互动。
三、创新课堂教学手段,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变化,初中体育教师也应当积极创新课堂教学的手段、丰富教学内容,这样才能与新时代的教育教学要求相适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初中体育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学会巧妙地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来辅助课堂教学,将体育知识和动作以图像、动画或者短片等形式呈现出来。或者,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络,来广泛搜集与体育相关的案例、资源,充分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学得更广、更深。
例如,在教授“跳远”这项运动时,这项运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学生们熟练掌握动作技巧,为了让学生们对跳远动作有更加直观的认知,笔者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开教学。上课后,笔者利用多媒体演示了跳远动作的细节技巧,让学生们掌握摆臂、腾空的技巧,然后,笔者再给予学生们训练的时间,让学生们结合理论开展实践训练。这样一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笔者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手段,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容。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推進和指导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不能再局限于传统模式之中了,而是要做出积极地转变与革新,通过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积极组织集体活动和创新课堂教学手段等策略的运用,来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促使学生真正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最终切实提升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葛庆龙.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1):216.
[2]赵宗浩.关于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