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模式下中职数学立体几何课程学习研究

2018-09-29 09:32戈妍
商情 2018年39期
关键词:立体几何中职数学翻转课堂

戈妍

[摘要]本文以中职数学苏式课堂教学中立体几何课程学习为例,探究苏式课堂教学创新下,中职数学立体几何课堂教学发展的特点,以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苏式课堂发展的缺陷,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优化苏式课堂的措施,丰富苏式课堂教学的理念,增强苏式课堂教学的可应用性。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应用情况,有助于中职院校借助苏式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数学立体几何教学效果,扩大中职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突出中职数学立体几何课程教学的实践性特征,以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翻转课堂 中职数学 立体几何 课程学习

翻转课堂教学是当前国家教育改革大方向的体现,被广泛应用到中职数学课程教学中,且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被中职教师和学生广泛接受。而且随着翻转课堂教学体系、教学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实现了翻转课堂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创新发展,并与我国传统的苏式教学文化相结合,体现区域中职数学教学的特色。

一、苏式课堂教学内涵以及特征

(一)苏式课堂教学内涵

苏式课堂教学仰赖于苏州独有的风土人情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有着浓厚的区域特色,是基于对苏州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以及教育先进性的相结合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即“苏式课堂”。“苏式课堂”是苏州教育局具有深远意义且极具创意的一举,不仅继承发扬了苏州传统文化,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了苏州人文素质教育内涵,以苏州的文化底蕴托起课堂教育改革,奠定翻转课堂实践应用创新的基础,为中职院校深入的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内容提供创新的参考思路,让更多的中职学生能够感受“苏式课堂”教育的奥妙,并学有所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是苏州教育的受益者之一。因此,发展“苏式课堂”是对翻转课堂教学的创新实践,更是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指导着中职教学朝着区域特色化方向的发展。

(二)苏式课堂教学特征

“苏式课堂”立足于反思。对以为“苏式课堂”教学活动展开深入的思考和总结,并归纳总结“苏式课堂”以文化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不断继承发扬传统苏州文化之时,指导中职数学课堂翻转各项教学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

“苏式课堂”立足于开放。“苏式课堂”注重吸收非苏式课堂的有益成分,尤其是注重对不同历史文化的吸收与创新,在诸多变革创新中“苏式课堂”主动融入历史赋予苏州的文化基础,养护“苏式课堂”更好更快的发展。

“苏式课堂”立足于构建范式。“苏式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体现,课堂是培养创造性品质的孵化床,“苏式课堂”研究的终结,应该是给教育者提炼一些苏式课堂的范式特征,不断扩大“苏式课堂”的外延,形成“苏式课堂”共有的信仰、价值、技术观念等。

二、中职数学立体几何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立体几何教学形式化

中职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有限,学生普遍学习自觉性弱,原有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基础薄弱,且缺乏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爱好,常常导致中职学生在立体几何课堂学习中表现出漫不经心、消极的态度,亦或是转移注意力,在立体几何课堂中选择学习其他科目。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立体几何教学形式化现象严重导致,中职院校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将已有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固化,教师也不得不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无疑形式化的立体几何教学只是简单的将知识内容向学生传达,而没有更深入的结合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立体几何教学。尤其是作为中职学生而言自身学习存在较多兴趣不高的倾向,难以保持长期持续的学习劲头,所以形式化的立体几何教学必然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中职学生数学学习的课堂效果。

(二)教师的立体几何教学思想观念固化

中职教师长期从事校内课程教学,尤其是中年教师缺少校外学习提高的经验,且受到传统讲授式教学思想观念的直接影响,教师已经形成了固化的立体几何教学思想观念,短期内难以转变,加剧了中职学生数学立体几何内容学习消极因素的作用。一方面,绝大多数中年以上的中职数学教师认为学生应该服从教师课堂安排,跟着教师事先设定的立体几何教学场景学习,而不是教师跟着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引导立体几何教学,这不仅浪费课堂教学的时间,而且影响部分学习程度较好学生的学习进度。另一方面,中职数学教师长期以讲授式教学为主的教学,使得教师短期内难以接受和转变“翻转课堂”教学思想,对“翻转课堂”教学理解不深入,缺乏客观的认知,无法灵活应用到立体结合课堂教学中。如针对立体结合“平面基本性质”的教学内容,中职教师多以传统的黑板以及书本教学为主,习惯于向中职学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严重缺乏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能力。

(三)缺乏应用新媒体技术创新立体几何教学的能力

中职学校的基础设施比较陈旧,教师教学的思想观念滞后,长期从事立体几何教学的教师缺乏创新教学的思想意识与新媒体技术支持,继而影响中职数学教师应用新媒体技术创新立体几何课堂教学模式进程的发展。如中职院校缺少微信以及QQ终端系统支持,缺少公众平台的建设人才以及资源,因此,造成中职数学立体几何教学内容单纯的停留在课堂以及课后作业阶段,没有突破教学的时间、地点以及空间的局限性,更加不利于学生及时的补充立体几何学习内容。所以滞后的立体几何教学创新能力,限制了中职数学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学习效果的提升。当然中职数学教师缺乏应用新媒体技术创新立体几何教学的能力,不仅仅来源于中职院校教学创新意识薄弱,教学设施落后,教学重视程度不高,而且教师之间的竞争意识薄弱,对立体几何教学缺乏必要的交流,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进步”,中职教师之间缺少竞争,教师自我提高教学能力的認知停滞不前,直接影响中职数学立体几何教学效果。

三、优化中职数学立体几何课程教学的有效对策

(一)立足于立体几何“苏式课堂”反思教学

“苏式课堂”反思教学帮助中职数学教师更好的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突出学生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从旁辅助中职学生,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学习立体几何内容,全面的了解立体几何教学内容,成为课堂学习主体,可以极大的提升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立体几何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主动认知自身在中职数学课堂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并乐于改进学习态度。如学习立体几何“平面的基本性质”一节中,教师设定苏州园林的建造场景,在简明扼要复述苏州园林的由来以及历史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人文文化教学吸引中职学生主动学习平面相关知识内容,潜移默化的引导中职学生在苏州园林中寻找相交平面以及平行平面的设计,并对这一立体几何知识记忆深刻。这一追溯历史、反思式的“苏式课堂”教学,无疑增添了中职数学立体几何教学的趣味性和文化内涵,具有传承历史文化知识和实现中职院校素质教育改革双重作用。

(二)立足于立体几何“苏式课堂”开放教学

“苏式课堂”开放教学注重吸收有益于中职数学立体几何教学的方法和内容,丰富立体几何教学内涵以及中职数学教育价值观。如“苏式课堂”开放教学将立体几何内容与“VK”新技术相互结合,让中职学生在体验科技赋予人类的奥妙之时,能够更好的应用科学技术学习平面以及空间立体感相关的概念、定理,极大的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立体结合的积极性。也就是说“苏式课堂”开放教学不仅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更加注重对现代科技的吸收应用,具有相当大的包容性,也充分证明了“苏式课堂”教学理念具有先进性和创新性。

(三)立足于立体几何“苏式课堂”构建范式教学

“苏式课堂”构建范式教学立足于创造力劳动成果的不断进步,不局限于已有的教学成就,最大限度的保持创新能力,激发中职数学教师的创造力。如在“苏式课堂”构建范式教学的引导下,中职教师对立体几何平面性质学习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采取多种创新教学方法并用的原则,从根本上继承了“翻转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学模式的优势,又实现与苏州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范式教学创新结构,具有长久促进立体几何教学模式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

四、结论

“苏式课堂”是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继承与发展,且具有相当大的区域特色,是当前中职教育改革的典范,且这一教学模式具有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苏式课堂”最大的特点在与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和构建创新范式教学体系,这对于我国中职数学以及其他学科教学而言提供了创新教学改革的参考思路,具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立体几何中职数学翻转课堂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浅析“向量法”在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