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标”“六步”,妙记诗词

2018-09-27 10:44刘会然
关键词:学习方法记忆

刘会然

摘 要:背诵经典,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但记忆方法不当,徒增学生厌烦。采用“三标”“六步”法妙记诗词,会让学生的背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迸发背诵的热情,获得背诵的乐趣。

关键词:诗词背诵;学习方法;记忆

“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华经典诗文是民族文化的瑰宝,诵读经典,可以从中体会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汲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

“诵千古诗词,铸诗意人生。”可在校园中,很多学生却因为背诵经典大伤其脑,多读而久不会背,进而对经典诗词产生厌恶情绪。产生这样的结果,其原因固然与学生的主观努力有关,可“成功一定有方法”,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方法指导,会让学生的背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生发诵读的热情与乐趣。

“三标”“六步”,妙记诗词,是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通过多届学生的实践,证明其能有效提升学生背记诗词的效率。

一、“三标”

“三标”,是就每类诗词背诵重复次数的合理标准而言的。

一首诗词的诵读,不是重复次数越多越好,而是要有合理的次数标准。超过了合理的标准,就是效率低下。有了合理的标准,就可以检测学生的背诵处于哪种效率层次,进而有目的地提升背诵的效果,起到矫正改进的目的。

笔者以为,根据篇幅的长短,背诵诗词可有以下“三标”:

一是绝句(含小令,短小的诗、词、曲等)诵读次数的三个层次:3—5—8。意思是:诵读1~3遍能背为高效;诵读3~5遍能背为中效;诵读5~8遍能背为低效;诵读超过8遍才能背为无效,需要及时矫正或改进态度和方法。比如,吴均的《山中杂诗》、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可以依据上述标准检验不同学生的背诵效率。

二是律诗(含中调,中等篇幅诗、詞、曲等)诵读次数的三个层次:5—8—12。诵读1~5遍能背为高效;诵读6~8遍能背为中效;诵读9~12遍能背为低效;诵读超过12遍才能背为无效。比如王勃的《滕王阁诗》、苏轼的《定风波》等,可以依据上述标准检验不同学生的背诵效率。

三是古体诗(长篇古诗词,含短小的文言文等)诵读次数的三个层次:8—12—18。诵读1~8遍能背为高效;诵读9~12遍能背为中效;诵读13~18遍能背为低效;诵读超过18遍才能背为无效。比如《蒹葭》《木兰诗》等,可以采用这一标准。

当然,这个标准适合的是大部分学生,对特殊的学生,可作适当调整。

二、“六步”

确立标准后,就要实施背诵的合理步骤了。系统的背诵可以分为下面“六步”:

第一步:深度理解

很多学生,拿到一首诗词,就开始迫不及待背记文字,而不是先去理解诗词的内容。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背诵前可以参照课文注解或查找资料,先了解诗词大概,了解越深刻,背记的效果会越好。这好比对一个熟悉的朋友,从侧面就可以认出来,这就是深度了解的结果。

以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为例,有学生一看题目,就被吓到了。其实,我们可先结合资料,深度理解其背景。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也写诗作答。这首诗就是刘禹锡酬答白居易的。首联“凄凉地”“弃置身”,概写自己谪守巴楚、渡尽劫难的经历;颔联“闻笛赋”“烂柯人”,借典故感叹旧友凋零、今昔异貌;颈联通过写“千帆过”和“万木春”,蕴含新陈代谢的哲理,是此诗的重点句;尾联顺势而下,请白氏举杯痛饮,借以振奋精神。全诗显示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理解了“凄凉地”“弃置身”“闻笛赋”“烂柯人”等生僻词的内涵后,背起来就容易了。

第二步:广度联想

诗词,往往是篇幅短小,内涵深邃。简短的语句,往往充满诗情画意。学习诗歌,最重要的一个方法是联想(想象),通过联想(想象)将字面意思拓展成一幅广阔的画卷。同时,前后词句的关联,也有助于背诵的效果。所以,在背诵时,我们要展开联想的翅膀,前瞻后顾,形成画面,提高形象记忆能力。

以柳宗元的《渔翁》为例,其中“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一句,极具画面感:风烟俱净,朝晖照亮了山峦,这位渔翁也该驾着他那一叶扁舟出现了吧?然而却不见其人,正当你凝眸远望时,忽然一声欸乃摇橹的欢快渔歌自山间传来,你禁不住心头喜悦,正准备一睹仙颜,那歌声却又飘然远去,消溶于满目绿色之中了。背诵诗词时,有了联想和想象的融入,诗歌才会充满诗情画意,韵味迭出。

第三步:极度专注

背书是一种需要高度专注力的精神活动,所以要潜心贯注,心会神凝,做到心无旁骛。如果三心二意,左顾右盼,花再多的时间也是做无用功。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这样描写寿镜吾先生:“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经典诗词就是极好的文章,必须要用这样一种心无旁骛、醉心沉浸的专注态度,方能得其妙,品其韵。

第四步:适度重复

必要的重复,是背诵诗词的要求。朗朗上口,就是不断重复的效果。这好比口头禅,就是经过很多次的重复,不经意间就能脱口而出。心理学上有个观点:记忆的深浅不仅与刺激的强度有关,也与重复的次数直接相关。在一定条件下,重复的次数越多,记忆就越深刻。当然,为了提高背诵的效率,重复也要适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适度的重复,是背诵诗词的有效途径,也是理解诗词的必要手段。

第五步:分解记背

很多人背书都是从题目、作者、第一句读到最后一句,反复循环。其实,这种首尾背诵法是低效的背诵法。背诵诗词时要善于分解,由简到难,从词、句到段再到篇,循序渐进。心理学家米罗曾用实验证明:每人平均一次记忆的最大限量在7个左右的数字或单词。因此他把这个数字称为“不可思议的数字7”。如背诵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可以先分解成离开故乡、来到楚国、船上所见、怜别故乡四个层次来记背,然后再串联成文。化整为零,逐句突破,融合全篇,是背诵诗词的重要手段。

第六步:画“正”促背

现代人,都追求生活的“仪式感”。《小王子》中的狐狸说:“(仪式)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仪式感就是找不同的存在感。在背诵时,我们可以在诗词的题目旁,画“正”字计数。读一遍画上一笔,每画一笔,说明自己认真背记过一遍,有存在感。这样做看似麻烦,但对照“三标”,能够让自己产生紧张感。适度的紧张感,会促使自己提高背诵的效果。这就好比去银行取款,只有三次输密码的机会,所以大家对记忆密码都很慎重,记得也很牢。

当然,上面介绍的“三标”与“六步”不是割裂的,“六步”也不是有严格的先后顺序,而是需要有机融合。学生如果有意识地去训练,经过一段时间后,背诵诗词的效率定会提高。训练到了一定的程度后,就可以忘记所谓“三标”和“六步”,因为已经达到“无法胜有法”的境界了。

猜你喜欢
学习方法记忆
夏天的记忆
记忆中的他们
小学英语复习的方法与技巧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心得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析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意义及学习方法
记忆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