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有诸多对中国班主任轻视、漠视、无视的现象发生。不管有没有真正研究过欧美国家的学校组织和运作方式,就是有极力推崇欧美中学走班、小学包班的制度设计,要求“取消”班级、“取消”班主任的观点;不管有没有认真思考过高中教育的价值与目标,以及新高考改革的系统性,就是有大胆要求全部“走班”的观点;不管有没有认真体验、研究过中国优秀班主任的实践成果,就是有借各种不利条件、不良案例而全力批判班主任群体和制度设计的观点……
中国班主任需要得到应有的尊重。
这份尊重,来自班主任与中国教育改革的关系。不了解中国的班级、班主任,几乎难以理解中国教育。班主任岗位和角色的存在,直接与中国教育中的分科教学、教师合作、家校沟通等相关,直接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相关,直接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教育体系中的渗透相关。我们需要将班主任置于生机勃勃的教育体系中,需要在教育系统更新的立场上尊重班主任。
这份尊重,来自班主任工作所具有的教育性。无论是推动班级文化的生成与发展,或是班规的制定与实施、班级命运共同体的建设等等,班主任都在直接面对学生、影响学生,尤其是在当前学生学业负担重、压力大的背景下,班主任更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生活幸福,直接培育着真实、完整、终身发展的人。也正因此,中国学生、家长都知道班主任的存在价值,也都有朴素的对班主任的尊重——这事实上是在警示我们相关学者和实践工作者。
这份尊重,来自班主任工作所具有的创造性。班主任所开展的各类工作,需要有清晰合理的价值取向、有针对性的目标体系、独立自主的内容开发、高度灵活的方法体系,体现着教育工作的长期性、全程性、系列性,以及高度的复杂性。也因此,我们能发现那些得到学生、家长认可的优秀班主任,往往是有情有义的教育工作者,是充满创造性的专业人员。班主任不应该是刻板、重复的代名词,而应该与研究者、领导者、文化使者、生命牧者划等号。
这份尊重,来自几十年来无数班主任所真实投入的教育发展。作为体现着中国教育精神与文化思想的教育工作者,班主任代表着社会的良心和对教育本质的坚守,表达着具有中国个性与世界贡献的教育实践,滋养着富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学术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中国班主任的历史贡献和当下努力,撐起了这片天!
在新时代,在更加追求中国个性的教育变革时代,在更多平等的国际对话的时代,中国班主任理应得到尊重!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