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和肿胀负压抽吸术治疗腋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

2018-09-14 03:32周长凯
中国医疗美容 2018年8期
关键词:腋臭横纹汗腺

项 铁,周长凯,姚 建*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江苏 南通,226001)

腋臭又名臭汗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主要认为与腋窝大汗腺分泌功能异常有关,汗腺过度分泌的产物经细菌分解为不跑和脂肪酸,产生一种特殊臭味[1]。该病还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青壮年女性较为多见。虽然腋臭并不影响患者功能,但由于该病表现为腋窝下难闻的气味,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甚至对患者的心理和精神造成巨大冲击[2]。目前,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方法较多,各有利弊。故寻找安全有效治疗腋臭的方法成为临床的重点和难点。本研究以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102例腋臭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和肿胀负压抽吸术治疗腋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指导临床。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102例腋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剥离组(n=51)男21例,女30例,年龄20~45岁,平均(30.21±6.48)岁。抽吸组(n=51)男22例,女29例,年龄21~44岁,平均(29.8±6.45)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1.1 诊断标准 参照《皮肤性病学》[3]中的腋臭诊断标准:腋窝常有一股刺鼻的臭味,夏季更明显。根据Park分类标准[4]可分:Ⅰ度:仅在体力劳动后有轻微气味;Ⅱ度:距离腋部1米以内可闻及气味;Ⅲ度:距腋部1米以外即可闻及气味。

1.1.2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临床资料完整,年龄20-45岁;(3)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3 排除标准 (1)合并精神性疾病,无法配合治疗者;(2)既往腋臭手术无效者;(3)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4)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肾功能障碍者。

1.2 手术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均行血常规、心电图、胸片、凝血功能、血生化等术前常规检查,女性避开月经期。

1.2.2 手术步骤 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患者取仰卧位,双上肢外展,剃除腋毛,充分暴露腋窝。常

规皮肤消毒、铺巾。用甲紫液标记菱形手术剥离范围,并在腋中部顺腋横纹方向设计两个平行切口,长約3-4cm。取20ml2%利多卡因、80ml生理盐水以及0.2mg肾上腺素配制成麻醉药,行双侧局部浸润麻醉,每侧注射約50ml。沿设计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至脂肪浅层,向四周锐性分离皮瓣至标记线。翻起游离的皮瓣,剪除皮瓣下脂肪、毛囊及大汗腺,电灼肉眼可见的皮脂腺和小汗腺,并保护真皮下血管网。电凝止血,冲洗创面,间断缝合,用绷带行“8”字加压包扎。肿胀负压抽吸术:患者平卧,双上肢外展,双手置于枕部,不剃腋毛。常规皮肤消毒、铺巾。用甲紫液在距腋毛分布区1cm处标记抽吸范围;在上臂内侧距腋毛分布区2cm处标记切口线。取500ml生理盐水、20ml2%利多卡因以及0.5mg肾上腺素配制成肿胀液。在每侧抽吸区各注射150ml,使术区组织肿胀、发白。沿切口线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至脂肪层,潜行分离腋筋膜,用直径约4cm的吸脂针进行脂肪抽吸,连接负压吸引器抽取脂肪组织及大汗腺组织。抽吸完毕后,缝合切口,用绷带行“8”字加压包扎。

1.2.3 术后处理 两组患者术后均常规应用抗生素5-7d预防感染,常规换药,并于术后7d拆线。双肩部制动1周。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皮肤性病学》[3]进行疗效评定,治愈:正常活动出汗后无异味;显效:正常活动出汗后,距腋部30cm以内可闻到轻微异味;有效:正常活动出汗后,距腋部30cm以外也可闻到异味;无效:异味无任何改变。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治愈率=治愈/总例数×100%。

1.4 观察指标

(1)记录比较两组手术疗效;(2)记录比较两组手术并发症情况;(3)记录比较两组复发情况;(4)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满意度,术后半年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统计,分满意、一般、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处理统计数据,计量资料以(x ±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疗效

剥离组和抽吸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00%。剥离组的治愈率为92.16%,明显高于抽吸组(76.47%,P<0.05)。见表 1。

2.2 术后并发症

剥离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抽吸组(19.61%,P<0.05)。见表2。

2.3 术后复发

剥离组术后6个月、12个月复发率分别为1.96%和11.76%,均低于抽吸组(7.84%和19.6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2.4 术后满意度

剥离组术后总满意率为98.04%,高于抽吸组(92.1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 论

腋臭患者往往因散发异味,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故治疗该病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5]。而腋臭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病,治疗方法主要以药物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为主。药物保守治疗虽起效快,但疗效难以长期保持,易复发。因而,手术是目前唯一根治腋臭的方法。传统的手术方法虽操作简单、费用较低,但弊端较多,不仅容易复发,而且术后常有明显瘢痕,影响美观[6]。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临床医生对传统的腋臭术式进行不断改进,形成了治疗腋臭的新术式。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和肿胀负压抽吸术作为其中的代表,正逐渐广泛应用于腋臭手术中[7]。

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是一种在腋中部做腋横纹双平行小切口,以暴露术区,剪除大汗腺的手术方式[8]。其在彻底切除大汗腺的同时,电灼肉眼可见的皮脂腺和小汗腺,将术后复发率降到最低。相较于传统的手术方式,该术式的切口设计也更为合理,腋横纹切口隐蔽,且因不切除皮肤,缝合时基本无张力,术后瘢痕不明显,美观效果好[9]。又因无纵向瘢痕,对上肢活动无影响。而双平行小切口不仅有利于充分暴露术区,而且有利于形成带蒂的皮瓣,提高皮瓣成活率[10]。同时,术中保留了真皮下血管网,有充足血供,减少了术后皮肤坏死的发生。而对术区加压包扎可以预防皮下血肿形成。故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因其疗效可靠,皮下血肿、切口感染、瘢痕挛缩等并发症较少,已成为临床治疗腋臭的主要术式[11]。肿胀负压抽吸术是一种利用负压吸引装置抽吸大汗腺的手术方法[12]。其采取肿胀麻醉,使组织易于分离,减少了术中出血[13]。持续负压吸引可使皮肤紧贴皮下组织,不仅利于术后愈合,而且减少了皮下血肿和感染[14]。术中单侧腋窝的抽吸时间至少为30分钟,若时间过短,术后较易复发。但若抽吸力量过大、时间过长,易损伤腋部的血管神经,严重者致皮肤坏死[15]。故肿胀负压抽吸术虽对腋臭有较好的疗效,但术后复发、皮肤坏死等并发症也常有发生。

表1 两组手术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n(%)]

表3 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n(%)]

本研究结果显示,剥离组和抽吸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00%。剥离组的治愈率为92.16%,明显高于抽吸组(76.47%,P<0.05)。这提示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和肿胀负压抽吸术均能较好的治疗腋臭,但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的疗效更好。剥离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抽吸组(19.61%,P<0.05)。剥离组术后6个月、12个月复发率分别为1.96%和11.76%,均低于抽吸组(7.84%和19.6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剥离组术后总满意率为98.04%,高于抽吸组(92.1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相较肿胀负压抽吸术,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治疗腋臭的术后恢复好,并发症少,对美观影响小,患者满意度高,复发率低。

表4 两组术后满意度比较[n(%)]

综上所述,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和肿胀负压抽吸术均是治疗腋臭的有效方法,但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的临床疗效更佳,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腋臭横纹汗腺
难闻的腋臭能祛除吗
足部小汗腺汗管纤维腺瘤1例并文献复习
毛白杨静态压缩力学性能研究及吸能分析
汗藏哪儿了
小汗腺汗囊瘤六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天热时,为什么狗会吐舌头?
横纹树蛙墨脱雨林湖畔的精灵
腋臭,少年不要做汗腺切除术
揉两穴可助自疗心脏病
点穴祛疾:腹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