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需求到供给: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逻辑

2018-09-10 06:59王再文
全球化 2018年12期
关键词:需求供给

王再文

摘要: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采取了由表及里的方式来处理改革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以便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需求。1978—2017年,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着眼于需求端,主要是通过理顺生产关系,解决温饱问题;第二阶段着眼于供给端,主要是通过提高生产力水平,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目标。经济体制改革的终极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需求 供给

一、引言与分析框架

自1978年启动改革开放进程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但是从2010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呈现出放缓态势,中央适时地做出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判断,针对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战略方针。这预示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由着重强调需求侧向供给侧转变,同时,也说明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这种转换受到如图1所示的内在逻辑所支配。

图1中将中国经济体制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侧重于需求侧改革,主要采取引入市场机制的办法,激发市场活力,以便于消除短缺经济。由于市场机制会出现市场失灵以及过分强调竞争关系,使得微观经济主体盲目扩大投资,导致产能过剩和超额库存等问题日益凸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央政府便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策略,改革进入第二阶段。本文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这种内在逻辑思路,试图改变现有文献将需求侧改革和供给侧改革割裂开来分别进行研究的状况。

二、消除短缺经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初始目标

( 一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要认识和理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本质和内涵,必须了解诱其发端的历史背景。从国际背景看,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崩塌以及新自由主义兴起具有一定的契合度。在1973年爆发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由于美国支持以色列导致阿拉伯国家战败,为了报复美国,阿拉伯国家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造成了石油禁运危机,使得美国经济运行出现了“滞胀”现象。“滞胀”现象的出现使得菲利普斯曲线失效,引发了凯恩斯主义的危机,促使新自由主义的兴起。新自由主义再次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而市场机制在当时中国的经济运行中的缺失,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20世纪7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国内背景是:社会主义制度环境、二元经济显著、世界上的大国。这三个方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1.社会主义制度环境。1978年的中国刚刚摆脱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经济制度总体上属于“斯大林模式”, 这种模式在特殊的环境中,可能会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受到中央政府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限制,导致资源配置低效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际生产曲线处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二是居民消费水平无法实现最大化的目标。同时,加上我国中央政府采取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城市优先发展的偏好,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乏力,无法为城市经济和重工业经济提供足够的市场、资本和原材料,其结果表现为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针对这一问题,当时人们的解释也不尽一致,有的人从计划经济的优越性为出发点,认为经济发展不尽如人意的根本原因在于计划不够科学、不够缜密;也有人认为是计划体制的内在缺陷所带来的结果。这两种观点实际上是哈耶克和兰格之争的延续或翻版。起初中国领导层大多倾向于前者,试图在保留“斯大林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把计划体制由条条管理变为块块管理的方式,提高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但是效果难如人意。恰在此时,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大包干”制度横空出世,把领导层的思路引到了思考如何弥补计划体制的内在缺陷上来。

2.二元经济显著。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前,中国一方面拥有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工业门类,另一方面在农业领域就业的劳动力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和农村经济占GDP的比重都较大。

从图2中可以看出,当时农业部门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大约稳定在70 % 左右,而农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大约只有30 % ,说明了当时中国农业生产效率是比较落后的,消除工农业之间二元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成为中国政府的不二选择。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农业现代化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也只有农业实现了现代化,一个国家或地区才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迈向工业社会乃至后工业社会。

同时,工农业的二元社会必然会导致居民居住空间的分離,其中大部分居民居住在农村,小部分居民居住在城市。居住空间分离导致了现代城市文明传播受到阻碍。从目前经济发展势头来看,当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客观上起到了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作用。

3.世界上的大国。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下,中国在人口规模和国土面积等方面均堪称是世界级的大国。首先,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统文化。5000年的文明造就了中国人拥有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注定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必定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其次,广袤的国土面积和复杂的地理环境。中国地域广大导致各地的风土人情、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均呈现出千差万别的特征,当然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条件也不尽相同。悠久的历史和广阔的国土面积决定了中国政府在调控经济运行时难以收集和处理接近天量般的数据信息。为了对人们的需求作出有效及时地反映,引入市场机制是必然的选择。同时,数量众多的劳动力也为开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二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基础

无论是为了弥补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在缺陷,以便于对经济行为主体的供求信息作出及时的反映;还是为了消除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工业化,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使国家富强,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摆脱贫困。1977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仅为342元,属于低收入国家,贫困人口规模巨大。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经济体制中存在着过分强调政府的作用而忽视了市场机制的力量,因此,要想让人民群众富裕起来、国家富强起来,就必须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换句话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基础是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对于经济体制改革或者经济转轨的解释,总体上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西方经济学的解释;一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解释。前者主要包括正统的微观经济学、主流宏观经济学和标准的福利经济学,他们以新古典经济理论为依据分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基础,认为中国改革的出发点是追求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后者则认为追求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仅仅是实现国家和人民富裕的必要手段,而非最终目标。他们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展开分析,把改革的内在动因归结于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要求;而把改革的内容归结于生产关系特别是所有制的改革。

实际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就是按照这种分析展开的。因为中国的改革是渐进式的,采取“摸着石头过河”方式进行的。在改革过程中不断遇到各种矛盾和问题,又不断地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有两大矛盾和问题:一是表层的商品配置过程中所遇到的矛盾;二是深层次的要素配置过程中所遇到的矛盾。中国政府采取了由表及里的方式处理这两类矛盾,先是保持计划经济体制核心部分的稳定,即保持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的计划配置方式,而利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则逐步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有效配置,最后达到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机制的高度融合,从而催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三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初始目标和总体思路

由于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中国物质生产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扩大的需求,很多居民生活处在贫困状态,经济发展水平处在短缺经济的状态。经济体制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和“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观点。“共同富裕”可以看作是中国经济体制的初始目标。

为了实现改革的初始目标,中国政府首先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入手。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可以分解为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个部分。当时所采取的手段主要是扩大企业投资,以便提升企业的生产能力;同时利用人口红利压低工人工资的办法提升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解决外汇短缺问题。改革的目标和手段是相互兼容的,通过初级产品的出口,为企业购买国外先进设备换回急需的外汇,再扩大生产能力,从而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与此对应的具体改革思路是所有制改革和市场机制培育同步进行。一方面,所有制改革既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推动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和混合化,同时,又要考虑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不断探索市场经济对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另一方面,市场机制的培育主要体现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价格制度改革方面。其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际上就是让企业从政府的管制下走出来,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对市场价格制度进行改革是改革价格形成机制,即由原来的政府定价改为由市场根据买卖双方供求关系确定价格。在改革的不同时期,中央政府改革的侧重点有所差异。改革初期中央政府把改革的重心放在了企业改革上,通过简政放权和放权让利等措施,试图着力解决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不久人们便发现,在一个缺乏市场竞争机制的环境中,企业无法真正成为一个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于是便开始了市场价格改革,但是却出人意料地引发了1988年的高通胀,价格改革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经过一番思考之后,1992年在党的十四大上明确了改革总体思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即把完善价格制度和所有制基础以及现代企业制度要统一到改革的框架中,最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抑制过剩经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演进

中国改革之所以没有出现前苏联休克式疗法的弊端,原因在于中国改革带有“做大蛋糕”的帕累托改进性质,改革的结果使得绝大部分人都能获得收益,从而使得改革成了只能不断向纵深推进的不可逆过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美性,过分强调资源配置效率,在改革过程中也生产了巨大的财富和权利分配效应。

一方面,政府政策的引导和大型企业对产品价格巨大的影响作用,使得部分行业保持着高额利润,进而不断地吸引大量资金进入这些行业,导致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另一方面,由于研发投入不足,生产出来的产品未能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而改变。在两方面共同作用下,出现了产能过剩、超高库存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非合意现象,中央政府及时调整了改革的思路,于是中國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也就理所当然地由需求端演进到供给端,预示着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两个阶段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改革的着力点的差异:第一阶段着眼于需求端,主要是通过理顺生产关系,解决温饱问题;第二阶段着眼于供给端,主要是通过提高生产力水平,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目标。

( 一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现实条件的变化

经过多年改革后,无论是在经济总量、经济结构上,还是在生产规模和生产技术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及时地调整改革思路以更加有效地处理经济运行中所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1.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9.8 % 的增长速度保持了30年,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但是到了2010年,经济增速开始出现下降态势,2017年经济增速为6.6 % 。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有多方面原因,其中有效供给不足、无效供给占比重较大所造成的产能过剩是重要原因之一。比如,一方面有大量的钢铁、电解铝、多晶硅等销路不畅;另一方面,中国居民到日本购买智能马桶盖和电饭煲等商品。

2.创新驱动不足,发展方式不合理。虽然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产业的技术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有的甚至处在世界先进行列,但是总体技术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导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影响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由于缺乏新的生产技术和新的组织形式导致发展方式转型缓慢。因此,依靠“数量扩张”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必须要转变。

3.总需求管理的相机决策的空间开始收缩。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阶段,改革措施大多源自于凯恩斯主义,即实施总需求管理政策。这种调控经济运行的措施主要是针对有效需求不足的短期政策。凯恩斯认为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总产出水平不是由供求双方相互决定的,而是由总需求的水平决定的。

当经济运行在非平衡状态时,需要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总需求施加影响,减轻甚至熨平经济波动。

就中国而言,当前的经济环境已经大大压缩了总需求管理政策实施空间。首先,政府虽然可以利用税收收入以购买的方式推动总需求的扩展,并通过乘数效应的作用对经济增长施加影响。但是加大税收量的负面影响是减低居民收入水平,减少居民消费;如果以发行债券的形式进行购买,则会陷入“李嘉图等价”的尴尬境地。其次,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控经济也面临着两难选择。目前很多企业并未真正形成良性的自我循环模式。由于创新不足,导致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没有银行贷款就无法生存。如果银行放松银根,增加信贷规模,则使得真正需要扶持的创新型企业无法获得所需要的资金,结果将会是拯救了一批面临淘汰的企业。一旦政策环境发生变化,这些企业就会倒闭,并会引发系统性风险。换句话说,当前的经济形势为总需求管理的相机决策所提供的空间已经开始收缩。

( 二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演进

经过4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约束条件和主要问题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同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世界经济从均衡走向失衡,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在国内外双重因素影响下,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改革路径也适时地做出了调整,向纵深方向不断演进。

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路径演进的必然性。

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适用于特定的经济环境。该理论的产生和提出源自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并在1940—1970年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一时期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和日本等国家或地区复苏阶段。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因为美国的“滞胀”,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走下神坛。因此,该理论体系主要针对短期的需求不足才能具有政策效果。美國为了治理“滞胀”问题,长期采取需求管理政策,并最终导致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从货币政策来看,美国通过降低利率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由于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引致了大量的低水平、低质量的需求。因此,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虽然缓解了经济增长停滞问题,却付出了降低投资效率和竞争力的代价。一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生变化,这类企业就会因为缺乏竞争力而难以为继,进而引发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从财政政策来看,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通过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而积累了巨额的外债,对政府的偿债能力构成了严重挑战,有时不得不以提高债务上限的办法,缓解偿债压力。因此,从根本上讲从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中延伸出来的政策措施,是无法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的。

在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都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使得中国需求端管理效率下降。在居民需求方面,由于中国劳动收入占GDP的份额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15~20个百分点,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因此,居民可支配收入相对较低;再加上住房、教育、医疗以及未来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居民消费对GDP的贡献未能达到最大。在企业投资方面,在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环境规制逐步加压的情况下,国内可能的投资机会、投资领域和投资行业正不断减少,企业投资意愿不强使得产能过剩和高库存问题日益显现;2008年以后,在美国经济尚未完全恢复以及欧债危机、英国脱欧等事件的影响下,中国净出口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要克服或缓解这些问题,仅仅通过需求侧管理是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这是因为需求侧管理主要侧重于调控需求总量,无论是扩张,还是抑制,都无法触及到结构性问题。

2.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演进的路径设计。

中国宏观调控方式的变化,要求政策设计的思路也要作出调整。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说,应考虑经济发展环境、制度创新、要素配置和改革模式4个方面。落实到供给侧改革路径设计层面,依次为:健全法制、科学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等4个方面。

第一,发展环境:健全法制、科学规划。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激发企业活力。首先要营造一个完善的法制环境,使得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法可依,减少外界包括行政手段在内的不必要的干扰。政府除了为企业合法、合理的经济行为提供法律依据外,还要为企业所在的行业发布具有指导性、建议性的中长期发展规划,防止企业盲目投资、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为企业制定生产、投资提供必要的参考,提高企业发展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另外,为各种不同所有制企业提供必要的、公平的竞争平台也同样具有激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积极性的必要条件。

第二,制度创新:做好顶层设计。虽然目前中央政府已经多次取消一些不合理的收费和审批环节,但是从企业申请成立到获批依然要经过许多道程序,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行政审批部门之间应该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与企业有关的国土、环保、城建、规划、税务及其他相关部门,实行信息共享,对于申请企业实施“一部门”负责、“一站式”服务,防止“九龙治水”现象出现,切实降低企业与各部门之间的交易成本。

第三,要素配置:合理配置各种要素。企业生产要素可以分为竞争性要素(土地、资本、劳动力等)和非竞争性要素(信息、技术和组织形式等)。

针对竞争性要素而言,由于这类生产要素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在使用中无法进行分割。因此,政府应该建立健全各种要素市场,让市场价格能够体现要素的稀缺或丰裕程度,避免企业低效率使用稀缺要素资源。对于非竞争性的要素,政府可以加大研发投入、提供便捷的有利于微观主体经济活动的基础设施,包括互联互通的信息网络的建设,让企业及时了解产品的售卖情况以及消费者偏好的变化,以便于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防止超额库存的出现。

第四,改革模式: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由于中国目前各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推进供给侧改革时也应该采取有差别的模式进行。东部沿海地区应通过产业升级的方式,做到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市场无缝对接;中部地区应通过加快城镇化的手段,一方面解决城市经济发展所需的劳动力问题,另一方面加大对空心村整治的力度,实行土地流转,保证粮食生产安全;西部地区可以通过培养增长极的方式,将生态承载力差、不适宜人类生存地方的居民转移出来,异地安置,解决贫困问题。

( 三 )   供给侧改革的目标

2015年底,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着力解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问题,其目标为: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可以通过解决有效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企业活力等三条路径来实现。

1.“补短板”和“去产能、去库存”与增加有效供给。

有效供给不足在本质上属于“结构性短缺”,有别于20世纪70年代的“绝对短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供给的产品结构与消费者的需求不相匹配,也就是消费者想购买的商品买不到,而厂商能提供的商品消费者却没有消费意愿;二是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的无效商品占据了大量的经济资源,非意愿库存不断攀升,导致资源配置低效率。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指向之一就是要降低乃至消除无效的资源配置,增加有效供给。

“补短板”就是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研发出能引领消费者消费潮流的产品,当然提升产品质量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厂商提供的产品智能化程度高、质量好,才能被消费者所接纳。这不仅要求政府构建能促进创新的体制机制,还要打造一个高效率的科技创新向成果转化的“产学研”平台。这样既能克服科技创新不足对生产造成的约束,又能避免科研成果无法转化为实用技术的困境。从根本上解决因技术水平落后而造成的市场供给短板。

“去产能和去库存”。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出清是实现一般均衡的必要条件。市场出清既涉及需求端,又涉及供给端。如果厂商的产能和库存超出了市场需求,那么就意味着供给端未能达到出清状态。其中,盲目扩大产能是市场调节滞后性的一种表现,解决措施是提高对未来不确定预判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存在非意愿库存是经济行为主体对某类商品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原因可能是经济周期的作用,也可能是产品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这应该通过调控供给政策来消化多余库存。

2.“降成本”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前30年的改革开放所获得的高速增长中,其中低劳动成本和低资源价格作出较大贡献,而技术进步的贡献较小。1997—2007年间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高效率年平均为35.5 % ,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到2020年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 % 以上”。这说明中国应该通过技术进步来促进经济发展。目前中国人口红利已经或即将消失,高劳动力成本的时代就要到来,通过技术创新采取智能化生产方式替代人工劳动,既能提高生产效率,又能节约劳动,降低成本。从某种意义上讲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目前中国厂商总体生产成本较高的原因除了技术进步有待提高外,還有资源错配的原因。无论是低效率要素配置所产生的配置成本,还是过高的制度配置成本,都给厂商的生产带来较高的生产成本。前者是指生产过程中过分地重视物质资本的投入,而忽视了人力资本的投入;后者则是没有真正转到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而造成过高的资源配置成本。比如重复建设、重复投资、行政垄断,以及地方保护问题所造成的体制不顺而支付的成本。

3.“去杠杆”与激发企业活力。

虽然目前很多中国学者极力否认中国提出的供给侧改革的思路源自于自己的实际情况,与供给学派之间不存在理论渊源关系。但是我们无法否认的是需求侧经济学主要是讲述市场决定资源配置问题;而供给侧经济学则是讲述激励和约束企业的行为问题,既包括杜绝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又包括减轻企业负担的激励行为。

“去杠杆”是针对企业金融债务过高而提出的。过高的企业金融债务不仅给企业自身带来了较高的利息负担,而且给贷款联保的相关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

“去杠杆”既能减轻企业自身负担,还能防止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发生。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改革投融资体制,使企业融资结构更多地由通过银行间接融资转向直接融资和股权融资的方式,相应的重点是发展多层次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从而在投融资体制结构上建立企业自我积累、自我约束的机制。

四、构建和谐社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终极目标

中国经过4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在2030年综合国力将超过美国。

但是经济发展本身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目标是使居民幸福,毕竟居民所获得的幸福感不会随着财富数量增长一直以相近的比例增长:一万倍数量的财富不会带来一万倍数量的幸福感。

当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也会要求诸如社会结构、生态环境等取得相应的进步,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生活的要求。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构建和谐社会成了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 一 )   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和谐”是大自然原本就拥有的一种特性,无论是整个生态系统还是某个子系统,都要求生存在其中的各种物种处在一种平衡状态,否则该生态系统就无法正常进行循环。人类社会也是如此。亚里士多德最早把“自然界的和谐”与“人类社会的公平”相联系,同时霍布斯也认为人类社会存在着一个“自然状态”,在其中每个人都拥有一种“自然权利”,即人的自由,而和谐社会就是人们在行使“自然权利”的同时,加以自我约束和限制的结果。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存在由各种各样矛盾引发的社会紧张的关系,比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时会触动一些利益集团的利益,同时另一些集团却从中获得好处,二者之间会发生一些矛盾甚至是冲突;即便是改革属于一种帕累托改进型的行为,也会因为有的集团获得收益大,而有的集团获得收益相对较少而出现矛盾和紧张关系。

社会紧张可以看作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制度创新与阻碍社会进步的既得利益之间对抗的结果。

虽然社会紧张关系并不会自动地割裂社会结构的连续性,但当社会紧张关系达到顶点时会导致社会冲突。社会冲突有可能造成社会结构的破裂,并使得社会结构呈现出非连续性。如果社会紧张关系可以通过某些形式的妥协和调节来解决,那么紧张关系也就不会达到顶点从而演化成一种真正的冲突。社会冲突及其导致的社会变迁是由各种各样的不平等形式引起的,而不仅是经济模式造成的。因此,仅仅通过经济发展是无法实现和谐共生局面的。换句话说,构建和谐社会超越了经济发展本身,属于更高层面的一种社会构建。

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实际上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相互促进的过程,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主要体现生产技术的变化,又通过生产技术作用于生产活动,结果表现为经济发展,这属于物质文明的范畴。而生产关系调整主要是不同利益阶层之间关系的不断变化引起的,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要考虑到个体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构建。个体与个体之间可以通过培养价值认同、文化认同的方式来解决,这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个体与集体之间关系的构建要复杂很多。西方哲学认为个人自由和整个社会都必须完全地、永久地从属于某一个单一目的的至上性这一观念是水火不相容的。

同样地,个体与集體之间的利益也不可能永远地一致,否则“公地悲剧”之类的现象就不会出现了。因此,人与社会的和谐可以通过民主法治的建设,使得个体行使自由的底线限制在不危害他人的范围以内,让整个社会的运行变得有序,属于政治文明建设的范畴。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属于“做大蛋糕”的帕累托式改革,在其过程中不同利益集团的关系经过了多次的调整,现在改革由需求端转向供给端,这种利益关系必定会再次面临调整。在中国处在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为了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同步发展,必须全力构建和谐社会。

目前,我们一方面要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基础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着逻辑一致性?这实际上是在既定条件下如何实现一个既定目标的问题,也是一个机制设计问题。

中国经济体制初期的设想是“实现共同富裕”,实施措施是让一部分人或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其他地区和其他人实现共同富裕。这里需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让一部分人或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二是在整个思想水平还有待提高的情况下,先富的人或地区愿不愿意带动其他地区和其他人实现富裕?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引入市场机制,让能力强、条件好的人或地区通过合法劳动发家致富,毕竟市场更加注重效率。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是:政府进行顶层设计,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通过宏观调控的方式兼顾公平。总的来说,一方面,通过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尊重每个经济主体追求个人利益的权利;另一方面,通过政府和市场分工与合作的方式,实现社会和谐。换句话说,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充分必要条件。

( 二 )   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

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方面,还诱发了诸如社会阶层的重新塑造、居民在城乡之间居住空间的重新选择、城市文明的传播等方面都不停地演进着。因此,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得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成为可能。

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国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和货币财富、改善社会发展条件做出了重大贡献,造就了一个世界史上的奇迹。在物质财富获得长足进步之后,我们需要考虑更深远的问题——为居民提供一个更加自由、舒适的社会。由于物质财富的丰富只是使得居民的预算约束线向外发生移动,增加了居民选择的空间,因此,它无法涵盖居民在社会中所需的其他条件。

换句话说,构建和谐社会内涵除了物质条件外,还包括文化认同等方面。

需求端和供给端是侧重点不同的两个相互衔接的经济体制改革阶段,不但解除了因生产力落后而对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制约,同时还开始调节生产关系,以便于形成一个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的不同阶层或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这种良好的社会关系本身就是和谐社会的主要体现之一,毕竟社会是不同个体或利益集团之间密切合作和友好对待对方的结果。很多社会关系与和谐社会是不兼容的,比如不断发生暴力冲突的矛盾双方的关系等。

不同阶层之间具有良好的社会关系,为形成文化认同做了必要的铺垫。

目前,我们对于一部分青年人的称呼有“零零后”“九零后”“八零后”等等,这样的称呼产生的原因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启,西方文化也不断地涌入中国,使得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在此背景下出生的孩子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其行为规范和前辈们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于是这些称呼便应运而生了。这说明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尚未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值得高兴的是,中央政府已经注意到了这一问题。近几年中国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开办孔子学院,宣传中国、传播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同时在国内提出了文化自信、弘扬民族文化等理念。这些可以看作是中国构建文化认同的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1.黄少安、赵建:《转轨失衡与经济的短期和长期增长:一个寻租模型》,《经济研究》2009年第12期。

2.周密、刘秉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什么是必由之路?——中国式产能过剩的经济学解释》,《经济研究》2017年第2期。

3.张旭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演化逻辑——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10期。

4.刘瑞明:《中国经济改革:背景、机制与挑战》,《经济学家》2011年第12期。

5.刘伟、方敏:《中国经济改革历史进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年第2期。

6.鲁品越:《改革开放的内在逻辑及其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9期。

7.樊纲:《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杨春学、杨新铭:《供给侧改革逻辑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6年第4期。

9.佚名:《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 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森林生态安全工作》,《人民日报》2016年1月27日。

10.李清华:《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国际比较研究》,《当代财经》2013年第3期。

11.刘伟:《经济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管理世界》2016年第7期。

12.贾康、苏京春:《论供给侧改革》,《管理世界》2016年第3期。

13.洪银兴:《准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和任务》,《中国工业经济》2016年第6期。

14.石齐平:《NIC称中国综合国力在2030年超美国》,凤凰网,2012年12月21日。

15.[美]斯坦利·布鲁著,焦国华等译:《经济思想史》,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16.[美]威廉·M·杜格、霍华德·J·谢尔曼著,张林等译:《回到进化:马克思主义和制度主义关于社会变迁的对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版。

17.[英]哈耶克著,王明毅、冯兴元等译:《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版。

18.田国强:《改革开放30 年回顾:从拨乱反正、市场经济到和谐社会构建》,《当代财经》2008年第12期。

19.[加]保罗·谢弗:《经济革命还是文化复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0.[奥]米塞斯著,赵磊等译:《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上)》,广东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

猜你喜欢
需求供给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供给侧”何以流行
许小年:供给侧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基于云端的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的研究
从不同需求层面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贫困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