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耀兵
【摘 要】现在高中语文教学存在一个尴尬之处,即学生理解能力的低下,让我们的教无从落实,学生的学难以掌握。实际上原因应该在于学生的阅读量极其欠缺,在高中学段时间的紧缺,让这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然而课外阅读作为教学的延伸,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和完善人格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忽略就会导致学生学习语文的硬伤——无趣和贫乏,所以必须要解决。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外阅读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1.056
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问题:“现在的学生,读课文语不成句,背课文缺言少语,写作文胡言乱语,语文综合素质基础较为欠缺。”对于这个问题,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学生不爱读课外书,学生的阅读量少,语言的积累量严重不足,对语言文本的理解感悟有欠缺。学生在这样缺言少语的学习境况下,必然也就难以理解文本的深层隐含之意。其实,教师们光抱怨是不解决问题的,我们语文老师应该思考如何让学生跟着你走入那无限的阅读空间去,培养学生能够从阅读素材中寻找到他们所应该感知与获取的过程和方法。
一、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学生是从众心理最强的群体,这是我们的都知道的。营造一个浓厚的读书氛围,他们就很容易加入进来,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我们可以从这几个做法落实中让学生“耳濡目染”:
1.建立班级图书角,让书籍走进教室,让阅读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走入经典的《红楼梦》,走入凄苦的《悲惨世界》,体味《活着》的辛酸,感动《平凡的世界》……
2.进行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开读书报告会和读书经验交流会,让学生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自己近期的读物介绍给同学,谈谈自己的阅讀体会,还要复述、背诵部分精彩的片断,还可举行故事比赛、诗歌朗诵会、智力抢答等,让学生不断体会课外阅读带来的甜,让每次丰富多彩的活动化为股股推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不竭动力。
3.多元化评价是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有力保证,要经常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检查、督促、评价,以促使学生形成课外阅读习惯。成立班级阅读小组,制定小组阅读规章,读书笔记检查制度等,以便更好地检查、督促课外阅读;发现好的典型,要及时表扬、评价,以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这也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有力保证。
二、指导阅读方法
(一)粗精结合,培养阅读能力
如果从阅读时效来分类,阅读可以简单的分为精读、略读、快读三大技能。精读是一种充分理解、记忆的阅读。精读要求精神高度集中,思维非常活跃。在阅读中一丝不苟,逐字逐句,细嚼慢咽,精思熟悉。不仅要了解作品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还要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深刻哲理。一般每分钟阅读250字以下,理解率90%以上。略读,相对于精读而言,是一种走马观花式的阅读。一般每分钟阅读250~500字,理解率80%左右。快读每分钟阅读500字以上,理解率70%左右。
各种阅读方法,要根据实际需要可以灵活运用。不同的阅读内容可采用不同的方法,一般新闻报刊可大致浏览,粗读一番;散文名篇可仔细揣摩,精读品味;时尚读物可快速浏览,知其大意。将粗读和精读不失时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效率。
(二)循序渐进,熟读深思,发展思维能力
中学生课外阅读是为了进一步拓展视野,发展思维能力,但首先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可采用分层次阅读由浅入深,进行指导。其次,阅读中又需要熟读深思,这是阅读过程的深化。苏轼说:“旧书不厌百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的确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若只读书不思考,那么即使学富五车也只能成为两脚书橱,毫无用处;而凡是能读书又能思考的人,最终才会有所创造。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阅读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融入自己的思考。在读书的过程中做点读书笔记是非常有用的。常见的读书笔记有几种。1.摘录式,把自己认为重要、有实用价值的历史典故、名言警句、新鲜的词语或生动精彩的片段分类摘录下来。2.眉批式,凡自己的书,可在读书时圈圈点点,记录下自己阅读的痕迹,阅读的思考。3.提要式,要求经过分析、归纳,用自己的话写出内容提要。4.心得体会式,抓住“读”与“感”两个字,把文章读懂,在阅读中对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自己的感想。结合着读书笔记把自己的思想火花随时随地的记录下来,逐渐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引导学生端正阅读目的
现在这个时代,很多肤浅而功利的作品充斥着学生们的生活,不难看到,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卡通漫画、流行杂志、优秀作文、答题技巧等读物占满了他们的课外阅读时间,学生选择这种读物的目的有两种,一是为了休闲,二是为了应试。休闲是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用一些带有娱乐性质的读物让自己的精神得以放松,但是休闲的空间是有限的,多数还是为了应试而阅读的,因为优秀作文、答题技巧等读物被认为是对提高成绩有用的,于是堆积如山的作文书、参考书让学生觉得味同嚼蜡,但是还不能不吃,因此丧失了阅读的兴趣。虽然休闲与应试都是有必要的,但是,它们起到的只是辅助作用,不应当以主流的形式存在。阅读的目的是为了丰富自己,并从中得到人生的启示。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端正阅读的目的,多读经典作品。
四、鼓励形成系统化的阅读教学
我在语文教学中认为,教学无论怎样改革,课本是基础,这是很多人认同的指导思想,我也不反对以课本为本,但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出的应当是更加丰富多彩的课内阅读空间,而不局限于课本。如果按照课本内容扩展课外阅读,将其常规化并整合保留活动成果,未尝不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每天语文课前3分钟定为“美文欣赏黄金时”(美文是根据课本内容提前布置的作业),学生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查阅,第二天一名同学到台前朗读找到的文章,与大家分享。要求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感情充沛。朗读好的,作品收藏于班级书库中。这样每个同学每日查阅着、收藏整理着别人的、自己的“大作”,忙得不亦乐乎。这样有计划地实施课外阅读教学,相信学生的语文素养会在这样的活动中得到提升。教师也大可不必担忧会影响自己的教学成绩。事实上,此种做法让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收器,而是主动的参与者。
课外阅读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能对高中的语文教学起到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虽然今天的高中语文教育中还没有给予课外阅读足够的重视,将课外阅读引入教学课堂,教学质量也会随之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