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推进传统文化教育之我见

2018-10-10 09:27齐刚
中国德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传统时代文化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傳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随后,各地进一步掀起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热。在传统文化教育开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颇,比如,有的学校要求学生整本背诵经典,有的学校片面注重古代的礼仪,而实际取得的效果并不好。那么,传统文化教育要怎么做才能更有实效呢?

传统文化教育要坚持内容和形式并重 当前,传统文化教育中出现了这样一种倾向——教育过程中一味强调学生的读、背、吟、唱,甚至让学生穿汉服、行跪拜礼等,笔者认为,这些更多的是一种表面的作秀,是一种重形式、轻内容的本末倒置的行为,它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内容。学习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思想和精髓。不能否认,传统文化教育需要一种仪式感,但是这种仪式感应当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而服务的,过分看重形式实际上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不利的。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要注意两点:首先,教师不能仅仅要求学生对经典一背了之,而是要让学生理解其精神。其次,要坚持儿童立场,通过设置生活化的场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只有这样,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才不会变味、走样,才能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让他们受用一生。

传统文化教育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统一 任何文化都有其时代性,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内容未必适合现在的时代,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对一些优秀的思想,我们要继承并发扬光大;对一些与时代不相符的思想,我们要加以改造或者舍弃。比如,传统文化中有的思想讲的是如何培养“臣民”,而现在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合格的“公民”,二者的着眼点不同,因此,正确对待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现实中,有些教师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完全师从古人、照搬古人的做法,对经典动辄整本背诵,美其名曰原汁原味,其实,这种做法既不科学也不可取。楼宇烈教授曾对这种现象表示异议:“倒背如流那是要专门去研究传统文化,可是我们现在恰恰专门研究传统文化的不一定能够倒背如流,却要求孩子倒背如流,我觉得没有必要。”首先,传统文化教育要学会用现代的语言和故事讲好古代的思想,因为与时代相契合的语言和故事更能够激起学习者的思考。其次,要通过讴歌当代人物的先进事迹,张扬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如时代楷模黄大年所体现出来的“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实际上就是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家国情怀和“修齐治平”的思想在当代知识分子身上的体现。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任务,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传统文化教育也要做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达到“师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弃根本”的目的。

传统文化教育要做到方向和方法并重 楼宇烈教授说:“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人自我的认识。”“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是人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自我觉悟。”传统文化教育要立足于人的完善与发展,做到立德树人,这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向,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根,只有抓住这个根才不会迷失方向。2016年,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曾对1.3万所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情况摸底,结果显示:42.01%的学生认为“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单一枯燥”,24.91%的学生觉得对传统文化“没有学习兴趣,缺乏热情”。可见,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要遵循规律、找对方法。2018年春节,央视综合频道的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深挖诗词背后的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近观众,让观众更好地接近传统文化,使得观众在记住优美歌曲的同时,也了解了诗词的内涵。“经典咏流传”的收视率长时间排名第一,这说明只要找对了方法,广大群众就会乐于接受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承方法要做到生动有趣、灵活多样,传统文化的传播要做到传统与现代相互交融。传统文化教育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特别是生活资源,循序渐进地让学生理解、感悟和领会。正如楼宇烈教授所说:“总体来讲,我主张不要给孩子讲抽象的道理,不要让孩子去背那些干巴巴、枯燥无味的文章,而要更多地从生活中能感知的层面去做传统文化教育。”因此,传统文化教育只有坚持方向性才能有正确的目标,只有讲究方法才能更好地实现目标。

传统文化教育要坚持明事理和重实践相结合 “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中华传统文化非常注重洒扫、应对和进退的教育,倡导知行合一。反观当下,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在实践方面做得还不够。比如,提出的教育目标过于宏大、空洞,使得教育者抓不住重点,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实践。笔者认为,传统文化教育落细落小落实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传统文化教育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其掌握与父母、兄弟姐妹、同学、朋友间的交往之道,将中华民族诚信守约、勤劳俭朴、扶弱济贫、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加强青少年的品德修养。其次,传统文化教育要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能力水平的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浸润和成长。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一个传授的过程,更是一个认知一内化一实践的过程,讲究的是循序渐进,切勿急功近利。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一步一个脚印,从小事做起,在实践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最终成为一个知行合一的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永续繁衍的血脉、绵延不绝的根与魂。传统文化教育要做到方向明、方法实,重精神、重践行,并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做到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这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会发扬光大。

【齐刚,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教学研究室,教研员】

责任编辑 李诗

猜你喜欢
传统时代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少年力斗传统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清明节的传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