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卫娟
摘要:“学会学习”作为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教师们的广泛重视。教师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究,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学习力。如何基于学情、学生发展需求、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等方面设计问题,引导教学,是需要一线教师认真思考的。
关键词:学会学习;问题设置;学习力
随着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课程改革的理念得到了教师们的广泛认同,并深刻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学习能力的发展等逐渐成为了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课堂教学实现了从知识传授教学到学生能力发展的转变。以“问题”为载体,以“解决问题”为途径,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的课堂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可。近期笔者有幸聆听江卫华老师“等腰三角形的复习”一课颇有感触,尤其是为江老师以“问”启思、顺“学”而教的课堂教学范式所折服,这对笔者的课堂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以“学”设“问”,以“问”促“学”
(一)基于学生学情设计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其《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一书的扉页中写道:“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 ,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生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已有的学习经验、已具备的数学学习能力乃至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的准确把握,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首要条件。因为对学生而言、对学习而言,新知的学习是构建于旧知基础上引发的认知冲突,通过以“认知冲突”为线,帮助学生形成新的认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江老师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欣赏旅行中的美照,与学生一起分享每张照片背后的故事,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营造了美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如此美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的形成,正是基于江老师对学生学习心理起点的准确分析与把握。而在学生知识起点的把握上,江老师更追溯至学生对等腰三角形认知的原点:“从实物中抽象出等腰三角形的数学模型”“以等腰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创设情境问题”“已知△ABC中,AB=AC,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二)以问题促进学生思考
基于学生认知起点的问题设计,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生长。因而,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基本特征、性质的认识呼之欲出。教师顺利地完成了对本课知识体系的建构,让学生有了“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幸福感与成就感。
二、以“问”促“思”,顺“思”而“教”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有了“问题”才有可能去思考,有了问题才能促使学生深入探索数学知识。一堂数学课,教师可以有许多次的提问,但需要教师追溯本课知识的本质,设计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的核心问题,给予学生思考、探究的空间。
(一)核心问题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自然生长
四川师大附中的“自主·有效”课堂教学改革着力于对知识教学中核心问题的提炼,通过核心问题“生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学科核心能力和学科综合素养”。可见,问题的设计对学生课堂学习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江老师设计的核心问题是:“已知△ABC中,AB=AC=10,求△ABC的面积。”笔者认为这一问题具备两个重要特征,即统领性与开放性。
1.统领性。本节课主要的教学内容是利用等腰三角形的特征求底边上的高,进而求出△ABC的面积。解决该问题的本质是依据等角三角形的特征求底边上的高。正因为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性,求高的方法既同又异。该问题的提出统领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这三种不同三角形面积的求解方法,具有统领作用。
2.开放性。孔企平教授在《开放性问题对数学教学的意义》一文中高度概括了开放性问题的三个特点,即:“结果开放,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结果”“方法开放,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思路开放,强调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开放性的问题有助于打开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促进学生的深度思维,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江老师的课堂中学生思维活跃,互动交流,相互补充——
问题呈现:已知△ABC中,AB=AC=10,求△ABC的面积。
要求:抢着说。
生甲:做不出,缺条件。
师:很好,你考虑得很全面。请坐,谢谢。
生乙:答案是50。
师:很好。
生丙:答案是25 。
师:也不错。
学生乙:∠BAC=90°,面积就是 ×10×10=50。
教师:很好。那请丙同学来说说你的想法吧。
学生丙:∠BAC=60°,△ABC是个等边三角形,算出来是25 。
可以看出,教师以开放的数学问题,给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学生以不同的视角解决这一问题,解題思路也精彩纷呈。
(二)顺应学生思维发展,做好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做好一名引导者?江老师的课堂给予笔者诸多启示。在学生经过一番思索和探求后,问题解决思路不甚清晰之时,教师适时介入,“顺学而导”,为学生指明问题解决的方向。如:
师:刚才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这道题确实缺少条件,但我们的同学能想到自己加条件算出答案,真的非常棒。下面我们来猜着说。
(教师在此明确指出问题设计中的奥秘,为学生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方向。)
师:刚才两位同学通过添加不同的条件为我们提供了解题思路,请同学们想一想还可以添加什么条件呢?请独立思考并尝试解决,时间三分钟。
可以看出,江老师不仅仅让学生局限于这两种解题思路,更进一步要求拓宽解题思路,尝试添加更多的条件,构建完整的认知体系,这也正是教师作为“引导者”的职责。依托教师的引导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开展,依托教师的引导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依托教师的引导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以“问”引“疑”,释“疑”促“学”
学生学会学习能力的高低,重要的衡量标准即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与问题解决的能力。不难看出,江老师的课堂中十分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一)在问题解决中发现问题
江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如在猜着说这一环节,当学生添加“∠B=60°”时,教师适时提出“可否改成有一个角为60°”,这个问题的转换没有影响题目的结果,却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深度。
(二)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仰赖于诸多不同因素,其中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学生学习力的重要构成要素。江老师在想着说环节中,通过改变条件,将原有的条件“若△ABC中,AB=AC,M为BC的中点,MH⊥AB于H,ME⊥AC于E,则MH=ME”,改为“若△ABC中,MH=ME,M为BC的中点,MH⊥AB于H,ME⊥AC于E,则AB=AC”,通过不同的变式引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自然生长。
(责任编辑:韩晓洁)