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既要让学生获得地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又要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既包括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也包含思维品质、思想方法、探究问题的能力等诸多要素,因此,提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文章围绕如何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阐述,旨在构建有内涵的地理课堂。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核心素养;空间思维
作者简介:付明林,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教育局教研室。(山东 潍坊 261300)
中图分类号:G62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24-0089-02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环境资源观与人口观。”由此可见,地理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与基本技能,还应该切实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众所周知,地理知识内容非常丰富,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而探究地理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深厚的地理核心素养,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只有这样才能让地理教学取得实效。
一、联系实际教学,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地理学科知识与人类生活联系密切,息息相关。众所周知,地理主要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的学科,它呈现的知识来源于我们的实际生活,又为人类的实际生活服务,只有联系实际开展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选取实际生活的地理素材呈现给学生。实践证明,越贴近生活教学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从而建立地理与现实世界不可分割的思维结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例如,在教學“世界的气候”这一内容时,教师可联系我们的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气候等相关知识。接着,再引导学生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情况。课本中通过对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的分析,来分析、说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最后,再依据教材内容设计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这样就激发了学生探索气候的欲望,使之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中。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联系实际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探究意识的发展,这样,学生探求地理知识的欲望就会被激起,继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二、紧扣学科特点,感受地理知识的空间性与实践性
从现行的初中地理教材中不难发现,编者选取的内容紧扣地理学科的特点,为我们展示了地理知识的空间性与实践性,这充分说明地理学科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给予学生一个直观的学习平台,这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素材。例如,在教学“中国的自然环境”时,就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清晰、直观的模拟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了解我国的自然环境,从而帮助他们巩固课本中的知识点。众所周知,地理知识包罗万象,触手可及的区域认知,难以触摸的自然空间,都是地理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大学地理实践课的方式来突出地理知识的实践性,这样就促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地理知识的空间性。我国自然资源中包含很多内容,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等等,这些资源分布不均,既有资源的差异,也有区域分布不均等众多特征。要了解这些特征、感受地理知识的空间性,就要开展一定的实践性活动。比如,开展“观察家乡土壤状况”这一实践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过程,让学生自主去思考、观察、探究、求知,利用现有的地理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三、培养读图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读图能力是学生地理学习中必备的能力之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地图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形成一个系统化的地理路线及区域分布,以此来培养学生应用地理知识的意识,实现其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在教学“让我们走进地理”这一内容时,就通过多媒体把地图清晰、直观地呈现出来,并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从北京到海口的铁路需要经过哪几个主要城市?学生马上利用地图探究问题。最后,教师总结出经过河北省会石家庄,河南省会郑州,湖北省会武汉,湖南省会长沙,广东的交通枢纽韶关,广东省会广州,最后经由广东的湛江到达海口。这样就为后面学习“黄河万里行”“长江万里行”等内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通过自身观察,在头脑中产生清晰的概念,既有助于今后的出行,还能判断交通路线的长短及所需时间,大大推动了其知识应用能力的发展,提升了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利用地图中的信息开展探究学习活动,这样才能做到学以致用,从而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四、设计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式与能力
布鲁姆认为,课堂中的提问是教师教学的艺术,是引领课堂的主要抓手。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师要注意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在取得甜美的知识果实后,能够自发地继续探究,去挖掘更多的知识宝藏。实践也证明,教师的课堂提问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知识。例如,在教学“认识地球”时,教师可以采用启发性提问的课堂模式,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如果一艘轮船在海上遇险,你作为该船的船长,你会如何向救援船队报告船所在的位置?这个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后回答,接着再过渡到要确定该船的位置。理解这一内容,就需要学到和经纬网有关的知识。那么,怎样利用经纬网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呢?通过举例说明:假设你要向老师报告你在教室中所在的位置,你会怎样报告呢?通过这样的问题,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实践证明,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设计合理的问题,可以拓宽学生的地理思维,让他们在疑问中不断突破自己,加深自身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在不断地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利用乡土地理,不断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由地理教学经验可知,乡土地理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利用乡土地理资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不难发现,初中地理教材中列举的事物具有整体性和典型性特征,以地理现象和原理为基础,以全球性和全国性的地理示例为主要讲解内容。大多数学生对乡土地理知识有丰富的认识,在成长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乡土地理的熏陶。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可以把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地理知识了解家乡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同时,学生还可以讨论违害就利的方法,了解地理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体验地理知识带来的学习乐趣。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未来家乡的地理建设中。例如,在教学“中国的自然资源”时,教师可以先介绍当地的自然资源现状,让学生结合家乡的自然资源状况预习新课,可以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探究本地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等,寻找如何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由此,学生通过对身边熟悉的对象进行探究,找出实例进行调查,使参与度得以大大提高,最终达到提升实践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扎实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然而,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着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基于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结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实际,紧紧围绕地理学科教学目标开展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立志.浅谈初中地理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地理教学,2016,(6).
[2] 邹大伟.基于初中地理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探索[J].才智,2017,(8).
[3] 陆尚峰.初中地理实践力及素养培养的路径[J].中学生政史地,2017,(9).
责任编辑 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