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强 唐军
[摘要]新时代,服务人民是高职院校的根本宗旨,服务国家是高职院校的家国情怀,服务社会是高职院校的社会担当,服务经济是高职院校的本质要求。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方式缺乏创新。文章提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途径:提高服务意识,改变“等靠要”的办学思想;拓展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形式;创新服务方式,增强精准服务措施;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激发服务内生动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能力 服务意识
[作者简介]张志强(1977- ),女,河南濮阳人,河南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硕士。(河南 郑州 450046)唐军(1977- ),男,河北清河人,衡水学院,副教授,硕士。(河北 衡水 053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高职院校提升科技社会服务能力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62400410166)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09-0055-04
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要求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高校提出了“四个服务”的要求: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职院校服务能力的期望:高职应有服务人民、社会、国家与经济的能力。
(一)服务人民是高职院校的根本宗旨
“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源于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同志在为战士张思德举行追悼大会上的一次演讲。1945年,“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务”的要求被写进了党章,正式成为我国各行各业坚守的行为准则和根本宗旨,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根本宗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一步强调了教育要服务于人民的宗旨。服务人民的教育思想,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努力提高教育质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优质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路上,高职院校要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不掉队。
(二)服务国家是高职院校的家国情怀
服务国家,即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服务,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服务。2016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42.7%,已经达到马丁·特罗(Martin Trow)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当前,高职院校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战略部署,努力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争取到2020年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教育部统计,2016年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880所,其中高职(专科)院校1359所,占高校总数的47.2%,高职院校的规模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征程上,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理应为实现国家教育强国战略承担应尽的责任。
(三)服务社会是高职院校的社会担当
高职院校带有鲜明的区域性、行业性特点,从供给侧视角来看,高职院校被赋予更多的社会服务职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高职教育是与社会发展最为密切的一种教育类型,应承担这一神圣的社会服务责任。《2017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指出:“近5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家庭背景为‘农民和农民工所占比例保持在 50% 以上,为广大农村学子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阻止贫困代际传递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①高职院校在为社会培养众多高技能人才的同时,也使广大农村学子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使他们成为农村地区脱贫致富的“智慧星火”。高职院校为我国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为我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服务经济是高职院校的本质要求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征表明其发展使命是为学生将来求职与择业做准备、打基础的,其生存的价值也体现在能否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等方面。因此,为经济发展服务就成为高职教育的核心功能。“美国人口普查局调查显示,在生产一线,工人受教育水平每提高10%,劳动生产率就能提高5%~8%;而欧洲一些国家的统计显示,工人的技能水平每提高一级,劳动生产率就提高10%~20%。”②技能型人才主要是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这说明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的巨大促进作用。《2017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指出:“近五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为制造业培养和输送了170万毕业生……在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行业中,接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的从业人员接近30%……为农业现代化培养了大批新型农民和致富能手。”③可以说,提高劳动者素质、服务国民经济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本质要求。
二、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不足
与普通高校相比,我国高职院校对学生、家长,甚至不少企业缺乏吸引力,究其原因,与其社会服务意识不强、社会服务能力不足有很大关系。
(一)服务意识不强
思想往往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清晰的服务理念,就很难有强烈的服务意识。目前,我国一些高职院校的服务意识还有待加强。从内部来看,高职院校没有从内涵建设和外延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性,缺乏“送教上门”“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服务思想,很少主动走出“象牙塔”,走进社会,走进社区,走到人民的身边,只是一味地专注自身的校园建设,将发展目光停留在校内教学。从外部来看,政府和企业对于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认识不到位,并且目前尚缺乏高职院校参与社会服务工作所需的配套制度和政策支持,影响了高职院校参与社会服务的热情与效果。要想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既要坚定高职院校内部的服务理念,也要强化高职院校外部的服务支持。
(二)服务内容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内容较为单一,未能全面兼顾“服务人民、服务国家、服务社区和服务经济”,甚至是顾此失彼。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内容不够丰富,与办学经费不足有关。《2017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6年,在全国990所独立设置的公办高职院校中,生均拨款低于12000元的超过60%,其中有133所生均拨款低于6000元。”④而普通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经费却持续增加,“2016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全部达到1.2万元。”⑤笔者在广西等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中调查也发现,有些高职院校因为经费不足,无法添置充足的较为昂贵的实习仪器,无法有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生均拨款的严重短缺,是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直接导致一些高职院校的许多项目和教学改革无法开展,更不用说主动服务社会了。
(三)服务方式缺乏创新
作为一种教育机构,高职院校为人民、国家、社会和经济服务主要是通过人才培养、科技转化和专业设置等途径实现的。受发展历史和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在服务方式上缺乏足够创新。一是人才培养模式陈旧,技能型人才培养短缺。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对企业用人单位“需求侧”较为漠视,习惯于从自己“供求侧”一方开展办学,致使所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企业所需,造成人才结构性失衡。“我国现有高级技工占比不到5%,与德国等国家的30%相去甚远。”⑥二是高水平科研缺乏,创新能力不足。“对200所国家示范性和骨干高职院校的调查显示,2010—2014年,68%的高职院校未获得过国家级课题”⑦,说明我国高职院校的科研发展水平总体比较低,科研创新性不足。三是专业缺乏独特性,雷同率高。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缺乏前瞻性,区域特色不强。对湖北省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进行调查发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的雷同率分别达到75%和63.4%”⑧,专业趋同化现象非常严重。高职院校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其服务功能的发挥。
三、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建议
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促进社会发展是高职院校的生命力所在。高职院校应着力提升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高职院校发展的有效结合。
(一)提高服务意识,改变“等靠要”的办学思想
任何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必然以观念上的变革和提升为引领。高职院校只有树立先进思想,提高服务意识,才能提升其社会服务能力。这需要高职院校科学定位办学方向,着力补齐发展短板,努力发挥资源优势,尽力凸显文化特色,这是新时代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高职院校应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切实树立全方位服务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明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真正走出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其次,高职院校要将服务理念上升到学习发展战略高度,将服务社会的任务纳入学校发展规划,进行全员教育,使服务全体人民、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社会和谐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最后,高职院校应改变“等靠要”的办学思想,真正将“工学结合”“创新发展”“服务社会”等新的办学理念付诸实践,担负起全方位服务社会的历史重任。
(二)拓展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形式
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培养目标、资源优势等,寻求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对接点,在服务内容与服务形式上体现自身的社会服务特色。第一,提供咨询服务。这是最常见的直接服务形式,高职院校可以为企业、社区居民或团体提供咨询服务,如常见的法律咨询、心理健康咨询等。第二,提供文化服务。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如校内图书资源、实训基地、体育场所等,通过共享形式向社区开放,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以此提高高職院校的声誉和社会满意度。第三,开展培训服务和人才培养服务。高职院校一方面可通过学历教育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还可利用专业优势,通过非学历教育形式,提供短期的职业技能培训,如家政服务培训、营销人才培训、物业管理培训和电商业务培训等,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紧缺人才。第四,提供科技服务。高职院校应努力搭建平台,促进科技成果研究的实践转化,为企业提供产品研发、技术推广和产学研合作等,解决企业发展的技术问题,与企业深度合作,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三)创新服务方式,增强精准服务措施
高职院校通过建立有效服务管理机制,设立专门的服务机构、制定服务措施和服务激励制度等,促进社会服务功能发挥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第一,高职院校可成立专门的社会服务管理机构,规范管理学校社会服务工作。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内容和方式很多,要规范和持续运转,需要成立专门的社会服务机构。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还没有专门的类似部门,开展服务工作受到较大限制。高职院校应成立学校一级专门服务机构,避免校内不同院系各自为政,服务工作零散和无序。为增强服务功能,高职院校需要从整体上规划、协调和整合各部门服务资源,精准、高效地实施有关服务项目。第二,构建社会服务的长效机制,推进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规范化,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工作纳入学校战略发展规划,从学校发展的高度引领服务工作的开展。第三,搭建社会服务平台,为高职院校提供社会服务打开畅通的渠道。高职院校有较丰富的智力和技术资源优势,通过搭建社会服务平台,将自身特色、优势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创新服务方式,为履行服务职能提供空间和技术支持。
(四)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激发服务内生动力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评价指标主要着眼于对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结果的考评,注重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实施的效果。构建科学合理的服务社会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发挥评价体系的导向、激励作用,促进高职院校服务能力的提升。因此,高职院校要科学设计社会服务评价指标,注重能力评价和效果评价,注意服务的效益和效果兼顾,讲求评价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促进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与规范化,进而推动其“四个服务”能力的提升与发展。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应制定切实可行的社会服务评价指导意见和管理办法,对社会服务的内容、范围、方式和形式、目标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以此来评价社会服务的实施效果,提高其社会服务的内生动力。另外,高职院校应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从绩效政策等层面予以支持。将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工作纳入绩效范畴,适当提高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工作量系数,根据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强度,减少相应的教学工作量,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社会服务;通过资金、设备支持等方式,开发社会服务项目和奖励办法,并将社会服务工作纳入教师评优、晋级等条件中。
[注释]
①③④梁国盛.2017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发布,两个“50”强[EB/OL].(2017-07-17)[2018-1-20].http://www.chinazy.org/models/adefault/news_detail.aspx?artid=64266&cateid=1539.
②王笑梅,黄雪菊,唐曙光.论职业技术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7(7):67.
⑤原春琳.教育部:31省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均达1.2万元[EB/OL].(2016-10-30)[2018-1-2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0/30/c_1119813009.htm.
⑥佚名.以产业链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先锋,2016(12):37.
⑦石伟平,唐林伟.数据显示:我国高职院校科研总体水平偏低[EB/OL].(2017-12-05)[2018-1-20].http://www.sohu.com/a/208676516_99915969.
⑧杨化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问题及建议[J].教育界,2012(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