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期的家长辅导

2018-09-29 08:34薛佳
读写算 2018年8期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家园共育

摘 要 入园适应期是指幼儿正式独立地在幼儿园开始集体生活的最初时期,小班新生入园最大的特点就是哭闹、焦虑,这是幼儿在突然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进入陌生环境的表现;随之是新生家长的纠结和顾虑。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同类型的问题,个体的差异也会影响到孩子们是否能很快的接受这样的新生活。这就更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在日积月累的时间里给孩子们一点点的纠正和培养。

关键词 幼儿园小班;入园适应期;家园共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065-01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教育素养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质量以及孩子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我们要让家长知道从孩子的哪几方面着手培养,并且和教师一起对孩子们进行家园共育。

一、孩子的行为习惯

(一)礼貌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开始,往往在第一映像中老师会对这个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孩子也会记得在我说完礼貌用语后老师说我“你真棒!”这样孩子还能带动身边的孩子有一个学一个的过程。

(二)孩子在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时的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因为现在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要有先前预设的想法;假如孩子们在一起游戏时发生了某种意外或者口角,孩子会怎么做;家长又会怎么做?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就能反射出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及家长的教育关键。

(三)培养孩子的日常行为习惯不只是老师的责任和家长在家庭中的延续练习也是有至关重要的关系;我们给孩子留有一定的学习环境;才能培养他们能更完善的品行。随着孩子的长大,品行也会跟随孩子的一生。

(四)孩子是否能注意倾听,别人所说的每一句话;这也是一种礼貌的行为。

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良好习惯的养成不仅是幼儿将来发展的需要,也是幼儿走出家庭适应幼儿园生活的物质基础。陈鹤琴先生曾说过:“人类的动作十分之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大部分是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儿年代,应当特别主张习惯的养成。”刚入园的幼儿,由于缺乏必要的自理能力,和不习惯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受不了常规、纪律的约束,而不愿上幼儿园。因此,教师必须教会幼儿必要的自理能力,让幼儿习惯幼儿园的制度、生活和学习纪律。而常规教育必须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将常规教育溶于各种活动中。

二、孩子的生活习惯

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是方方面面的,多种多样的,但这些多种多样往往就是老师和家长共同需要配合;把一些带有棱角的小毛病变的整齐划一之处;孩子们会在一些不会被注意到的地方留下痕迹;这些痕迹就会跟随孩子很久。孩子能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中慢慢形成的,它贯穿于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需要家长在家中也要像孩子在幼儿园一样。严谨的要求孩子的生活习惯。

例如:今年新生入园有个小朋友叫陈皓轩,从小婆婆带大的,自己能力比较差,不会上厕所、不会吃饭、挑食特别严重。遇上什么事情都说你给我怎么怎么样、你喂我吃饭、你帮我洗手、他就丝毫不明白这些都是他自己应该自己做的事情。就没有自己要做的想法和概念。认为别人帮他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会对某一个人(婆婆)产生依恋、依赖,分离焦虑自然发生。

我坚持要求,日积月累的对孩子进行灌输,这样孩子大脑神经活动才能形成“定型”。这时孩子做起来会感到轻松、自然、舒服、愉快,主动地去做,慢慢形成了习惯。

三、孩子的模仿能力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愛玩,爱学。孩子在3-6岁时他们的模仿能力也是最强的时候,在家长不注意时;孩子就会把你模仿的惟妙惟肖;这样有时大人觉得很好玩,但这样模仿就会被孩子带进幼儿园,被别的孩子继续模仿,所以,我们家长在家中的行为也很重要。

例如:孩子有爸爸在家带时,爸爸一边看这手机,一边抽着烟,没有发现在玩具的孩子也把玩具放在了嘴里,爸爸以为孩子时在咬玩具,其实孩子是在用玩具模仿爸爸在抽烟。如此的模仿会很多,所以我们的家长时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一举一动也是需要慎知考虑的。

四、家访是最快的了解家长和幼儿的有效途径

通过进行与家长面对面的沟通,初步了解家庭结构、家庭成员相处关系、对待孩子教育的态度;初步建立沟通交流的通道;与家长建立初步的情感。同时也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和认知能力;这只是教师单方面对于家访工作实施的目的,而家长在迎接家访时,他们所渴求的不仅仅是这几点,毕竟家长要将孩子送至他们都不熟悉的环境下,因此通过家访帮助初步家长认识,利用家长影响幼儿情绪。引导家长在幼儿入园前做好心理、物质上的准备。

在家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还有个别幼儿焦虑情绪使家长头疼,这部分幼儿把多数是因为家长的“妥协”,“妥协”于幼儿的哭闹,使得幼儿入园过程不持续,针对这些家长深入了解其心理状态,通过与家长约谈鼓励家长在幼儿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坚持送幼儿入园,尽快使其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

参考文献:

[1]何宏灵.学龄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D].福建师范大学,2010.

作者简介:薛佳,专科,初级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猜你喜欢
幼儿园小班家园共育
小班幼儿交往品质的提升及应对策略探究
幼儿园小班装扮区活动材料投放的策略
浅谈幼儿园小班语言的有效开展策略
小班幼儿阅读兴趣培养策略的研究
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途径分析与阐述
在活动中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浅析如何引导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