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基农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上海 200126)
目前,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结果比对主要参考仪器说明书中的判断标准,然而说明书中的判断标准一般是用高水平质控品建立的[1]。当颗粒浓度较低时,说明书中的判断标准就不适用了。本研究根据WS/T 407—2012(简称407标准)[2]提供的方法,建立多台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不同颗粒浓度(尤其是低颗粒浓度)检测的结果比对判断标准,并尝试通过一种简易的统计学工具找到合适的判断标准。
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诊常规新鲜尿液样本,所有样本>8 mL,均无“刻度异常”报警信息,可用UF-1000i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简称UF-1000i)重复检测10次左右。各参数[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管型(cast,CAST)、上皮细胞(epithelial cell,EC)、细菌(bacterium,BACT)]颗粒浓度分布为<10、11~20、21~50、51~200、>200个/μL,每一颗粒浓度至少检测3例样本。
采用UF-1000i(日本Sysmex公司)及原装配套试剂、质控品和校准品。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使用试剂、质控品、校准品为UFⅡSHEATH (UTS-900A,批号:G2006)、UFⅡSEARCH-SED (USS-800A,批号:A1031)、UFⅡSEARCH-BAC (USB-800A,批号:A1035)、UFⅡPACK-SED (UPS-300A,批号:A1074)、UFⅡPACK-BAC (UPB-300A,批号:A1038)、UFⅡCONTROL(UTC-900A,批号:YS2019)、UF ⅡCALIBRATOR(批号:S2014)。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使用的试剂、质控品、校准品与上述3家医院相同,但批号分别为A7004、A7014、A7013、A7009、A7009、YS7035、S7016。
选取5个颗粒浓度新鲜尿液样本(RBC 35例、WBC 33例、CAST 25例、EC 27例、BACT 17例),每例样本重复检测10次,计算均值和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
1.4.1 曲线方程的建立 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th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C51-A文件[3]要求,检测不同颗粒浓度样本各10次,得到不同颗粒浓度样本的CV,颗粒浓度接近的样本则计算CV合并(CV合并的计算是由各仪器检测结果CV平方和开根所得[2])。根据颗粒浓度和其精密度(CV合并),运用EXCEL 2010软件制作散点图并进行分析,得到拟合曲线方程。选择r值最接近1的曲线方程作为最佳拟合曲线方程。根据407标准,推算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不同颗粒浓度的比对判断标准。
1.4.2 比对判断标准的建立 考虑到本研究拟合曲线方程所使用的原始数据源自多个临床实验室的多台仪器,因此本研究得到的CV接近单台仪器平均CV。2台仪器平均CV合并≈1.414×单台仪器平均CV。根据平均CV合并与2台仪器结果比对(每台仪器检测2次)的拟合曲线方程,可得到任意颗粒浓度下2台仪器的比对判断标准。
1.4.3 多台仪器间的结果比对 当多台仪器进行结果比对时,通常采用1台仪器作为靶机,将其他仪器的检测结果与其进行比较。虽然是多台仪器之间进行的比较,但实际上是2台仪器之间的两两比较,故只需考虑2台仪器之间结果比对的判断标准即可。采用EXCEL 2010软件制作2台仪器CV合并与2台仪器(每台仪器检测2次)结果比对判断标准的拟合曲线方程,根据拟合曲线方程,得出任意CV合并所对应的比对判断标准。
颗粒浓度符合泊松分布规律,50个/μL以下不同颗粒浓度所对应的95%可信区间可作为2台仪器结果比对的判断标准,即泊松标准[4-5]。收集尿液颗粒浓度在0~50个/μL的样本,分别在2台仪器上进行检测,采用407标准和泊松标准进行评价,得出符合率。使用靶机检测结果作为颗粒浓度,以比对仪器检测结果是否落在靶机颗粒浓度预期范围内作为评价标准。
RBC、WBC、CAST、EC、BACT颗粒浓度和精密度之间的曲线方程分别为Y=48.561X-0.570 0(r=0.980 7)、Y=29.273X-0.452 0(r=0.982 6)、Y=34.787X-0.546 0(r=0.982 5)、Y=31.542X-0.461 0(r=0.984 7)、Y=157.760X-0.598 0(r=0.993 1),见图1。2台仪器CV合并与2台仪器(每台仪器检测2次)结果比对判断标准的拟合曲线方程为Y=4.299X+0.000 7(r=1.000 0),见图2。
图1 不同颗粒浓度和精密度的拟合曲线
图2 2台仪器CV合并与2台仪器(每台仪器检测2次)结果比对判断标准的拟合曲线
根据拟合曲线方程,计算各颗粒浓度下颗粒成分的95%可信区间,同时根据泊松分布表查得相应颗粒浓度下的95%可信区间,具体结果见表1。
根据表1中的比对判断标准,对低浓度RBC、WBC、CAST、EC、BACT颗粒成分的2台仪器比对结果进行验证。见表2。
表1 407标准与泊松标准比对判断标准的比较 (个/μL)
表2 2台仪器检测结果与407标准和泊松标准的符合率比较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结果的比对判断标准一直是一个难题。按厂家说明书提供的判断标准,很难对低颗粒浓度样本进行评价,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低颗粒浓度却对临床疾病的判断有着重要的意义。临床实验室常因找不到适合的低颗粒浓度检测结果比对判断标准而感到困惑,如能找到一种方法来建立合理的比对判断标准,对大多数临床实验室来说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本研究根据C51-A文件和407标准建立了低颗粒浓度分析的拟合曲线方程和判断标准。当2台仪器CV合并增大时,相应的比对判断标准也随之变大,通过分析CV合并与比对判断标准之间的关系,发现二者呈线性关系(r=1.000 0),因此二者的拟合曲线方程可用于CV合并与比对判断标准之间的推导。基于此原则,本研究在不同颗粒浓度和精密度之间建立曲线方程,获得最优拟合曲线方程以及任意颗粒浓度对应的CV。因该CV是拟合方程所得出的理论CV,故进一步得到2台仪器平均CV合并,再利用CV合并与结果比对的方程关系得到比对判断标准。本研究建立的拟合曲线方程和比对判断标准适用于所有颗粒的检测,包括尿液、脑脊液、浆膜腔积液等体液的自动颗粒计数仪结果之间的比对。然而,该方法推导过程复杂,且需在不同仪器上做不同颗粒浓度样本的重复性实验,成本消耗较大。另外,本研究所用精密度存在一定的抽样误差,从推导方程准确性方面来说,该方法推荐使用的CV为日间精密度,而实际工作中,颗粒浓度样本无法处于稳定状态数日得到日间精密度,故本研究只能对低颗粒浓度样本连续检测多次,使用批内精密度。这也使得本研究推导的部分检验项目比对判断标准略显严格,这一点在实际数据验证中也得到了体现,如CAST比对结果符合率略低于可接受符合率下限。
泊松标准的95%可信区间与按407标准推导的WBC、RBC、CAST和EC比对判断标准几乎一致。只有BACT的比对判断标准偏大,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尿液中BACT常有黏附、聚集现象,在流式细胞鞘流的冲击下可能被冲散,聚集成团的BACT不满足泊松分布的条件所致。虽然泊松分布适用范围有限,但其简便、易行,只需通过查表就能得到判断标准。
综上所述,凡符合泊松分布的颗粒浓度检验参数,在作结果比对时,可先查泊松分布判断标准表,若与比对结果一致,即完成比对实验,若与比对结果不一致,则按407标准推导拟合曲线方程,计算判断标准并进行比对,以判断结果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