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联合药物治疗急性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分析

2018-10-10 11:32戴婷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电针

戴婷

作者单位:514500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人民医院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以慢性多关节滑膜炎为主要特征,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多以小关节起病,以关节肿痛、功能下降、痛无定处等为主要表现,会有骨、关节、肌肉等部位疼痛感,严重者可致关节僵硬、畸形,功能丧失[1]。临床上多采用西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如非甾体抗炎止痛药物、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虽然上述药物均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药物起效速度较慢,且需要长期服药,此外,非甾体抗炎止痛药物较大用药量会增加发生胃肠道反应的几率,长时间应用激素类药物易导致依赖性及代谢障碍,而免疫抑制剂则容易增加血细胞减少及肝肾功能损害的风险[2]。本研究采用电针配合药物治疗急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5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3]。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男25例,女30例,年龄 18~70岁,平均(39.8±6.7)岁,病程1~3个月,平均(1.8±0.6)个月;对照组男26例,女29例,年龄 18~68岁,平均(39.2±6.1)岁,病程1~4个月,平均(1.9±0.7)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单独应用药物(甲氨蝶呤、美洛昔康)进行治疗,甲氨蝶呤口服,10mg/次,1次/周,美洛昔康口服,7.5mg/次,2次/d,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组用电针联合药物治疗,电针治疗:取曲池、手三里、阳溪、合谷、二间、犊鼻、足三里、丰隆、昆仑、丘墟等穴位,辅以阿是穴,操作方法,各穴常规消毒,取0.30mm×25mm或0.30mm×40mm毫针刺入所选穴位处,适当深度,针刺得气后,配合脉冲电疗仪(KWD-808 I型),选择连续波中等强度,每次30min,强度的标准要以患者是否耐受为依据,1次/d,连续治疗10次为1个疗程,药物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临床疗效分为治愈、好转、无效3个等级,治愈:治疗后临床症状(疼痛、肿胀等)完全消失,活动功能恢复正常,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恢复至正常水平;好转: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活动功能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指标有明显好转;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好转,实验室检查指标水平无变化[4]。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比较两组类风湿因子、抗“O”试验(抗溶血性链球菌O试验)、C反应蛋白(CRP)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类风湿因子、抗“O”试验、CRP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类风湿因子、抗“O”试验、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类风湿因子、抗“O”试验、CRP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类风湿因子、抗“O”试验、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类风湿因子、抗“O”试验、CRP水平比较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的非感染性炎症为主,类风湿性关节炎多为对称性,具有持续发作、易反复、疗程长、迁延不愈等特征,如不及时给予有效措施治疗会导致关节功能受到影响,甚至出现关节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5~8]。及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够使病情的进展延缓,预后得到改善,从而使生活质量提升[9]。本研究对55例急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单独应用药物(甲氨蝶呤、美洛昔康)治疗,结果表明,单独应用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4.55%,治疗后类风湿因子、抗“O”试验、CRP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甲氨蝶呤、美洛昔康治疗急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较好。

中医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面优势更明显,其中针灸疗法在临床广泛应用,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祖国医学“痹症”的范畴,电针疗法主要是对插入组织中的不锈钢针具施加电脉冲刺激起效,与毫针刺法比较,两者适应证基本相同,长期的临床应用中疗效受到肯定[10,11]。类风湿性关节炎用电针治疗可疏通气血经络,加速血流速度,可促进机体排泄代谢产物,对于肌肉和韧带的紧张起到改善作用。明荷等[12]对7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给予电针治疗,治疗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及关节肿胀指数均下降,RF、ASO和CRP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用电针治疗可使临床康复疗效提高,使炎症反应受到抑制。本研究中观察组用电针联合药物治疗,电针取曲池、手三里、阳溪、合谷、二间、犊鼻、足三里、丰隆、昆仑、丘墟等穴位,辅以阿是穴,其中曲池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具有疏风定痛、消肿散结、疏通经络之功,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有清热解表、疏经通络作用,手三里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上的合穴,有通经活络、调理肠胃作用、阳溪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穴位,有清热安神、利咽明目、行气止痛之功。使用电针配合药物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类风湿因子、抗“O”试验、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甲氨蝶呤、美洛昔康治疗急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药物治疗。

综上所述,急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电针配合药物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类风湿因子、抗“O”试验、CRP水平,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电针
不同时长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镇痛疗效观察
电针基于不同参数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转录因子Egr2/Egr3在类风湿关节炎寒证中的作用机制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类风湿因子阳性是得了类风湿关节炎吗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左振素诊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思路与特点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颈椎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