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英
摘要:有一些教师认为,在运算教学中,没什么道理可讲,只要学生把数学概念、法则和公式背诵下来,再经过一定数量的反复练习就可以达到又对又快,没有必要花时间去讨论这些数学概念、法则和公式背后的道理(即算理)。那么,运算教学中理解算理是否重要呢?答案是肯定的,正确理解算理是逐步形成运算技能、发展运算能力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准方法,注重运用有效的策略,在具体情境、数形结合、自主探索和互相交流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
关键词:算理;理解;策略;运算技能;运算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出:“在基本技能的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步骤,还要使学生理解程序和步骤的道理。”这就是说,数学基本技能的教学应该注重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而对于运算这项基本技能,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怎样运算,而且还应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运算,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正确理解算理是逐步形成运算技能、发展运算能力的前提。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呢?笔者认为,教师要找准方法,注重运用有效的策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
一、注重结合情境的策略
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因此,《标准》提出“结合具体情境”的要求,注重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感受和理解运算的意义。
如:教学“分香蕉”,学生对除法的意义理解比较抽象,教材创设了“分一分”的情境:分12根香蕉,每份同样多,可以怎样分?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并说说图中的数学信息,再組织学生利用学具纸片进行分一分,并想想怎样表示分的过程。有的学生一次分一根,直到分完12根;有的学生一次分2根(图1),每2根1份,能分成6份;有的学生一次分3根(图2),每3根1份,能分成4份;有的学生一次分4根(图3),每4根1份,能分成3份;有的学生一次分5根,发现分2份后,剩余2根,于是重新分成6根1份(图4),能分成2份……在分的过程中,对数量感觉比较好的学生,每次总能恰好分完,部分学生出现有余数的情形,但也能通过调整分得每份同样多。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梳理,这些活动都是将整体分成若干相等部分的活动,这样的问题,都可以用除法表示。
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借助生活经验和亲身操作,在算法与算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二、注重数形结合的策略
小学生对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图画、实物都非常感兴趣,思维很容易被激活。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所学的内容,把运算的原理寓于图形中,由形思数,由数想形,不仅在学生头脑中留下表象,而且会让学生从中获得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
如:教学“分数乘分数”,对于例3: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不少学生通过预习就能知道 × 的计算方法是“分母乘分母,分子乘分子”,但为什么这样计算,很多学生还弄不明白。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样算的道理,在教学 × 时,我设计了折一折、涂一涂、看一看、说一说的活动(图5),学生利用一张长方形纸,先表示出 ,再在 基础上表示出它的 ,然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表示的,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实际上是将“1”平均分成了10份,取了其中的3份,从而是“分母乘分母,分子乘分子”。
通过数形结合,学生根据图联系运算的意义,借助图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路,对算理的理解可谓十分清晰。
三、注重自主探索的策略
学生获取一种数学结果,远远比不上他经历这个过程重要。在运算教学中,教师不要简单地给予学生一个结论、一种方法,而是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操作、分析、归纳出运算方法,自主探索的过程往往就是对算理理解的过程。
如: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先复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出示例题后,学生很快列出算式:7.65÷0.85 =,引导学生观察可知,除数是小数。接着,抛出问题:除数是小数怎么计算?有了复习的铺垫,很多学生想到了把除数转化整数进行计算(图6)。到此,教师是否直接讲解算法,学生再模仿这个方法进行强化训练呢?如此仓促地完成教学,学生理解当中的道理吗?恐怕往后的计算只会是机械套用,依葫芦画瓢。其实,学生有了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经验,可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方法并把过程写下来,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可以询问学生“你们同意这个方法吗?还有什么不同方法……”全班交流算法后,教师再加以梳理归纳,凸显其中蕴涵的算理,从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切实把握。
学生自主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就是寻找“合乎道理”的运算方法的过程。这个过程使运算从操作的层面提升到思维的层面,是发展运算能力的重要内容。
四、注重互相交流的策略
《标准》分别在第一、第二学段提出交流算法的要求,第一学段:“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第二学段:“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学生在自主探索算法后,应鼓励学生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于运算的理解。
如:教学“小数乘小数”,关键是让学生理解,点小数点时要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个关键点,在教学时,我修改了例题中的数字,通过一个问题情境引出了0.3×0.2=?首先,学生们进行了猜想,一部分学生认为是0.6,一部分学生认为是0.06,产生了分歧。接着,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后,再让学生全班交流为什么要这样计算。
学生1:我用画图法(图7),请大家看百格图,这里的3格是0.3,2格是0.2,6个方格就是6个0.01,所以0.3×0.2=0.06。
学生2:把0.3看作是3,把0.2看作是2,3乘2得6,因为刚才扩大了100倍,所以结果要再缩小百分之一,得0.06。
学生3:我还有一种方法,只把0.3扩大10倍,3×0.2得0.6,再把0.6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就是0.06。
学生4:我用竖式(图8),两次乘完相加得006,小数点‘点哪呢?我认为不会是00.6,如果小数点前有两个0,前边的0就没有意义了,小数点前只能有一个0,所以结果是0.06。
虽然学生解释的途径不尽相同,但这些想法中往往蕴涵着学生心目中的算理,鼓励学生互相交流,通过交流引起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学生对于算理的理解自然就会加深了。
总之,数的运算也是讲道理的,不是按照程序机械运行的。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想方设法,运用有效的策略使学生理解算理,才能让学生不仅知道运算的方法,而且知道驾驭方法的原理,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算技能和发展运算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徐斌.把握基本矛盾 走向有效教学——“数的运算”备课解读与难点透视.人民教育,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