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个性化学习主要是指高中生根据自己的思维特长与发展需求而展开的,能够体现学生个性特点的学习活动,这类学习模式以高中生的现有信息技术水平为基本依据,旨在让高中生在习得基本的信息技术课程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获得拓展发展,使学生实现异步进步。本文将从以网络资源促进自学、以分组分层缩小差异、以拓展练习提升能力三个角度来分析个性化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有效落实策略。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个性化学习;策略分析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而高中信息技术具有承上启下的学科特点,既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进一步拓展,也是为未来高等教育打基础的重要时期。而以个性化学习来组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能够更加有效的开发学生潜能,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水平,是让高中生实现创新成长的必经途径。尤其是高中生处于信息时代生长环境之中,他们或多或少的都已经习得了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所以教师更需要以个性化学习来为学生制订针对性的成长计划。
一、 以网络资源促进自学
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与多元化几乎能够满足高中生的各种学习需求。就目前来说,高中生几乎可利用网络视频、网络教学课件、信息技术学习网站等多种途径来完成信息技术知识自学任务,而这种做法也是提升高中生自学能力与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的关键活动。以网络资源促进自学,也就成为高中生实现个性学习的基本途径。
就如在“信息技术及其发展”一课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入门学科,理论知识众多,但学习难度较低,学生可通过资料收集与分析来总结出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整个发展历程有什么特点,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可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前沿技术来分析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走向。为此,笔者要求高中生在课前收集信息技术科学发展史资料,让高中生总结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以及每次信息技术革命所取得的显著进步。学生可结合教材内容,以网络资源作为知识补充,归纳完善知识结构。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将给学生充分的展示时间,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与共享自学信息,以此整合小组信息,进而再在全班范围内予以展现。
二、 以分组分层缩小差距
分组分层教学主要是根据高中生信息素养差异水平而组织的学生合作学习活动,以“隐性分层,显性分组”为基本特征。以分组分层方式来组织高中生参与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为了让高中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相互借鉴,进而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实现共同进步。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分组分层教学需要以高中生的个人学习能力与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作为基本的分组依据,以“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来保证每个学生的参与性。
在“获取信息的方法”一课中,笔者将5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鼓励他们在组内相互学习。实际上,绝大多数高中生都有通过网络引擎而检索信息的学习经历,虽然以娱乐信息为主,但是这个生活经历却为本课学习打下基础。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十分擅长利用搜索引擎来检索学习资料,对于这部分学生,笔者要求他们担任小组长的职位,向本组组员介绍他们是如何利用搜索引擎来进行分类检索、关键词检索的。在分组分层活动中,各个小组都应制订一份详细而具体的学习计划,阐述各个组员的分工、本组的信息检索计划以及检索结果,如检索目的是什么?本组所选择的检索方式是哪一种?每个人的学习职责是什么,完成的如何?当学生确定分组分层活动计划之后,便需展现方案,若方案可行,便可按计划学习;否则,则需进行调整,再予以落实。
三、 以拓展练习提升能力
拓展练习主要是针对高中生自身信息素养水平的高低而组织的个性化学习活动,是每个高中生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而参与的超出课本教学之外的深层学习活动。就目前社会来说,高超的信息素养水平是现代人寻求发展的基本能力,教师也应以开放性的教学心态来鼓励高中生在课后根据自主需要来参与拓展提高训练,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完善自身的认知能力与学习技能。
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笔者十分尊重高中生个人的学习需求,并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就比如在“信息加工”一课中,有一部分高中生希望可以掌握能够同时处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的处理方法,渴望更深入的学习信息加工技术。对此,笔者除了会根据教材需要来讲授予演示文字、数据、图的加工处理方法之外,还会给学生推荐一些目前十分流行的图像处理技术软件,鼓励学生在课后根据网络教程展开拓展学习。除了教材内容之外,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有着自身明确的学习需求,比如有的学生希望学习网络编程,有的学生渴望获取美工技术等,对此,笔者会定期收集学生“民意”,以校本课程作为拓展学习依据,让高中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以便促使高中生的个性化成长。
总而言之,个性化学习是“面向大众”的教育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为学生作为“完整的人”“全面的人”的需要而服务的。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學中,教师也必须要尊重每一个高中生,以个性化学习模式来促进高中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借助生活化教学理念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J].电脑迷,2016(09).
[2]孔维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之初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12).
[3]苏兴龙.信息技术课生活化教学尝试[J].吉林教育,2008(30).
作者简介:
宋培君,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