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成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出现,以及素质教学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部门更换了小学生的教学目标:在小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小学生的文化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小学生的艺术素养以及审美能力。因此各大学校纷纷响应号召,引导学生开展美术教学。但是多数学校的美术教学中,只是简单地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小學生的审美能力依旧无法得到锻炼。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行分析。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学;审美情趣,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9129(2018)09-0225-01
Abstract: with the emergence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quality teaching,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in China has replaced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not only cultivate the cultural knowledge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but also cultivate their artistic accomplishment and aesthetic ability. Therefore, the major schools responded to the call to guide students to carry out art teaching. However, in the art teaching in most schools, the students' painting ability is simply developed, and the elementary students' aesthetic ability cannot be trained.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aesthetic taste in the art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art teaching; aesthetic taste, training method
前言:小学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不同。其不是小学中重点的学习内容,所以学生在开展美术学习时,不会产生过大的压力;其次,美术教学并不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是注重学生是否具有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在美术学习中,能够体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就是学生的绘画能力以及审美意识。最后,在小学教学中开展美术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繁重的学业中得到轻松,同时也能培养其自身的艺术修养。
1 欣赏备课应该要贴近学生的实际
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时,教师会发现这样的一个问题:学生只对绘画类的课程感兴趣,对于欣赏类的课程,多数学生都会选择听从教师的安排,并不对教师进行回应。此外,多数学生在开展欣赏课程时,也都存在这样的误区:他们认为,所谓欣赏课就是欣赏一些名家的作品,比如中国的徐悲鸿,或是国外的梵高。对于这种画家的作品,他们没有能力进行欣赏,进而对此产生抵触心理。因此教师可以尝试优化子自身的教学手段,进而帮助学生进行欣赏。
比如,当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漫画进行欣赏时,传统的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图片进行欣赏。但是教材中的内容较少,学生在上课之前可能就已经看完了,所以其中的内容无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在网络上下载与漫画相关的图片,然后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在接触到新图片的时候,就会对其产生兴趣,并会主动对其进行分析[1]。但是在此处值得注意的是,当教师在为学生寻找图片时,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喜好,以学生的喜好为依据进行挑选,防止由于画作过于深奥而无法提升学生的欣赏兴趣,进而无法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2 依据学生的兴趣开展相关的欣赏课程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倘若学生自身对学习无法产生兴趣,那么无论教师如何努力,也无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英爱尝试新型的教学手段对学生开展美术审美教学,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生的年假普遍较小,多数在7-12岁之间,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并且此阶段的学生都喜欢绘画,所以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性对其实施教学。比如,当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剪纸艺术进行欣赏时,可以先向学生提出问题“你知道剪纸的作用是什么吗?”此时多数学生都会回答“过年的时候妈妈会在玻璃上贴剪纸窗花。”随后教师可以对其进行鼓励,并为其播放相关的图片,吸引学生的兴趣。其次,教师也可以通过音乐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比如,当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与革命历史相关的画作时,可以为其播放相关的音乐,勾起学生的情感波动,然后让其对画作进行欣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很轻易地将学生带入到画作情境中,在提升其审美能力的同时,也能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2]。
3 让学生成为欣赏课中的主体
美术审美教学的蛀牙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审美能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将课堂最大化地交给学生,并尊重学生的想法以及意见。比如,当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宫崎骏的漫画进行欣赏时,可以先提问学生“你们知不知道宫崎骏是谁?”当学生给出答案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表述,然后教师可以播放宫崎骏的画作图片,并要求学生先进行欣赏。当学生欣赏结束后,教师应该对其加以鼓励,以此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4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在不同学生的眼中,画作的展现状态是不同的,学生对其感受也是不同的。比如说童话《小王子》中的那副画作,所有人都认为那是一顶帽子,但是小王子却将其视为吃掉大象的蛇。所以,在开展审美教学· 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最大的尊重,并正式学生的意见以及看法,切忌对学生说“你错了”,以此使得学生减少对美术欣赏的热情。更何况,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根本没有谁对谁错[3]。
结语:综上所述,在素质教学不断深入的当今时代,单单注重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的教学需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提升对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视程度,不断地优化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手段,并不断地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大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董佳华.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现代美术教育,2015,05(08):99-100.
[2]陈曦冉.如何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开展小学美术教学[J].信息化教学的研究,2016,06(07):41-42.
[3]王乐乐.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审美能力[J].美术教学研究,2015,06(54):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