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新工科建设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探析

2018-09-28 10:37于津婉刘胜辉
东方教育 2018年27期
关键词:新工科人才培养

于津婉 刘胜辉

摘要:本文探析了对接新工科建设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路径,首先以“新工科三部曲”为切入点分析了新工科对工程应用型人才提出的新要求,选择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模式选择、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运用、学业评价、师资队伍建六个方面探析了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意见。

关键词:工程应用型人才;新工科;人才培养

信息化浪潮对接工业发展,重塑了全球制造业的格局走向,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当务之急,尤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地方高校和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正值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探索转型发展道路之际,新工科应运而生,新工科是在之前的工程教育模式基础上对接新战略、新经济而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改革。新工科的提出为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新方向。

一、新工科对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21世纪,第四次工业革命所引发的新经济深刻影响了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据《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达750万人,由此呈现出我国人才培养与新经济发展有所脱节的短板[1]。新经济背景下,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进行[2],无论是新工科的热烈讨论还是应用型高校建设的如火如荼,目的都指向人才培养趋势——响应国家重大战略、对接新经济、满足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人才国际竞争力等方向。

新工科建设提出的新型工程人才标准与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标准在多个方面目标一致。工程应用型人才不同于技术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应用型人才,是学术与技能、工程与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其核心是“应用”,意即对接产业和行业需求,其具备较强科技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3]。工程应用型人才满足的正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新工科建设作为高等工程教育的新一轮变革,对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一)标准

新工科建设立足国际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前沿,以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为契机,我国积极推进工程教育认证,以面向未来和领跑世界为目标,打造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标准[4]。新经济背景下,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标准也要随着市场变化而更新迭代,走国际互认道路,紧跟前沿标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通用标准的基础上更加关注行业标准的更新,同时对标准制定的国际化要求更高。

(二)人才培養模式

新工科建设响应国家战略,对接行业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围绕新工科的新指南,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胜枚举,如信息化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等等,而对于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为主,推动产学研用紧密合作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同时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目标等实际情况在应用过程中,多种模式协同合作,互有交叉,以适应工程应用型人才发展方向。

(三)课程设置

新工科建设要求将产业和技术的前沿内容引进教学,推进科教结合,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行业对接紧密的工程应用型人才更应关注产业需求与行业发展趋势,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课程设置,更新知识体系不是简单的增删教学内容,这要求课程设置中对实践课程、通识课程等的有机联系性有很好的把握,对于行业前沿及发展趋势有很好的掌握和预测。

(四)教学方法

科技革命发展迅速,教育与信息化紧密融合,教育方式丰富化,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新工科建设同样需要创新工程教育方式,其关键是更加关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紧密结合信息技术发展,推动产学研用多方协作。

(五)学业评价

新工科建设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作为自主学习的主体,其学习成果的检验要求倾向于人性化、个性化、多样化,即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不仅局限于学业成绩,将添加更全面的不可量化指标,包括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这要求学业评价在应用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多种作用,不能局限于等级划分这一功能。

(六)师资队伍建设

无论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还是教学方法的创新,其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建设的支撑,新工科对于教师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兼具扎实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背景。尤其在当下,互联网发展改变了人们获得知识技能的方式,同时影响着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工作重心不再局限于传授知识,答疑解惑,更多的是引领学生掌握终身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这对于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要求则更高。

二、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一)标准

1.国际化。

提高人才的国际竞争力需要制定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标准,高校可以参照《华盛顿协议》相应条款,结合高校自身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通过持续改进,结合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s-Based Education,简称OBE),以人才培养标准为导向,完善相应评价机制来实现人才质量的提高。

2.对接行业。

依据现行的工程教育认证制度,把握通用标准、行业标准和学校标准之间的关系。基于通用标准,将行业标准作为人才培养标准,关注行业人才需求变动,再根据高校自身定位,专业特色等对标准进行增删修订,形成适应本校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这是一个可持续改进的,动态调整的过程[5]。

(二)人才培养模式

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合作教育至关重要,新工科建设中强调的不仅是单纯的校企合作,拓展到以政府为主导,校企合作为主体并加强高校与研究院所合作的多方合作模式,目的在于协调多利益主体的关系,争取社会各界资源,构建多主体协同育人模式。

1.政校合作。

首先,当工程教育模式涉及到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时,需要通过政府的统一规划、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各单位之间才能建立良好的合作秩序。另外,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主力集中在地方本科院校,因此在政校合作中要满足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政府与高校共同打造优势特色专业,开发重大产业化技术,解决地方经济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在地方人才引进政策上,政府可以加大力度扶持人才强校,一方面防止本土人才流失,一方面吸引外来人才工作。

2.校企合作。

首先,确认校企合作中的桥梁角色,其既了解科学研究体系,又了解商业运作规律,能够整合双方信息,将合作项目引入正确的发展方向,在培养学生基础上获取相应的投资收益。

第二,合作企业需要具有行业代表性并且拥有完备的校企合作机制,其合作内容要与学生专业紧密相关,让学生能够收获真正行业前沿的知识和实践能力。

第三,企业要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计划,与高校课程共建、专业共建、学院共建,将产业需求转化为教育资源,为高校提供教学内容、工具平台及教育服务。

3.校研合作。

工程应用型人才虽然不同于研究性人才,但也区别于高职高专类学校培养的技能型实用人才,它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更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6],其科研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具体实施办法是建立高校与研究院所之间的合作,由双方组成校研合作机构,明确运行机制,有效利用科研院所前沿的行业知识资源,共同制定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校研合作稳定后,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建立合作,成立以学校、研究院所为核心,多家相关企业参加的产学研合作机构,进行人力资源培养、技术攻关等多方面的合作[7]。

(三)课程设置

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依托于行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复合性和跨学科。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实践课程的设置。

课程的设置既要突出现代工程专业的实践教育环节,同时也要保持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要求从学生应用能力形成的规律出发,合理设计分层分类的实践教学。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课程,实现教学、实践、培训一体化,通过实习实训将理论应用于实践。通过课堂理论知识与课外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锻炼学生灵活的学习能力,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迅速的常态。

2.完善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融会贯通以及人文素质的拓展教育,使学生成为有责任、有知识、有能力的现代复合型人才。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通识教育对专业教育的支持作用,整合优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支持多学科交叉融合。其中包括加强基础科学教育和人文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跨界整合能力,以适应发展迅速的新经济文化。

3.建立课程内容更新机制。

时刻关注新经济发展,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及时将新工科学科的前沿知识和相关学科交叉内容纳入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主动更新前沿课程内容,这对教师工程素质的要求较高,同时涉及到高校对与社会发展动向的把握,实施人才需求预测和学生专业倾向分析制度,加强就业市场调研和跟踪研究。

(四)教学方法

新工科建设着眼于工程的实践特征,致力于打破科学壁垒和闭门造车的传统,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正是“实践”,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理念。

具体教学方法互有交叉,如基于项目的学习、PBL学习、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案例教学、模拟仿真教学、合作学习等等,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是多种方法协同作业,选择教学方法要明确目的,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基于项目的学习、模拟仿真教学等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通过PBL学习、案例教学等提高學生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围绕学生具体情况,丰富教学方法。

2.信息化教学。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打造线上教育新模式。目前国内多数高校拥有独立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其具有教学内容组织与管理、互动答疑、教学评价与评测、学习社区、学习分析、课程管理等丰富功能,可以支持包括网络辅助教学、网络混合式教学和纯在线课程等不同教学模式。平台的发展方向要以学习者为中心,支持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支持教师开展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充分利用3D技术、增强现实、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支持研究性学习[8]。

(五)学业评价

学业评价常被误解为结果鉴定,评价的量化直截了当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等级划分,这样的评价很难系统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及能力,且难以形成长效的持续改进机制。对于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通过学业评价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一学生发展为中心,弱化评价的结果鉴定作用。要想使学业评价真正对学生的学习起进步作用,必须最大限度地挖掘评价应该发挥的多种功能。

1.学习方向指引。

高校可以通过建设学业咨询与指导中心,充分利用网络社区和在线平台资源,为学生在探索体验学习中提供及时的方向指导与疑难问题解决,帮助学生指引正确的学习方向。

2.综合的学业评价办法。

学业考核与评价的方式需要多元化构建,鼓励除学习成绩外其他能力的培养,如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管理能力等。另外在形式上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课内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开放性的形成性考核方法,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去探索学习,宽容失败,肯定学生在学业上取得的进步,其鼓励形式可以是传统的学业奖金也可以是以会议形式召开的进步表彰[9]。

3.持续改进。

有效利用大数据技术,个性化地给予每个学生针性的学业评价报告,使学生客观地认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引导其制定持续改进的学习计划。

(六)师资队伍建设

1.打造“双师型”队伍。

在观念上更新师资队伍建设中唯学历、唯学位思想,更加关注教师的工程背景和实践经验,建立"专兼共生"弹性教师管理制度,拓宽招聘来源渠道,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在制度上,积极建立教师实训能力培养机制,定期对教师开展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实践训练。例如岗位置换制度,在校企合作中,聘任行业专家到校任教,置换青年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以此更新教师的工程知识结构,培养其工程实践能力。

除教师个体的“双师”素质外,可以建立双师结构团队。例如一些教师理论教学能力强,但实践技能方面达不到双师素质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由校内教师负责理论授课,实践课程则由行业专业人才负责,其形式更具灵活性。

另外,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多样化教师交流平台,包括校内交流平台、校企交流平台、校研交流平台、政校交流平台等。通过交流平台,融合多学科知识技能,了解企业用人需求、社会前沿科技、国家战略政策等。

2.动力机制。

应当将学校、学生的发展同教师的发展结合起来,使之能够在追求自我目标的同时也能积极为学校发展和学生的未来考虑,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高校应鼓励教师参与教改、提供培训与发展机会,鼓励教师参与学校教学改革和建设,参与知识结构更新培训、前沿工程实践研究、企业工程实训、国内外同行学术交流论坛等等,这些可以通过实施“实践型”教师培训计划、成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举办论坛与会议等形式来实现。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实践型师资的培养与引进,许多高校教师缺乏真实的工程实践经验,这是制约着课程改革向工程轴向转化的重要原因。

3.考核激励。

考核是外在压力,但也能转换为内生动力。教师考核小组的主体要多元化,要求不仅包括主管领导的参与,也包括同事、学生的参与。考核标准的制定要与人才培养总体目标与阶段发展进行有机联系,注重考核过程性评价,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形成一个可持续改进的考核机制。

参考文献:

[1]佘颖.《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印发[N]. 经济日报. 2017-02-15(003).

[2]高教司. “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01): 10.

[3]干洪徐, 達奇. 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06): 44-48.

[4]高教司. “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天大行动”)[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2): 24.

[5]林健. 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 中国高等教育, 2010(17): 32.

[6]王凤领, 张波, 巫湘林, 何顺. 应用型本科软件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计算机教育, 2018 (05): 76.

[7]刘志军, 李德新, 齐巧丽. 校研合作初探[J]. 商场现代化, 2007(18): 247.

[8]黄俭. 以互联网思维引领我国的“互联网+”教育战略[J]. 中国电化教育, 2017(1): 99-104

[9]林健. 新工科建设: 强势打造“卓越计划”升级版[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03): 31-33.

基金项目:行业特色型高校新工科实践研究(17JDGC023)。

作者简介:

于津婉(1992- ),女,辽宁东沟人,哈尔滨理工大学,在读硕士。

刘胜辉(1961-),男,黑龙江海林人,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新工科人才培养
“新工科”背景下职业院校工程技术教育改革创新的思考
“新工科”建设的五个突破与初步探索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