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与捡拾

2018-09-27 10:44项香女
关键词:作文评价高考作文

项香女

摘 要:贴着命题要求写作,是考生写作应守的规则和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就2018年的浙江高考作文题而言,历史上的和今天的“浙江精神”是前置的论点,成为考生写作的方向和主要内容。此外,体验和反思也应扣住这一内容,包括内容和结构上的前后照应。抛弃了材料的内容特质,就需要捡拾弥补。

关键词:高考作文;作文评价;论证

2018年全国8道高考作文题,大部分都紧扣时代脉搏,体现时代面貌,弘扬时代精神。浙江的“浙江精神”是8道题中历史的纵深感、时代的鲜活感、考生的代入感、地域的明确性最强的一道题,也是被认为最贴政治、最高大上的一道题。尽管这道作文题被许多中学教师诟病,但从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来看,话题本身是否高大上、是否符合主流意识、是否弘扬正能量倒是次要的,而且在阅卷过程中,话题对考生语文素养的透视、知识结构的扫描、写作能力的探测还是比较彻底而明显的,阅卷老师因考生的思想、文采俱佳而欣喜,也因考生偏离写作要求而扼腕,为考生有写作能力却没能充分展现水平而惋惜,尤其为考生能独立思考却抛弃了材料关键处而导致低分而痛心。

在那么多考场作文中,《请勿随意抛弃浙江文化》一文的评分颇值得探讨。文章如下:

请勿随意抛弃浙江文化

也许是王小波的那句“一切都将无可避免地走向庸俗”撼动了我,使一个站在人生新起点的我,突然感到迷茫。

我生在浙江,长在浙江,曾以为自己对浙江了如指掌,而当我站在人生的这一高度上时,回头却什么也看不见。是的,浙江这片土地曾孕育过多少形形色色的“浙江精神”啊。可如今,剩下的却只有满目疮痍的浙江传奇,而其身边苟延残喘着的,却是浙江文化。

说好听的,是浙江文化与时俱进了,但人们看到的永远是其被保留的物质性、技巧性的“文化”,也就是说,本该根植于浙江人骨子里的浙江文化却在被抛弃,而失去了這种底蕴的精神还能称为“浙江精神”吗?又还能与先人的思想并驾齐驱吗?

我想是不能。与其他省市相比,浙江的文化固然悠长而美妙,但令人可惜的是,浙江人在近代却极力在经济上寻找发展的突破口,而把浙江文化晾在了一边,“浙江精神”仿佛成了口号。

我不能否认浙江在文化方面作出的努力,但问题是:这足够了吗?浙江将文物关进铁笼子的事例不少,游人在古物上刻字的新闻更是多,而从中可以看出的是有关机构对文化的理解的浅薄以及人们对于文物的不尊重。

自然,这类新闻在全国各地都有,但这并不意味着浙江就可以置之不理。既然浙江坚守自己的“浙江精神”,那便要将其落在实处,成为真正的精神。

再者,便是教育。人们相信,浙江实行的是一种应试教育,孩子如果生于一个普通人家,长辈对其的期望便是考上好大学,再加上现下人们对于理科的重视,致使出现孩子不知谢灵运是谁、王国维为何人的现象。

浙江人对自身文化的淡漠导致了这种情况,也容易扭曲他人对浙江的印象:知道温州人的财多却不了解其景美。

在发展的同时,浙江也许该考虑下对浙江文化的真正保留了,我希望自己为浙江而骄傲,不仅是因为他的经济,更因他深厚的文化底蕴。

所以,请勿随意抛弃浙江文化,人们是不愿看见浙江文化只剩躯壳的,请让浙江文化与浙江精神能再次契合,请避免浙江走向庸俗。

这篇作文,一评是29分,二评是39分,三评是32分,如果从匹配的角度看,最终得分应该是:(29+32)÷2=30.5分。但文章进入了仲裁,最后得分是49分。

按照笔者的理解及此次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材料中的地域性因被反复强调而凸显其重要性,可以说,有多少“浙江”就给考生预置了多少限制。“浙江”成为作文中必要的前置条件甚至是标签,“历史”“精神”“文化”“故事”“传奇”等,都要冠以“浙江”的地名,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故事、传奇要入文,都应是浙江人的从“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传承和发展,并且得有“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的滋养。在这样的前提下,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上,要贴着“浙江精神”,说体验,谈思考。在高考这一特殊的时刻、考场这一特定的环境,对着限制极多的作文材料,考生有独特的体验和独到的思考是非常可贵的,甚至是令阅卷老师感动的。从限制中挣脱需要勇气,在人云亦云时高蹈更需要智慧,但如果不找到准确的方向,不紧扣受限制的条件,抛弃了不该抛弃的,这种“勇气”和“智慧”就有可能适得其反,甚至导致连基本的分数也不能得到。从《请勿随意抛弃浙江文化》一文来看,这位考生的思考既无来处——抛弃了材料中的“浙江精神”,亦无去处——不知如何去改进完善,即使提到,也是笼统空泛散乱的。应该说,这位考生是幸运的,因为仲裁,阅卷组长会仔细批阅而且让同伴一起判断甚至会递交大组讨论,给予比较合理的分数。那么,这篇文章初评得分29,其问题在哪里?

一是没有充足实在的“浙江的故事(传奇)”。考生说自己虽是浙江人,生活在其中,曾以为对浙江“了如指掌”,但现在是“什么也看不见”。也有可能正是这种“什么也看不见”,所以全文基本上没有具体的浙江故事或传奇,有的是笼统的“满目疮痍的浙江传奇”,即使提到的也相当空泛,而且基本上是反面的,如“将文物关进铁笼子”“游人在古物上刻字”“对理科的重视不知王国维”等。这样笼统的概述尽管有“浙江”的标签,但如果去掉“浙江”这个词,这样的故事全国通用,那么,浙江故事的特质就没有具体体现。

二是没有明确特定的“浙江精神”。考生对自己生身其中的浙江“突然感到迷茫”,对于曾孕育过的形形色色的“浙江精神”现在因“失去底蕴”有种失望,认为不能“与先人的思想并驾齐驱”,“仿佛成了口号”,所以,对于一些如“将文物关进铁笼子”“游人在古物上刻字”之类的全国都有的新闻,考生希望浙江不能“置之不理”,浙江要“坚守自己的浙江精神”,“将其落实到实处,成为真正的精神”。抽取考生文中的“浙江精神”,没有一处提及材料中总结出来的历史上的“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或当下时代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实质性内涵的任何一方面,“浙江精神”成为空洞无物的“虚空”。

三是没有落到实处的“浙江文化”。文化有如一方水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又如空气,它无所不在,在其中的人呼吸着却不知觉。在所提供的作文材料中,浙江文化并没有具体的所指,只有一个“与时俱进”的定语,她的功用是“滋养”一代又一代的浙江人。可能因为没有具体所指,考生在文中也没有实指的浙江文化内涵,却认为浙江文化是“物质性”“技巧性”的文化,只顾及了“在经济上寻找发展的突破口”,对“文化的理解浅薄”,把“悠长而美妙”的浙江文化晾在一边,甚至是“抛弃”,考生“不愿看见浙江文化只剩躯壳”,希望“请勿随意抛弃浙江文化”,呼吁“让浙江文化与浙江精神能再次契合”。我们梳理考生在文中有“浙江文化”的文句,就会发现考生并没有理解浙江文化在此材料中体现的是“与时俱进”的特征,所以,考生貌似在写浙江文化,其实,考生指向的所有的“浙江文化”是“重视”,整体上“保留”“勿弃”。

总的看来,考生对浙江故事(传奇)、浙江精神、浙江文化是缺少明确而切实的把握的,不过,即使是这样,我们依然欣喜于考生对上述内容有自己的思考。在观点前置、只有认同缺少质疑的芸芸众“文”中,这种质疑和思考显得非常可贵。可惜的是,作者抛弃了浙江精神的具体内涵,思考没有依凭而失去了方向,更不能将材料中相关的内容落到实处。

那么,如何改进与提升,摆脱这么“悬”的文运,使文章直接被认可,甚至直接进入50分以上?

一是要有贴着“浙江”的思考方向和反思内容。按照材料中所说的从历史上的“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发展到今天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考生可以首先认可这种浙江精神,打通歷史上的浙江精神与当下的浙江精神的内脉,找到继承和发展的相关处,然后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切身体验,找到反思浙江精神的前生今世这一方向。如“干在实处”,是“务实”和“知行合一”精神的发展,从汉代王充(浙江上虞人)的“实事疾妄”态度,到宋代永嘉学派的“实事事功”主张,再到当下“以实干论英雄”“撸起袖子加油干”等,只有干在实处,才能收到效益,但当下的许多“务虚”令人担忧:浙江街道上随处可见的标语,我们的学校里随耳可闻的口号,各种应付式的检查,甚至是数字虚报、学术造假,“务实”教育铺天盖地,付诸行动寥寥无几,“干在实处”的“务实”精神似乎不合时宜,似乎被抛弃。又如“走在前列”,它需要假设、论证、试验,并且要以“干在实处”作为基础,没有这些,“走在前列”便没有根据和保障,甚至可能走向虚妄,这样的“走在前列”就是一种冒险,甚至是蛮干,冒险是要付出代价的,有时不只是自我的代价,还有可能是连同别人的代价。当下浙江的高考改革,正如有人说的“没有试点,全面推开,小白鼠就开始涉水渡河”“除了语数,各考两次,多沉重的负担啊”“高一便有高考,我们赶得太急”等,这样的走在前列真是值得我们反思。但是,此文的考生却以虚无主义态度否定了浙江精神,全文也不见被认可的浙江文化,连浙江故事和传奇也没有,自然就找不到反思的对应点,于是,思考和质疑失去了方向,也没有相应的内容。

二是要对呈现的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改进措施。任何文章的写作,都要讲求上下的对应、文脉的畅通,论述类文章写作尤其要强调这种内在的逻辑联系。既然反思了存在的问题,那么,就该有围绕问题的改进措施。考生如果有这样的思维层次,就会注意到写作时文章结构的上下对应和内容的前后关联。比如在上文反思到浙江高考改革的问题之后,具体措施可以拿2018级的改进措施作为对应的论证,如学业水平考试两次改一次,选考科目的高考必须到高三才能考等,浙江相关部门总结了高考改革一轮后的经验与教训,根据浙江省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这也体现了 “务实”精神。按照这样论证的思维,既有内容上的呼应点,又有结构上的照应处,更重要的是有浙江务实精神的具体行动,阅卷老师就能判断出考生的思维严谨性和周密性,且是紧扣材料“浙江精神”的,应能进入一类卷(55分以上)。

三是要有考生自我的代入感。从作文要求来看,“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一定是作文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在阅卷标准设定时,“作文有没有体现考生的体验和思考”是一项主要的指标。从这位考生的作文来看,体验与思考是丰富的,字面上有“浙江精神”和“浙江文化”,也有“浙江人”“温州人”等,但因为没有具体的精神内涵,所以文中体验到的内容、思考到的精神或文化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在数落、在批判,没有想到自己作为浙江学子,既有对浙江精神的认同感,又有承接浙江文化滋润更好地贡献于浙江的责任感,还要有完善浙江精神的使命感。所以,考生应该在文中将自己的主人翁身份代入,通过体验与反思,呼应上下的内容,照应前后的结构,保有理想,务实而行,勇立潮头,决不抛弃浙江精神与浙江文化。

如果按照上述的分析和校正,我们就可以看出全文在内容的地域性、结构的对应性,甚至语言的严谨上,都属于上上之文,定能进入一类卷。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看别人的文章,可以作自己的指引,但仅是看,仅是“知”是不够的,学生必须要以务实的精神“行”,自己去尝试写作,尝试修改,尝试总结,干在实处,贴着可感的浙江文化,贯彻着特定的浙江精神,捡拾有特质的浙江故事,核准对应点,呼应上下文,这样才有可能走在作文高分的前列,才有可能立于语文高分的潮头!

猜你喜欢
作文评价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强弱之辩——2021年江苏高考作文述评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高考作文两关注
让互批成为作文评价的有效路径
关于初中作文教学评价的思考
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
小学作文评价问题与建议
巧借作文评价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研究
学生作文评价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