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旭苑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探讨了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小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案。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阅读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小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方案。
一、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体悟文本情感
阅读能够将教师、学生与作者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对话交流与文字训练的过程。学生作为读者,具有较大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有效地探索作者的世界,吸取作者的思想内涵。小学语文教材所选文章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情感、希望、意愿等多个方面都寄托在了其所描写的形象中。通过阅读,作者所刻画的形象通过学生的感知得到具象化的呈现,学生的情感也会随之产生,从而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了解作者的真情实感,这样也可以减少教师的工作量,避免课堂上过度繁琐的讲解。
(2)培养质疑能力
阅读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质疑的过程,学生进入阅读环境中会产生多方面的质疑。但是,由于小学生缺乏生活及阅读经验,在阅读时可能难以将问题直接处理,这就要求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阅读的过程也是学生思考的过程,通过对阅读文本进行推断、想象等,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帮助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判断,进而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二、提升小学生阅读水平的方案
(1)培养阅读兴趣
不少学生认为阅读枯燥,因而不愿意主动进行阅读。对此,首先教师可以创建多样化的阅读机会,为学生列好课外阅读书单,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兴趣及阅读特点,推荐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经典名著等,让学生对课外阅读的书籍产生一种向往;可以借助一些小技巧,比如在精彩的文段突然结束,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还可以和学生一起阅读、一起做笔记,以自己行为影响学生。其次,注重培养学生兴趣的持久性,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及进步之处,适时地进行表扬,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第三,将阅读与实际生活进行结合,让学生发现生活与文学知识的联系,比如在讲解的过程中引用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例如,在部编版教材一年级下册《夜色》一课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教师朗读的画面,感受夜色的美好,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阅读训练
当前的阅读训练较为刻板,主要表现为对文章的分析较多、提问环节较多、板书内容较多等,将原本整体化的文章分割得较为破碎,影响阅读的实际效果。因此,教师应改变以往的“应试”教学思维,将阅读训练转化于实践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默读,再进行分层次的朗读,保证阅读的遍数,达到初步理解文章文字内容和思想内容的目标。其次,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写作手法,摒弃传统的以情节为主的分析方法,通过以文字为主的方法,将语言表达、书写技巧、感情抒发进行结合,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最后,复习阅读内容,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文章的写作手段、思想表达方式等,从形式以及技巧上进行引导,让学生多方面地揣摩每一段的思想感情,多角度地理解文章。例如,在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的教学中,可让学生首先对文章进行默读,之后采用问题探索的模式,让学生找到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过程、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内涵等。
(3)优化阅读方法
首先,通过将题材相同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帮助学生了解同一个主题的不同写作方式,更好地辨别不同的写作技巧,抓住写作的技术特点。其次,通过质疑性阅读,帮助学生学会就文章内容进行提问,根据文章中的事件、角色等锻炼学生判别是非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生活实际的了解。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质疑,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阅读的内容,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求解性阅读,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内容,对于一些学生在阅读文章后难以领悟作者的思想,教师要用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在问题的指导之下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例如,在部编版教材小学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同一单元中的《日月潭》《葡萄沟》等描写景色的文章进行对比教学,通过对比,让学生了解景色描写的主要手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提炼文章的情感因素,采用适当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描写的情感和意愿,让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通过抽象化的感知形成具象化的思维,以便学生更好地领悟文章中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
参考文献:
[1]林云英.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与写字教学对策探究[J].新课程(上),2017(6):35-35.
[2]米爱琴.提高读书意识,实现快乐阅读——以部编一年级语文教材为例[J].新课程,2019(1):91-91.
[3]吴志慧.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认识与理解——以“部编本”教材为例[J].内蒙古教育,2019(13):59-60.
[4]林丽丹.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及对策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7):15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